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2411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课教案优质课教案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优质教案题: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授时间:第 16 周星期三上午第 2 节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2 能力目标:(1)通过世界观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3)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世

2、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2)通过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懂得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二、教学重难点:1 本框重点:(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 本框难点:(1)世界观的含义;(2)哲学的含义。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例证法、图示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哲学的本义是什么?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学生回答)(教师)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但这还不是哲学的真正含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呢?让我们学习本框的内容。讲授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

3、化的世界观(教师)本框的标题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一定和世界观有关系。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1 世界观的含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 本目第一段,了解世界观的含义。教材分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思维点拨:注意:“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个部分。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不是对世界某一部分的看法。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的看法。指导学生阅读 P6 第二自然段“专家点评”,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世界观。举例说明什么是世界观,什么不是世界观。指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指导学生阅读 P 末段的内容,进一

4、步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引思: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观的含义,那么,同学们是否都有世界观呢?(学生回答)思维点拨:世界观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的世界观是零碎的、不自觉的,自己可能没意识到而已。举例说明人人都有世界观:一位老太太上求神为她生病的孙子祈福消灾的故事。引思: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既然人人都有世界观,那么是否人人都是哲学家呢?引导学生完成 P“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思维点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不自觉的,还未有上升为哲学。

5、这也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的原因。3 方法论的含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6 中段,了解方法论的含义。思维点拨: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当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世界观 观察、处理问题 方法论4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6 中段,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教材分析:(1)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堂探究:引导学生阅读 P6 材料并思考: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

6、系?(学生回答)举例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前面事例:老太太孙子生病,为什么她不带孙子去看医生,反而上为孙子求神祈福?对“半杯水”不同人的看法。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关系示意图:(出示小黑板)用观察、处理问题 哲学觉悟提升:启发学生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6 末段到 P7 第一段,了解各门具体知识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科学知识1 人类形成的具体知识有三类 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当天的程表,并将各科程分类。2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从研究对象、揭示规律两方面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具体科学哲学研究对象某

7、一领域整个世界揭示规律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世界最普遍的规律(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完成)举例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人: 哲 学(哲学研究人的共同本质和特征,张三长得怎么样,哲学不管。 )张三:具体科学(张三有身高、体重、肥瘦、相貌等自己的特殊特征。 )引思: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没有联系了呢?引导学生完成 P7“堂探究”: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探究提示:恩格斯的话说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思想启示:我们既要学好哲学,也要学好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

8、物等的其他科学,不要过于偏科,那种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取代论”是错误的。引思: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那么具体科学是否需要哲学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8 末段内容)思维点拨: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引导学生完成 P8”堂探究”: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牛顿研究工作的得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提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完成的,晚年的牛顿由于相信上帝,错误的世界观使他的研究工作陷入混乱,导致失败。这启示我们: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人们的工作会带不同的效果,我

9、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觉悟提升: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呢?那就让我们学好本册教材,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们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殿堂,拥抱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图示:指导基础五、本框内容小结:掌握三个概念: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理解三对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概念:(让学生总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六、堂练习:(练习另附,略)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B世界观是人们对

10、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D 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3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

11、,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回答 4题。4“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其意是指 ( )A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综合 D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科学是方法论“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 )A 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B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D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二、不定项选择题6 哲学是 ( )A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科学 D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 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12、 ( )A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B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8 关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D 哲学则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三、辨析题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以世界观就是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B 2 3D 4B D 6AB 7A 8BD 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命题的前半部分是对的。(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部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因此不能说世界观就是哲学。(3)题中观点看到两者的联系,但否认两者的区别,因而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