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336773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0 吨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吨门座式起重机操作规程1、操作前检查确认、操作前检查确认 1.1、 确认司机室操作手柄上是否挂有操作牌或检修牌。 1.2、 确认总开关已断开,检查起重机开关、制动器是否正常,各部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车上是否有散放 的各种物品、轨道上和附近是否有妨碍运行的物件等。确认每个防风铁楔和锚定插板抬起、 风缆绳和回转锁定装置已松开。 1.3、 确认回转支撑各点润滑正常。 1.4、 确认在主开关接通之前,所有控制器手柄已回零。并将操作室通向走台的门关好。 2、操作程序、操作程序 2.1、 接到工作任务,确认有操作牌,方可开始操作。 2.2、 检查确认各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合上电

2、源,响铃示意,将各操作系统空载动作试 运行,检查主卷上 升极限上否正常,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在挂吊人员的指挥下开始工作。 2.3、 工作完毕,将设备各部停在正确位置,各操作手柄回零、断开电源、取走操作牌、 锁好操作室门并放下电动防风铁楔 3、运转中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理规定、运转中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理规定 3.1、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听到不正常的声响时,应立即停车断电进行检查,吊重物时应平 稳的放下。3.2、 正在工作的起重机,遇有停电或线路电压下降剧烈时,应尽快将各控制器转回零位, 切断操纵室的 总开关,并通知挂吊工。如停电重物吊在半空时,司机和挂吊工不准离开岗位,要警戒任 何人不准通过危险区,启

3、用手动释放装置将吊物释放至安全区域或高度。同时设置警戒区 域,并要求吊物下的车、船驶离危险区域。 3.3、 起升机构在工作中突然失灵时,要沉着冷静,必要时将控制器转到低速档,做慢速 反复升降动作, 同时开动大车或小车,选择安全地区,放下重物。有条件时,将起重机停在检修位,不要 影响其它设备作业。 3.4、 司机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遇有大风、大雪或深度冰冻侵袭,停止作业时要及时放 下防风铁楔,同时应手动锁好回转制动器和回转锁定销并系好风缆绳。 3.5、 注意轨道上台车运行是否同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调整。 4、运转中注意事项和严禁事项、运转中注意事项和严禁事项 4.1、 先响铃后开

4、车。运行中接近同跨起重机或吊钩运行路线上有车辆、人员时,必须发 出警告铃声或信号并减速和绕行。 4.2、 操作时必须精神集中,不准与同室其它人闲谈,不准喝酒、吸烟和吃东西。 4.3、 先空车开动各机构,判断一切正常后,再起吊重物。 4.4、 必须遵守指挥信号,信号不明或挂吊工没离开危险区之前,不准开车。 4.5、 司机只听从事前指定的挂吊工发出的信号,但任何人发出的停车信号都必须立即停 车。 4.6、 控制器应逐级开动,禁止将控制器手柄由顺转位置直接转到反转位置,严禁正反向 运行时跳档,不经零位等待。只有在防止事故发生的情况下才允许。 4.7、 起重机的大、小车应缓慢的靠近终点,避免碰撞档架。

5、 4.8、禁止超负荷运行及起吊 埋在地下或冻结在它物上的重物。 4.9、起重机必须处在垂直位置时起升重物,禁止斜拉斜吊及用吊具拖拉车辆。操作时应避 免货物剧烈摆动。 4.10、起重机在工作时,除设备点检人员正常点检外其它无关人员不得停留在起重机上、 其轨道上不得有人员停留。 4.11、在吊运重物时,重物底面应起升到比障碍物高 0.5m 以上,禁止从人头或设备上方越 过。 4.12、正常情况下不准依靠各限位开关作为停车之用,起重机的制动器失灵或没调好,禁 止工作。 4.13、禁止开车碰撞或推动不明情况的邻车。 4.14、禁止在起重机上存放易燃、易爆等危 险物品。 4.15、禁止用起重机吊具运送或

6、起升人员、易燃易爆物品。 4.16、禁止从起重机上往地面扔任何物品。 4.17、到起重机上进行检查或检修时,必须通知司机并断电,且在电源开关处挂上“不准 送电”牌子,或 者派专人看守。 4.18、检修用照明灯电压应在 24V 以下,导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4.19、起重机的操作室和走台上,应备有专用灭火器。 4.20、同跨内有一台以上吊车同时运行时,应各保持一定距离,并在相距 23 米处即以缓 速行驶,同时发出信号通知对方。 4.21、指吊人员注意大车行走距离,必须保持电缆卷筒上有 23 圈剩余电缆,防止电缆被 拉断,而突发事故。 4.22、起重机工作风速 20m/s,不能工作时必

7、须放下防风铁楔,同时手动锁好回转制动器 和回转锁定销并系好风缆绳。 5、点检、维护规定、点检、维护规定 5.1 日常维护检查项目的规定 5.1.1、 电动机 5.3.1.1、检查电机在工作中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振动,轴承是否缺油发热。 5.3.2、 制动器 5.3.2.1、每班检查其活动部分,要保持灵活、动作准确可靠,闸瓦无烧损和过度磨损现象, 凡有断、裂或 严重磨损的应及时更换。 5.3.2.2、制动轮表面不得有油迹,磨损应均匀,不能有裂纹和绳迹,磨擦时温度不准超过20O。 5.3.2.3、运转时必须保证制动器的平稳性和均匀性,发现急剧振动,应及时调整好。 5.3.3、 减速机 5.3.3.1

8、、每班检查地脚螺检是否齐全牢固、联轴器螺栓是否松动,观察振动是否正常、有 无异常声音。 5.3.3.2、按计划和季节补充或换油,加油量不得低于油尺刻度。 5.3.3.3、运转时油温不超过环境温度+40。 5.3.4、 卷筒和滑轮 5.3.4.1、每班须检查卷筒、滑轮、轮壳、轮缘是否有裂纹、破损、磨损、掉边等现象。5.3.4.2、按规定对轴承加油润滑脂。 5.3.5、 钢丝绳 5.3.5.1、操作工每班检查钢丝绳是否有弯曲、断丝、磨损,钢绳两端接头是否牢固并做好 记录。 5.3.5.2、保证正常润滑,每季加油一次。 5.3.6、 吊钩组 5.3.6.1、每班检查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情况,转动是否灵

9、活,钩轴是否有裂纹, 卡板是否 牢靠。 5.3.6.2、每班检查吊钩尾部螺纹的底经或螺纹与杆部之间的退刀槽处是否有裂纹。 5.3.6.3、吊钩危险断面磨损深度,超过其高度的 l0%时应要求更换。 5.3.7、 车轮及轨道 5.3.7.1、检查车轮的润滑,应确保良好,根据规定要定期注油(一般 36 个月)。 5.3.7.2、检查车轮轮面有无裂纹、啃轨等现象,表面应平整光滑。 5.3.7.3、检查轨道是否平直,轨距有无变化,焊缝及磨损等情况。 5.3.8、 联轴器及轴 5.3.8.1、每班检查一次各种联轴器,接触是否良好可靠,轮体是否有裂纹等现象。 5.3.8.2、运行时是否有松动、串动以及径向摆

10、幅等问题,如有应及时消除。 5.3.8.3、检查轴是否有弯曲、锈蚀、裂纹等现象。 5.3.9、 开式齿轮、齿条 5.3.9.1、检查回转大小齿轮的啮合情况,要求沿齿高接触不小于 30%、沿齿长接触不小于 40%。 5.3.9.2、回转大轴承集中润滑检查、加注润滑脂。 5.3.9.3、检查调整变幅摇架的上压轮、下托轮与齿条间隙,使小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良好、 无跳动。 5.3.9.4、检查变幅摇架的小齿轮、齿条和橡胶缓冲块是否损坏。 5.3.9.5、检查大车走行传动齿轮的啮合情况、紧固齿轮与车轮及惰轮的连接螺栓。 5.3.9.6、清除齿轮周围油垢,确保齿轮润滑良好,定期涂齿轮润滑油。 5.3.10、

11、 金属结构 检查金属结构件,平台栏杆及连接螺栓、铆钉是否有锈蚀、松动、局部变形,焊缝是否开 裂等。 5.3.11、 电阻箱及电磁铁控制箱 5.3.11.1、电阻器引入线接头应良好,绝缘没烧坏,电阻器无断片,运行时有无打火现象, 全部螺丝必须紧固。 5.3.11.2、电阻温升不超过 3OO,电阻表面保持清洁。 5.3.11.3、电磁铁控制箱应清洁完好,里面的部件齐全,动作正常。 5.3.12、 配电盘及电器设备 5.3.12.1、触头有烧损或凸凹不平时,应拆下用锤刀打平或用砂布打光或更换。 5.3.12.2、每班必须检查各接触器、继电器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各接线端有无松动现象。 5.3.12.3、

12、检查各熔断器是否有熔断现象,保险丝严禁用铜线代替。 5.3.12.4、保证电缆卷筒集电环、中心集电器和电机滑环、碳刷等传电部位的清洁,碳刷接 触面积不小于 90%,碳刷弹簧压力不小于 20KPa,碳刷高度磨损一半时需进行更换。 5.3.13、 控制器 5.3.13.1、各触头和触片的结合面在一条线上,保证接触良好。 5.3.13.2、应注意控制器的接线螺栓是否紧固,引线有无机械挤压现象。 5.3.13.3、各控制器的连动开关,销钉应紧固,连动键及传动器应适当润滑, 使其无锈蚀,操作良好,无卡住现象。 6、设备交接班的规定、设备交接班的规定 6.1、 交班人应在交班前清扫和检查好司机室,对自己能处理的问题应当处理好后再交班, 处理不好的 问题应向班长报告,并作好交班记录。 6.2、 严格执行对口交接班制度,做到交清接明,当没人接班或未经接班人认可擅自离车 者发生的一切 问题由交班人负责,接班漏检的一切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6.3、 接班人要按标准化作业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试车,清点工具,认为一切正常后, 方可接车。 6.4、 交接双方交接完毕,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