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308561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让让儿儿童童在在围围棋棋活活动动中中得得到到发发展展宁波市中城小学课题组内容摘要:围棋是传统的东方游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它是我们祖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双翼并展的智慧。我们宁波市中城小学,是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的创立者应昌期先生的母校。基于我们学校的围棋教育传统,我们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把围棋活动作为校本课程进行了重点开发。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等多维度的围棋教学目标系列,建立了包括学校围棋活动,围棋文化建设,家校合作活动,网络围棋活动等围棋校本课程框架,在围棋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自主合作学习、集中教学、阅读内化三大策略。我们的围棋课题研究成果

2、体现在:首先,围棋活动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陶冶了学生人格情操和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韧性和毅力其次,围棋活动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发展:学校不但在各级各类的围棋比赛中频频获奖,培养了一批批颇具发展潜能的小棋手,他们参加各种少儿围棋比赛,曾获宁波市、浙江省、全国,乃至世界业余围棋比赛的冠军,而且通过围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声誉,近几年来学校获得市文明单位等四十余项区级以上荣誉,在宁波市内具有较大影响。我们的研究实践还证明围棋能够作为一种提高心理品质的智力游戏。我们学校的围棋教育特色在于:通过构建校园围棋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3、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浓郁的校园围棋文化氛围中受到陶冶, ,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使中城小学的毕业生具有独特的质量规格。2目目 录录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一)历史的根源及积淀(二)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和学校主动发展的需要(三)学校在围棋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为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研究设计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内容(二)研究目标(三)理论依据1、隐性课程的理论及本质特征2、活动课程理论3、博弈学习理论4、儿童学习围棋是最佳年龄期(四)研究方法 三、实践探索三、实践探索(一)围棋校本课程的开发1、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设计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趣味性和可学性3、教学内容的

4、建构4、教材适用范围(二)围棋教学的实施1、自主合作学习策略2、集中教学策略3、阅读内化策略(三)营造浓厚的围棋校园文化1、围棋物质文化的建设2、围棋活动文化的建设3、围棋文化的提升(四)开展围棋网络教学 四、研究成果四、研究成果(一)围棋活动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1、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2、陶冶了学生人格情操和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3、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34、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韧性和毅力(二)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发展1、围棋比赛频频获奖2、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3、家长与孩子因为围棋而一起成长(三)实践证明围棋能够作为一种提高心理品质的智力游戏1、目标指向性2、操作系列性3、操作认

5、知性 五、研究的体会与反思五、研究的体会与反思(一)围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围棋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三)围棋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尽早教会学生数棋子以独立判断胜负2、要推广下联棋3、要给学生定段位4、重视围棋活动的纪律(四)孩子学围棋的特殊意义 结语:让学生乐在结语:让学生乐在“棋棋”中,中, “棋棋”乐融融乐融融附件附件附件一:围棋比赛获奖情况附件二:媒体对学校围棋教学情况的报道附件三:博士论文:围棋对小学生智力与学习的影响研究附件四:教师论文:1、 创建围棋特色学校的探索与实践2、 学棋艺树棋品附件五:围棋网络学习平台附件六:人物介绍世界业余围棋

6、双人赛冠军黄晨附件七:学生体会附件八:围棋手抄报附件九:围棋作业本附件十:围棋歌附件十一:围棋校本教材(共三套)4让让儿儿童童在在围围棋棋活活动动中中得得到到发发展展宁波市中城小学课题组一、研究背景(一)历史的根源及积淀(一)历史的根源及积淀围棋是传统的东方游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它是我们祖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双翼并展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的伟大创造和对全人类文化的贡献之一。我校成立于 1904 年,具有百年历史,有慎选良师、从严治校、注重特色、全面发展的优良办学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便是一所享誉乡里的名校。尤其是学校的围棋教育,在当时更是名噪一时。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创建人应昌期先生的父亲应

7、星耀曾在中城小学任了 35 年的校长,当时学校就把围棋列入课程表中,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棋、弈棋的氛围,为中城围棋文化的初步形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91 年应昌期先生(图一)(图一)捐资重建母校。至此我校开展围棋教学历史具有 15 年之久,逐步形成了“学棋艺、悟棋道、树棋品、促智力”的校园文化, (二)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和学校主动发展的需要(二)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和学校主动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大部分。一个学校是否发展得有特色,不取决于国家课程,甚至也不取决于地方课程,而是取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001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出了关于

8、在学校开展围棋等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司函 2001 7 号) 。据闻,复旦、南开、北师大等著名院校已将围棋列入选修课,各地有许多小学纳入正式课程, “围棋之乡”不断涌现。远在大洋彼岸,围棋也受到了西方人士的特别关注。美国不少大学都开设围棋课,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围棋是逻辑学课程的一部分;在威廉玛丽学院,围棋是关于东方哲学的普通课程;在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围棋是东方商业课程的一部分。一些美国人认为,日本在经济、商业领域领先于美国,是因为日本人运用了围棋思维,所以要想战胜日本人,必须学会下围棋。在这个背景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需要,我们找到了围棋与儿童智力开发的契合点:第一, 少儿是人生的早晨

9、,生理、心理、都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兴奋强于抑制,好动好奇,记忆力强,模仿性强,可塑性亦强;但注意力往往不易集中,还有依赖和任性表现,思维也正处于自然发展阶段。这便是少儿的特点。第二, 围棋布阵于方格之中,黑白两子开展激烈捕杀,具有游戏性与竞争5性,寓动脑于兴趣之中,极易吸引少儿的注意力。这便是围棋的魅力。(三)学校在围棋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为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学校在围棋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为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中城小学自 1991 年起开展围棋教学以来,多次承办和参加省市青少年围棋比赛,并屡获佳绩。近年来,学校培养了宁波市最年轻的围棋专业棋手黄晨(图二)(图二) ,该学生曾参加世界青少年业

10、余围棋比赛,荣获亚军。1995 年,学校派出围棋队员访问台湾,随后又接待台湾小棋手来访,开海峡两岸小学生围棋交流之先河(图三)(图三) 。几年来的围棋教学实践还表明,围棋学得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的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有的各科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我们调查了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发现那些围棋学得好的学生,大多进了效实中学、宁波中学等省重点学校;一部分学生还进入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我校 96 届毕业生苏盛同学,是校围棋队高级组队员,他学棋刻苦,成绩优秀,考入效实中学后,以其在围棋队中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如鱼得水,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段

11、中名列前茅,2000年 9 月,他被学校推荐保送到新加坡求学。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使中城的围棋文化底蕴日臻深厚,是中城所在地慈城的一个响亮文化品牌(图四)(图四) 。认识到围棋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我们对围棋教学更加关注,深入研究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围棋活动的特点,请教了有关专家,自编了四册围棋教材和两册围棋辅助练习题,为有效开展围棋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想在学生中把围棋这一活动从原来的课外活动提升为必修课,普及开来, 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对于学围棋的态度。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调查时间分别 是在开设围棋普及课之前和之后的一年时间。2003 年 9 月调查(四年级段共 186 人):

12、1、你喜欢学围棋吗?很喜欢(184 人)一般(0 人)不喜欢(2 人) 2、课外活动的时候你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22 人)有时候下围棋(11 人) 从不下围棋(153 人) 3、在家里,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22 人)有时候下围棋(35 人)从不下围棋 (129 人) 4、你的父母或亲戚中有人会下围棋吗?有(18 人)没有(168 人) 5、请列举学围棋的几个好处(由学生任意列举,教师进行了归类统计): 开发智力(74 人次)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情况(4 人次)了解韩国和日本(2 人次)告别电子游戏(0 人次)可以懂得一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1 人次)是 一种健康的娱乐(4 人次) 2004

13、 年 5 月调查(四年级段共 187 人): 1、你喜欢学围棋吗?很喜欢(131 人)一般(45 人)不喜欢(11 人) 2、课外活动的时候你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72 人)有时候下围棋(101 人) 从不下围棋(14 人)63、在家里,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66 人)有时候下围棋(84 人)从不下围棋 (37 人) 4、你的父母或亲戚中有人会下围棋吗?有(148 人)没有(39 人) 5、请列举学围棋的几个好处(由学生任意列举,教师进行了归类统计): 开发智力(174 人次)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情况(122 人次)了解韩国和日本(22 人次)告别电子游戏(7 人次)可以懂得一些做人和做事的

14、道理(156 人 次)是一种健康的娱乐(66 人次)两次调查表明:在四年级开设围棋普及课以后,多数学生喜欢下围棋了,但也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学生不喜欢下围棋;在学生学会下围棋之后,也自然而然地带动了围棋在学生家庭中的普及;围棋开始成为学生的业余爱好;学生也开始懂得学围棋的好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变化发生在四年级开设围棋普及课以后,在此之前,学校也通过各种围棋活动营造围棋校园文化,从而使一部分学生较早地接触到了围棋。依据以上认识,我们把围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重点开发。现已形成了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围棋教学目标系列,建立了包括学校围棋活动,围棋文化建设,家校合作活动,网络围棋活动

15、等围棋校本课程框架,在围棋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学习、集中教学、阅读内化三大策略。学校把围棋列入校本课程,通过构建校园围棋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浓郁的校园围棋文化氛围中受到陶冶,使中城小学的毕业生具有独特的质量规格,让围棋伴随学生成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通过创编一套行之有效的围棋活动课教材,设置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体系、评价体系,以围棋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增长聪明与智慧;让每位学生在“学棋艺、树棋品、悟棋道”中“激创造、促素质” ,以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充实人生内涵,使中城小学的毕业生具有独特的质量规格。 (二)研究目标(二)研究目标我们之所以

16、开发围棋校本课程,旨在:以围棋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增长聪明与智慧;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围棋发展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用富有哲理的围棋故事、围棋格言和棋理启迪人生;用棋规、棋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围棋作为一项头脑竞技体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耐心、细致、自信、自省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以棋会友促进乐学、7合群与交往;充分挖掘与围棋有关的诗、书、画资源,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下围棋以丰富课余生活。 (三)理论依据(三)理论依据1 1、隐性课程的理论及本质特征、隐性课程的理论及本质特征隐性课程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它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即品德培养、作用养成、文化修养、身心培育和潜能开发。在本质上规定着它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潜隐性、预期性、非智能性、非程序性等基本特征。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以围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举办传统围棋赛事等等,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围棋气氛,让每一个中城师生时时刻刻感觉到围棋的存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