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3591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倡导思维开放倡导思维开放 体现主体意识体现主体意识点评点评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0112011 年年 1010 月月 2222 日下午,我听了柯青老师的一节日下午,我听了柯青老师的一节抛物线的简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单几何性质的复习课,听后颇有感触。细细品味柯老师的这节课,有许多成的复习课,听后颇有感触。细细品味柯老师的这节课,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下面我就以这节课为载体,谈谈对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的功的做法值得借鉴,下面我就以这节课为载体,谈谈对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的几点想法。几点想法。一、复习课需要有一条主线一、复习课需要有一条主线一节成功的复习课需要有一条主线贯穿整堂

2、课,可以以载体为主线,或思一节成功的复习课需要有一条主线贯穿整堂课,可以以载体为主线,或思想为主线,也可以以问题为主线。如果一节课没有一条主线,就感觉是一堂练想为主线,也可以以问题为主线。如果一节课没有一条主线,就感觉是一堂练习课,题目之间没有联系,就题论题。学生听了之后,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结习课,题目之间没有联系,就题论题。学生听了之后,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我觉得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主线。构。我觉得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主线。“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哈尔莫斯)(哈尔莫斯)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在复习课,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活动,在复习课中,不能为了解题而

3、解题,要通过解题教学构建本章或本节内容的数学知识体中,不能为了解题而解题,要通过解题教学构建本章或本节内容的数学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在一节甚至几节复习课中题目选取要围绕本章重点,题目编排的系。这就要求在一节甚至几节复习课中题目选取要围绕本章重点,题目编排的顺序也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逐步搭建起本章或本节的知识构架体顺序也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逐步搭建起本章或本节的知识构架体系。系。这节课设计了两大问题,问题这节课设计了两大问题,问题 1 1 是出示几张抛物线的图形,让学生增加一个是出示几张抛物线的图形,让学生增加一个条件来求抛物线的方程。问题条件来求抛物线的方程。问题 1 1 中

4、采用了两个变式,设计意图是想帮助学生回中采用了两个变式,设计意图是想帮助学生回顾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可以复习相关知识,顾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可以复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 2 2 是研究焦点弦的性是研究焦点弦的性质,问题质,问题 2 2 采用了探究的形式。采用了探究的形式。“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广泛地被提倡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5、活动,可以使越来越广泛地被提倡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可以使数学教学过程充满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研究数学的积极态度,掌握数学的方数学教学过程充满情趣,有助于学生形成研究数学的积极态度,掌握数学的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能否取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探究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好的探究问题应具有基础性和综合得成效,关键在于探究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好的探究问题应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串联;性,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能将

6、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串联;好的探究问题还应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探究需求,有好的探究问题还应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探究需求,有2助于学生在问题不断变化并得到解决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助于学生在问题不断变化并得到解决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柯老师在问题柯老师在问题 2 2 中探究活动做的非常好。问题的设置很有层次感,由浅入中探究活动做的非常好。问题的设置很有层次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在思维上有了深,层层递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在思维上有了一个提升。一个提升。二、精选例题、突出重

7、点二、精选例题、突出重点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突出教材重点,选择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题目,反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突出教材重点,选择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题目,反映课程标准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力求在原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使问题映课程标准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力求在原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使问题具有开放性、适度性。另外,解决例题时要注重通性通法。具有开放性、适度性。另外,解决例题时要注重通性通法。在在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复习课上,把重点放在焦点弦上复习课上,把重点放在焦点弦上, ,我觉得他把我觉得他把握的非常好,题目的选择也具有典型性。但值得商榷的一点是:在本节课问题握的非常好,题

8、目的选择也具有典型性。但值得商榷的一点是:在本节课问题一中的变式一中的变式 1 1:如图抛物线:如图抛物线, ,试增加一个条件,并求出抛物线试增加一个条件,并求出抛物线21(0)yaxa的方程。老师采用开放性教学做的非常好,但是学生对这道题非常陌生,没有的方程。老师采用开放性教学做的非常好,但是学生对这道题非常陌生,没有反应。之后,教师自己给出一个条件:若焦点为坐标原点,求抛物线的方程。反应。之后,教师自己给出一个条件:若焦点为坐标原点,求抛物线的方程。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掌握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掌握 p p 的几何意义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但是我觉得这的几何意义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但是我觉得这

9、道题选的不是很恰当。现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道题选的不是很恰当。现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像这种经过平移后的抛物线的方程不是重点,最好不要选为例题。像这种经过平移后的抛物线的方程不是重点,最好不要选为例题。另外,问题另外,问题 1 1 中的变式中的变式 2 2:点:点 A A(2,12,1) 、B(1,2)B(1,2)分别在抛物线分别在抛物线的内部和外部,求的内部和外部,求 P P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22(0)ypx p这道题设计的很有创意,教师在讲解完这道题之后,应该把解法上升到通性这道题设计的很有创意,教师在讲解完这道题之后,应该把解

10、法上升到通性通法。前面学生在学习线性规划时,已经知道不同两点在一条直线的两侧的解通法。前面学生在学习线性规划时,已经知道不同两点在一条直线的两侧的解法,现在把直线方程变为抛物线方程,这种方法是否还适用呢?可以把这个问法,现在把直线方程变为抛物线方程,这种方法是否还适用呢?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去思考。题抛给学生去思考。三、强化过程、规范板书三、强化过程、规范板书1、注重、注重课课堂提堂提问问的有效的有效创设创设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提问一定要引发学生思考,恰到好处地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提问一定要引发学生思考,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不能为问而问,只求形式的热热闹闹,创设的提

11、问要给学生掌握提问的频率,不能为问而问,只求形式的热热闹闹,创设的提问要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与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由好奇而达到求知造成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与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达到的目的,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的效果。3纵观柯老师的整堂课,课堂提问还是有效的。值得商榷的一点是:问题纵观柯老师的整堂课,课堂提问还是有效的。值得商榷的一点是:问题 2 2中的思考中的思考 1 1:从:从能想起什么?我觉得这能想起什么?我觉得这2 12121212304xxyyxxyyp 和样的提问不够明确,从课堂效果上看,学生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样的

12、提问不够明确,从课堂效果上看,学生确实不知如何回答。2、 、关注关注师师生互生互动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条件上,即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说,一堂课必须有一上,即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说,一堂课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思考、交流、练习等;从空间上看,教师应该一改以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思考、交流、练习等;从空间上看,教师应该一改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让学生有多种学习形式、多个学习空间,从而提高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让学生有多种学习形式、多

13、个学习空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从柯老师的这堂课来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可以的。从柯老师的这堂课来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可以的。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要马上评价,只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要马上评价,只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或先不评价答案的对与错,只肯定发言者的思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或先不评价答案的对与错,只肯定发言者的思维方法,激励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感到意外,也不马上做出评价,维方法,激励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感到意外,也不马上做出评价,让学生继续说,并及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

14、。如此延迟评价可以增加学让学生继续说,并及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如此延迟评价可以增加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柯老师处理的不是很恰当。例如: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柯老师处理的不是很恰当。例如:问题问题 1 1 中的变式中的变式2 2:点:点 A A(2,12,1) 、B(1,2)B(1,2)分别在抛物线分别在抛物线的内部和外部,求的内部和外部,求 p p 的取的取22(0)ypx p值范围。当他听到学生回答把坐标代进去看看,没等学生讲完,就

15、让学生坐下值范围。当他听到学生回答把坐标代进去看看,没等学生讲完,就让学生坐下去,自己接着讲。这样很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可能教师接下去的去,自己接着讲。这样很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可能教师接下去的解法不是学生所想的方法。解法不是学生所想的方法。3、注重板、注重板书书目前,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上经常看不到教师一笔一划的示范,往往目前,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上经常看不到教师一笔一划的示范,往往看到的是教师旁若无人的口若悬河,抑或制作精美、音像俱佳的课件展示。板看到的是教师旁若无人的口若悬河,抑或制作精美、音像俱佳的课件展示。板书似乎远离了新课程的课堂评价范围,其实这是误区。从心

16、理学角度分析,板书似乎远离了新课程的课堂评价范围,其实这是误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板书是呈现知识的视觉效果,没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将会影响人的思维品质。板书书是呈现知识的视觉效果,没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将会影响人的思维品质。板书有着多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越性,比如板书可以长时间保留、可以与思维同步、有着多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越性,比如板书可以长时间保留、可以与思维同步、可以曝光步骤过程、可以实现整体目标。可以曝光步骤过程、可以实现整体目标。4所以,一堂课中的板书必须要有一道题目是比较规范的,当然也可以是暴所以,一堂课中的板书必须要有一道题目是比较规范的,当然也可以是暴露学生问题的板书。我们经常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只怕每题都扣分。在复习课露学生问题的板书。我们经常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只怕每题都扣分。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王老师的这堂课还是很注重板书的,没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王老师的这堂课还是很注重板书的,没有一个题目的解题过程是用多媒体投放出来的。有一个题目的解题过程是用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