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3204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床学重点内容(1-11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重点内容1、什么是矿产?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具体而言, 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 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 (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黑色金属矿

2、产有:铁、锰、铬、钛、钒;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5 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 (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第二、 查明矿床在时间上

3、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臵和开采条件。(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演化过程,阐明矿床的成因。(5)研究矿床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矿床分布的

4、控制作用,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与地壳演化的关系,阐明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9、矿床研究的一般方法是什么?矿床研究主要包括野外观察、室内研究和综合分析3 个阶段;A、野外观察:是一切矿床研究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观察和编录,在系统研究和总结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矿床范围内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查明矿床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即地层、岩浆岩、构造活动等情况。这是进行矿床研究的基础。(2)利用槽探、井探和坑道等手段,查明矿体在空间上的具体位臵和形状、大小、产状特征。(3)对矿体和围岩进行系统的取样和分析,了解矿体和围岩的物质成分及其在

5、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按照取样的目的可分为4 种:化学取样、 矿物取样、 物理取样和工艺取样。(4)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了解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延伸情况。(5)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方法,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其目的是通过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寻找有经济价值的矿床。B、室内研究(1)用反光和透射光显微镜鉴定、研究透明和不透明矿物的种类、结构构造、生成顺序和形成方式。(2)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X 萦光分析、中子活化、电子探针和离子探针等分析方法,确定有关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微区的化学成分。(3)利用差热分析、X 射线分析、电子显微镜、红外

6、光谱、顺磁共振、穆斯堡尔谱及其它谱学方法,研究有光矿物的结构、种类和原子价态。(4)对包裹体进行分析,研究成矿温度,压力、pH、EH及含矿流体成分。(5)用同位素地质学方法确定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物理化学性质。(6)对有关的成矿、成岩过程进行模拟实验。C、综合分析在野外和实验室工作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编制综合性的图件和专题性图件,如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构造裂隙系统图、岩浆岩及岩相图、围岩蚀变图, 成矿阶段与矿物生成顺序图,以及各种辅助图件,总结矿床成因、矿床和矿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找矿勘探工作提出建议。第二章重点内容1、矿物、岩石和矿石元素在各种地质作

7、用的影响下,通过结晶作用、升华作用、化学作用等途径形成矿物;矿物以集合体的形式出现即构成岩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即构成矿石。矿石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2、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矿石矿物 也称有用矿物,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脉石矿物 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生,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石。块状矿石 :指矿石中的矿石矿物含量大于80% 以上, 浸染状矿石 ,指矿石中的矿石矿物含量小于80% 。3、夹石和脉石矿体内这些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一般称为夹石。 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的固体物质称为脉石,包括脉

8、石矿石、夹石和围岩的碎块等。4、共生组分和伴生组分共生组分指矿石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向关,空间上共存, 品位上达标, 并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伴生组分指矿石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和矿物。5、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 主要决定矿物颗粒的形成条件,它是研究矿物生成顺序的重要标志。最常见的矿石结构有:等粒自形结构、不等粒结构、纤维状结构、环带状结构、叶片状结构、乳滴状结构、胶状结构、破裂结构、骸晶结构和草莓状结构等。矿石的构造,指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包括集合体的形态、大小以及集合体的相互关系,矿石构造类型主要决定集合体的形

9、成环境,是确定矿床成矿阶段的重要标志。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构造有块状、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梳状构造、环带状构造、晶簇状构造、鲕状构造、胶状构造、揉皱构造。6、矿石品位及表示方法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表示方法主要有金属元素的重量百分比,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有用矿物和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克/ 吨、克拉 / 吨等。7、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 指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和非矿体的最低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8、工业品位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1)矿体的规模,矿床规模越大,工业品

10、位要求越低。(2)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3)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9、矿体及围岩的概念?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矿体四周无实际利用价值的岩石,称为围岩。10、母岩和矿源层的概念?习惯上,母岩指能够提供成矿物质的岩浆岩,矿源层指提供成矿物质的沉积岩层。11、侧伏角和倾伏角的概念?侧伏角 指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即矿体轴) 和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倾伏角 指矿体的最大延伸方向(即矿体轴)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12、矿床的概念?矿床指地壳中由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矿床有三方面的属性:地质、经济技术和环境。13、矿床成因

11、类型和矿床工业类型的概念?按照成矿地质作用的类型和成因机理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一般把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并且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的工业类型。14、同生矿床和共生矿床的概念?同生矿床指矿体和围岩在同一地质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后生矿床指矿体和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床,且矿体的形成明显的晚于围岩的形成。15、矿田、矿带和成矿区的概念?矿田指在统一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成因上近似, 空间上相邻的一组矿床分布区域。其分布面积一般在几十到一、二百平方公里。矿带指是最常见的区域性成矿单元。成矿区是指大区域的成矿单元,常与地壳的大构造单元

12、相一致,受区域深大构造控制,可长达数千公里甚至更远。16、浓度克拉克值和浓度系数的概念?浓度克拉克值指 某元素在某一地质体( 矿床、岩体或矿物等 )中的平均含量与克 拉克值的比值,表示某 种元素在一定的矿床、岩 体或矿物内浓集的程 度。浓度系数值指其 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17、成矿作用的概念及其分类?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集中而形成矿床的作用。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18、充填作用概念及形成矿体具有特点?当含矿气水溶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中流动时,因物理- 化学条件的改

13、变,其中的成矿物质沉淀在岩石的裂隙或空隙中,这种作用称之为充填作用。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具有以下特征:(1)矿体的形状取决于被充填的裂隙的形状,一般呈各种脉状体。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晰,多为突变而平整的接触关系。(2)矿石常具特殊的构造,如对称带状构造、核状构造、晶洞和晶簇构造、环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3)矿物具有单向发育生长的特点,晶体一端一般发育完整。(4)充填脉体中的矿物晶体,由脉壁(洞壁)向脉中心先后依次生长。19、交代作用概念及识别标志?交代作用系指溶液与岩石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因此也称臵换作用。交代矿床的识别标志主要有:(1)交代作

14、用形成的矿体多呈不规则状,矿体和围岩的界线不清,而呈渐变过渡关系。(2)矿体中常保存有未被完全交代的呈岛状残余的围岩碎块。这些残余体往往保留原围岩的构造方位。(3)矿体和矿石中常保存被交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如层理、交错层、片理、片麻理、斑晶以及化石等,有些大的构造外貌,如褶皱,角砾构造等有时也能保存下来。(4)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物晶体,由于向各方向生长能力均匀,因此晶体各向发育完整。(5)有些新矿物常呈现出被交代矿物的假象。(6)矿石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矿石结构和构造。第三章重点内容1、岩浆矿床的概念?在地壳深处,各类岩浆通过结晶作用和分异作用,使分散到其中的成矿物质得以聚集而形成得矿床。2、岩浆矿

15、床主要与那些矿产有关?在岩浆矿床中,与来自上地幔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浆有成因联系的矿床最为重要,主要矿产有铬铁矿、 钒钛磁铁矿、 铜镍硫化物和铂族元素矿床。与碱性岩浆有成因联系的稀土元素矿床也具有价值。3、岩浆矿床普遍具有那些特征?(1)矿床主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有成因联系 ,如纯橄榄岩、橄榄岩、辉岩、苏长岩、辉长岩以及斜长岩等,少数岩浆矿床与碱性岩或酸性岩有关。(2)岩浆矿床中的矿体多数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等产于岩浆岩体内,含矿围岩即为母岩;少数情况下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进入母岩之外的围岩中。(3)除花岗岩中的稀有元素矿床由于成因特殊而有一定的围岩蚀变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的围岩 不

16、具有明显的蚀变现象。(4)矿石的 矿物成分和围岩(成矿母岩)基本相同,当岩体内的有用矿物富集达到一定规模时就成为矿体。(5)岩浆矿床的矿石常具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结构也十分特征而复杂。(6)多数岩浆矿床的形成温度较高 ,一般在1200-700 ?C,但某些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温度可低至650?C,甚至 300?C左右。4、什么是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岩浆岩与内生矿床间在成因上表现出有规律的联系,一定类型的岩浆岩经常产生一定类型的矿床。(1)在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中,我国含铬铁矿 的超镁铁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纯橄榄岩、斜辉橄榄岩和斜辉辉橄岩等,M/F 值为 6.5-15 。(2)含 铜、镍、铂 的超镁铁岩的岩石类型属橄榄岩- 辉石岩(含斜长石) ,其 M/F 值为2-6.5 ;(3)含 钒钛磁铁矿 的镁铁岩是由辉长岩、辉石岩和橄榄岩组成的层状岩体,其M/F 值为 0-2 。5、按照成矿作用的方式和特点,岩浆成矿作用主要可分为结晶分异成矿作用、残余熔融成矿作用 和岩浆熔离成矿作用。6、什么是结晶分异成矿作用?岩浆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各种矿物依次从中晶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