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葬歌》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2462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也许——葬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也许——葬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也许——葬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也许——葬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也许——葬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也许——葬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也许——葬歌》教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也许也许葬歌葬歌教案教案也许葬歌教案(两时)题也许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过程与方法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教学难点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教学关键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型讲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师生讨论教 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总结练习作业导入: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有诗集红烛 、 死水 。新月诗派,20 世纪 20 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诵读本诗,品味诗情读完此诗,请发挥

2、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作者对亡女怎样的情怀?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作者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3、?参考: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导入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也许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后记事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题也许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过程与方法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教学难点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教学关键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型讲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师生讨论教 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4、组织教学导入新总结练习作业导入:讨论: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 “三美”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的?参考:“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 也许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全诗虽只有一节 16 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 9 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 ,与音乐美、绘画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呢不过为之,堪称“三美”的典范。、作业。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歌死水 ,使用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分析这首诗。导入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也许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