“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341588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乘法认识乘法”教学与反思教学与反思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徐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6870 页。 教材分析: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一般教材都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例 1 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 ,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 2 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通过与过去的教材比较发现,实验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

2、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 “”读作“乘”等) ,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教学准备:师准备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准备 20 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 (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

3、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觉得“555 ,4444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认识“几个几” 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生 1:我数兔时是 2 个 2 个数的,因为它们是 2 只 2 只地站在一起的。 生 2:我数鸡时是 3 个 3 个数的,它们都是 3 只 3 只地围在一起的。 师:(板书 2226 333312) (引导学生数一数各是几个几) 3 个 2 4 个 3 师

4、: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 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 师:请大家拿出圆片摆一摆。每堆摆 2 个圆片,摆 4 堆。摆了几个 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列式? 生:是 4 个 2,列式是 22228。 师:再请每堆摆 4 个圆片,摆 2 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个圆片? 生:是 2 个 4,列式是 448。 师:请大家任意摆出几个几,说给同桌听。 生:(略) 师:(出示花片图)提问: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你是怎样看图的?怎样列式?是几个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并列式) 生 1: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 5 个花片,55515,是 3 个 5。

5、 生 2:我是竖着看的,每排有 3 个花片,3333315,是 5 个 3。 师: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得数相同吗?为什么? 生:得数相同,因为还是这么多花片,没有拿来也没有拿走。 三、认识乘法 师:我们再去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 (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有 8 台电脑。 生 2:我是 2 个 2 个地数的,2、4、6、8,一共有 8 台电脑。 生 3:我是用加法算的,22228。 师:(板书 22228) 师:求 4 个 2 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 (板书:乘法) 师: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

6、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看课本后先互相说一说,在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自学课本,讨论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交流形成板书) 4 2 = 8 (读作“4 乘 2”) 或 2 4 = 8 (读作“2 乘 4”)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师:(电脑图出示 8 个 2)这间电脑教师有多少台电脑呢?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生:是 8 个 2,加法是 2222222216,乘法是 2816 或 8216。 师:(电脑图变成 100 个 2)现在有多少个 2?用加法怎样列式? 生:22222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

7、也停了下来。 ) 师:你们感觉求 100 个 2 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 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 2:太麻烦了。 生 3:可以用我们刚学的乘法,写成 1002 或 2100,快多了! 四、练习应用 1、课中活动拍手游戏。 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2、阅读课本,指导看跳绳图,再让学生独立列式,汇报之后讨论:求 4 个 5 是多少,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3、 “想想做做” 第 1 题。 师:1 盒钢笔有几枝?一共有几个 2 枝?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呢? 1 束花有几

8、朵?一共有几个 5 朵?先用加法列式,再列乘法算式。 生:(填书、汇报、交流) (略) 4、沟通联系。 联系复习引入的算式和新课学习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沟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5、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种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 1:我妈妈给我买了 3 袋铅笔,每袋都是 4 枝,用乘法就是 4312 或 3412。 生 2:我家有 5 个人,吃饭时我拿筷子拿 5 个 2 枝,用乘法是 2510 或 5210。 生 3:我们教室里有 3 排日光灯,每排 3 根,用乘法是339。 生 4: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 5 个手指,

9、一共有10 个手指,用乘法是 2510 或 5210。 生 5:我们还有两只脚,手指和脚趾一共就是 20 个,4520 或 5420。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老师不由也笑了) 五、课堂总结(略) 【教后反思】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客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一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加法中,虽算过同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首先组织学生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

10、圆片,将刚刚形成的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在亲自操作中体验几个几;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分别列式求数量,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教学中,学生通过看图数数 操作体验 比较感知,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2)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在数数、连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至于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数学事实,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和交流来解决。数学概念的教学容易陷入枯燥灌输的泥潭,只有赋予抽象概念一实际含义,并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方法基础,通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

11、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与共享精神。 (3)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几用乘法写比较简便。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再加上未系统学习乘法口诀,学生暂时尚不能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教学时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从“4 个 2”到“8 个 2”,再到“100 各个 2”,让学生实际列式并数一数、写一写,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和写的过程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有时用乘法写算式比较简便,为今后进一步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4)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乘法意识

12、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时就应该进行培养。整堂课中,结合乘法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几个几的生活经验和乘法的联系,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课末,让学生到生活正寻找乘法现象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相象,说出了许多有趣的乘法现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乘法意识潜移默化的得到培养。 教学这节课时,我也感觉有两点困惑:一是由于是学生首次接触乘法算式,在读写乘法算式时,有不少学生很不习惯,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23”写成“23”, “4 个3”写成乘法时成了“43”等等;二是学生对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上不很清楚,如“4 个 2”写成“42”后,对乘法算式中“4”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表达不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上两个问题,但顾虑到学生首次学习乘法概念,过分进行抽象强化恐不利于一年级学生有效学习,因此陷入两难境地,但最终我还是没有抽象概括和形式上的强化。关于这样的做法到底如何,还请专家同行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