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33189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昭明文选中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摘要:魏晋时代,隐逸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隐者的队伍尤其庞大。 文选所收左太冲、陆士衡的招隐诗和王康琚的反招隐诗都以隐逸为主旨,所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八首诗,有六首与隐逸相关,这是西晋诗坛隐逸诗兴盛的标志。 昭明文选中所收隐逸诗歌咏隐士的清高生活的同时,明确表达了作者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精神,其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有重要的启示。关键词:昭明文选 隐逸诗 隐逸品格 启示一、简述隐逸诗来源(一)隐逸诗的由来关于“隐逸” , “隐”和“逸”在最初是单独的两个字,有各自独立的意义,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和后来我们所说的“隐逸”

2、是不同的。 说文解字“阜”部云:“隐,蔽也。 ”段玉裁注云:“小则不可见,故隐之训曰蔽。 ”1这就是说“隐”的意思是事物微小的样子,因微小而被遮蔽。而说文解字 “兔”部云:“逸,失也。 ”段注云:“此以叠韵为训。亡逸者,本义也,引申之为逸游,为暇逸。2”就是说, “逸”指事物的亡失或人逃跑。在后来的文字发展过程中, “隐”和“逸”相结合以指称隐居、隐士,这种现象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如汉书何武传云:“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 ”3这里的“隐逸”是动词,就是隐居的意思。后汉书岑彭传云:“(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 ”4嵇康述志诗道:“岩穴多隐逸,轻

3、举求吾师。 ”5这里的“隐逸”是名词性的,指的是隐居之人。所以隐逸既可称隐居之人,也可指隐士隐居这种不入世的行为。而隐逸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则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论语中1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年版,第 734 页2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年版,第 472 页3 (汉)班固撰.汉书【M】.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 3484 页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 663 页5戴明扬.嵇康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版2记

4、载的隐士就有伯夷、叔齐、长沮、桀溺等人,他们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来隐逸。随着隐逸生活的出现,隐逸文化随之产生。 “隐逸诗”一词,最早出现是在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品语“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中,虽未直接出现“隐逸诗”一词,但既有“隐逸诗人”一词,似乎应先有“隐逸诗”的创作,才可以称为“隐逸诗人” 。在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三中讨论“以学为诗”时,已明确提出了“隐逸诗”一词:“赵昌父云:古人以学为诗,今人以诗为学。夫以诗为学,自唐以来则然。如呕出心肝,掏擢胃肾,此生精力尽于诗者,是诚弊精神于无用矣。乃若古人,亦何尝以学为诗哉!今观国风 ,间出于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口,未必皆学也,而其言优柔谆切,忠厚雅正。后

5、之经生学士,虽穷年毕世,未必能措一辞,正使以后世之学为诗,其胸中之不醇不正,必有不能掩者矣。虽贪者赋廉诗,仕者赋隐逸诗,亦岂能逃识者之眼哉!如自乐天之诗,旷达闲适,意轻轩冕,孰不信之?然朱文公犹谓:乐天人多说其清高,其实爱官职,诗中及富贵处,皆说得口津津地涎出。 可谓能窥见其微矣。嗟夫!乐天之言,且不可尽信,况余人乎?杨诚斋云:古人之诗,天也;后世之诗,人焉而已矣。 此论得之。 ”1其中对“隐逸诗”的看法是:隐逸之人创作的不一定就都是隐逸诗,出仕的官场中人也能写出优秀的隐逸诗,确定一首诗是否是隐逸诗,标准是看它的诗歌内容,而不是诗作者。此后, “隐逸诗”一词就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广泛使用了。 (

6、二)隐逸诗的哲理思想来源1、 周易中有关隐逸的思想周易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很多的方面大多都发源于此。 周易被视为儒家十三经之首,道家又把周易 老子 庄子并称为“三玄” ,因而它是儒道两家都信奉的经典,对儒道两家的思想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有许多语句被后世作为隐逸理论而广泛引用,可谓是中国隐逸理论的先导。周易中有关隐逸思想的表述主要集中在遁卦和乾卦中。 遁卦其卦辞说:“遁,亨,小利贞。 ” 彖日:“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陆德明解释说:“遁,隐退也。匿迹避时之谓。 ”孔颖达周易正义日:“遁者,隐退逃避之名。 ”也就是说1 (南宋)罗大经撰.王瑞

7、来点校.鹤林玉【M】.露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 162163 页3遁卦是说明隐逸之事的,而且点明隐逸是为了避时,隐退匿迹来避时保身。对后世的隐居避祸有先导作用。 乾卦中的巨龙先是“潜龙勿用” ,接着“见龙在田” ,然后小心的“终日乾乾” ,有时“或跃在渊” ,最终“飞龙在天” 。其中蕴涵着与儒家相通的隐居待时的隐逸精神。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它指出了隐居是另一条人生之路,即以隐居为人生的归宿和目的,而不仅仅只是待时的手段。 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指出了一条与出仕相反的人生之路,即隐居,隐逸自适,保持志趣清虚高尚。 周易中的隐逸思想是相当复杂的,它不仅包含

8、“待时之隐” ,还有以隐逸为目的的“终极之隐” 。二者分别对儒家和道家的隐逸思想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可谓是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2、 论语中有关儒家隐逸的思想儒家一向是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的代表,主张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尽管不被视为隐士,但记载其与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却保留了孔子对出仕与归隐的态度,他对隐逸问题的思考,他与隐士的接触及其对隐士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对后世士人的仕隐观和中国的隐逸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有关隐逸思想的论述主要反映在论语中这几条记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9、;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季氏2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宪问3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82 页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177 页3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145 页4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述而1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卫灵公2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3从上述的记载来看,孔子关于隐逸的言论,都是围绕着

10、“道”来展开的。 “道”的含义非常丰富,从社会角度讲, “道”是政治制度的公正合理,社会秩序的规范正义,文化传统的正宗醇厚;从士的个人角度讲,它是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孔子对“士”的主导精神概括为“士志于道” ,他非常重视“道” ,“朝闻道,夕可死也” (里仁) 4 “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5等等,他把能否行道作为士仕或隐的一个标准, “有道”和“无道”是士仕隐的分界线。当“邦有道”时,则可以“仕” ,可以“谷” ;当“邦无道”时,则可以“卷而怀之” ,以“谷”为耻。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用行舍藏”的隐逸原则,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是其隐居的意义所

11、在。儒家所说的隐逸只是“邦无道”时的一种等待“邦有道”的手段,而不是隐居起来就忘记了隐居的本意,一心只是“洁己自高” , “不复求其所志” ,所以隐居待时是儒家隐逸观的核心。同时他强调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以人格的高洁来抵制富贵的诱惑,这对铸就隐士的高洁品格起了巨大作用。3、 庄子中有关道家隐逸的思想道家对隐逸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庄子中,可以说庄子学说不仅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集隐士思想之大成之作。道家隐逸思想的特点是“保形、全身、养命、延寿” 。因为道家是最注重个体生命的,追求人的绝对精神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庄子隐逸思想以“超越世俗、超越物欲、超越精神”的解脱为核心,追求无欲、无为,以达到

12、“心斋、坐忘、悬解、见独”的心灵解脱之道。庄子认为名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68 页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163 页3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70 页4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37 页5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版,第 170 页5利对个体生命的束缚最为严重,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 (骈拇)为了摆脱名利等外物的俗累,隐居不仕就成为逃避名

13、利的一种方式。 逍遥游中的许由拒绝尧让天下的理由是“子治天下,天下既己治也,而我犹代之?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让王在此基础上又发挥想象,隐士们以各种理由拒绝出仕,道出了隐士不愿为外物所累的思想。如子州支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善卷自得于“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生活方式,入深山隐居;石户之农不愿为“葆力之士” ,携妻子以入于海,终身不返;而北人无择因之投于清冷之渊,用自杀来拒绝出仕,洗脱舜让天下之辱。由此可见,道家所主张的隐逸是通过隐逸这种生存方

14、式来达到“达生无累”的人生境界,来获得逍遥自适的人生体验。庄子的隐逸哲学是建立在虚无之上的,这种虚无包括对文明的反抗、对伦理的叛逆、对智慧的痛诋、对欲望的排斥,乃至对整个生命感性存在的深恶痛绝。他的理想是存在于与鸟兽同群的人物不分的原始的混沌之中。他注重自由自主的精神状态,追求的是逍遥自由,不以外物为累的生命境界。因而道家的隐逸是以隐逸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通过隐逸来达到“自适”的精神需求。周易开隐逸思想之先河,对儒道两家的隐逸思想有启发。隐逸对儒道两家来说,都只是一种存身方式,区别就在于儒家的隐逸是等待“有道之邦”的暂时的待时之隐,而道家的隐逸是追求自由、不为物累的终身的目的之隐,一为手段,一为

15、目的。先秦的隐逸思想经过儒道两家的理论阐释,对后世的隐逸文化的成型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文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人格的建构都6有很大的影响,而其中的隐逸原型也成为后世士人竟相模仿的榜样。东晋隐逸诗不仅受到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还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佛教、道教和玄学思潮有关。二、 昭明文选中隐逸诗解读(一)隐逸诗入选文选的原因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看,先秦百家争鸣,到了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打破了独尊儒术的局面,儒、道、佛等诸术融会,特别是玄学思想的形成,对封建士子影响极大。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属于分裂的局面。在现实动荡的政治背景

16、下,统治者借助佛教辅助政治,于是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局面。官场由封建贵族阶级充斥盘踞,文人士子不被重用,屈沉下僚。贵族世胄靠祖上的权势占据高位的世风,在左思的咏史其二中作了深刻的揭示:“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诗中以草树设喻,形象的揭露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合理现象。一方面,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出仕思想,影响着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求取人生的仕途出路。另一方面,道家“退避无为”的隐逸思想,感染着文人士子们, “士而不仕” ,去做隐士。然而,客观现实是,封建士子们仕进无门,仕途的不如愿,官场的冷落,促使隐逸行为的普遍仿泛。封建士子们寄情山水,向往林泉,隐遁逃避社会现实,或逸悦、或苦行于自然风光之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清高意气与回归意识。于是反映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