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533004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 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 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 能力。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德育点:1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 意识,树立自信心。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 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 13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3、,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 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 1 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

4、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 1 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 ,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 0 刻度到 1 刻度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 1 厘米。还有哪段是 1 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 1 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 1 厘米

5、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 1 厘米有多长,那 2 厘米、3 厘米又是多长? 问:2 个 1 厘米是几厘米?4 厘米里有几个 1 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 6 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 0 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 0 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6、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 (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课后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 4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3、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 100 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7、。 教学难点: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 100 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 1 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 2 厘米、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0 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 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 些?” “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

8、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 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 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 1 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 1 米长的小棍,让 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 1 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 1 米、2 米、3 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 1 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

9、教师提问:“1 米里有多少厘米?” “也就是 1 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1 米100 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 1 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 1 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3、1 米( )厘米 100 厘米( )米5 米( )厘米 200 厘米( )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 。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 课后小结: 第三课

10、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 5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

11、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 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 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 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 5 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 0 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 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

12、米。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 3 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 3 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 0 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 3 厘米的地方,再标上 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 3 厘米。 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 3 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3、画一条 5 厘米长的线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课后小结: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 67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

13、长的线段。 2、知道 1 厘米、1 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 1 厘米有多长,1 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什么物体 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

14、、拓展运用:1、拿一张纸条,量出 3 厘米、5 厘米、10 厘米。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3、练习一第 6 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 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4、练习一的 8 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5、第 9 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6、第 10 题,先估计,再量一量。开放题: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课后小结: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15、 ,问题解 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

16、识和习惯。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3 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 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 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课时 我长高了1 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 810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 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