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5308 上传时间:2016-11-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河北省三院(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朱毅 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系副主任此报告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403477资助完成思路介绍背景介绍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3背景介绍1、骶神经电刺激疗法的分类2、骶神经电刺激疗法的作用机制3、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国际主要观点骶神经电刺激疗法的分类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包括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急性短暂的骶神经刺激疗法、骶神经调节器植入疗法、及骶神经前根刺激结合骶神经后根阻滞法。骶神经电刺激疗法的作用机制 支配下尿路的运动纤维主要集中于骶2、 骶 3、 骶 4神经根 , 如骶 2、 骶 3神经根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盆部肌肉 , 骶

2、2、骶 3、 骶 4神经根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逼尿肌 , 故 ,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可调节逼尿肌反射及自主神经反射 , 改善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同运动 , 促进膀胱稳定收缩 ,提高膀胱控制力 , 改善膀胱功能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国际主要观点 等的研究表明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可抑制逼尿肌反射亢进 , 增加膀胱容量 , 提高膀胱控制力 。 性短暂的骶神经刺激疗法 ,可降低膀胱内压 , 增加膀胱容量 , 提高膀胱控制力 。 等的研究表明 骶神经调节器植入疗法 , 可调节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同运动 , 降低排尿频率 , 减少导尿管的使用 , 增加自主排尿量 , 提高膀

3、胱控制力 ,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神经前根刺激结合骶神经后根阻滞 , 可降低排尿频率 , 改善膀胱壁顺应性 , 降低膀胱内压 , 增加膀胱容量 , 减少残余尿量 , 促进膀胱排空 , 提高膀胱控制力 ,降低尿路感染 、 反射性尿失禁 、 逼尿肌反射亢进 、 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发生率 , 保护上尿路功能 , 减少导尿管 、 栓剂及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 , 辅助改善肠道功能及性功能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适用于手功能障碍 、 内收肌张力过高者 。资料与方法1、文献纳入标准2、文献排除标准3、检索流程4、资料提取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设计: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 2、干预对象:

4、 据 外伤原因(创伤、枪击伤、挥鞭伤等)造成脊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损伤。 3、干预措施:骶神经电刺激疗法,依据 用电流刺激骶神经引起电生理反应的改变。 4、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内压;膀胱护理费用。次要结局指标:排尿次数;夜尿频率;每次排尿量;导尿次数;每次导尿量;漏尿量;褥垫的使用;尿流率;献排除标准 1、 重复多次发表。 2、 所提供数据不全面,且索取无果。 3、 仅有摘要而索取全文无果。检索流程1、数据库选择2、检索策略3、检索步骤数据库选择1、 检索词分为干预措施 、 损伤部位 、 功能障碍 、 研究类型 4个部分 , 并根据具体数据库调整 , 所有检索采用自由词

5、及主题词相结合的方式 , 所用检索策略通过多次预检索 后 确 定 。 检 索 词 包 括 : 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 2013年 7月 , 语言为英文 。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检索步骤1、在 对检索词进行自由词及主题词检索;2、对所获文献去重后 , 阅读文献的题目和摘要 , 若文题和摘要初步符合纳入标准 ,则进一步查找阅读全文 , 若不符合纳入标准 , 则剔除;3、对所获全文的文献依据纳入标准进行深入阅读 , 并通过手工检索和电子数据库检索的方式查找所获全文的文献后附录的参考文献。资料提取1、对所获文献去重;2、 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标准 , 对所获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阅读 ,

6、选取初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对初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获取全文 , 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 , 依据纳入标准 , 对这批文献进行深入阅读 , 达成共识 , 做出最终纳入还是剔除该文献的决定;4、 2名研究人员认真阅读纳入文献的全文 , 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 , 内容包括 纳入文献、研究对象、干预方案、结果及试验设计的一般信息。结果1、 纳入文献的一般信息2、 干预对象的一般信息3、 干预方案及结果的一般信息4、 试验设计的一般信息纳入文献的一般信息 初步检索得英文文献 351篇;剔除重复文献 131篇;依据纳入标准 , 阅读文题及摘要 , 剔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174篇 , 纳入文献46篇

7、;进一步查找并阅读全文 , 剔除文献 34篇 ,其中非骶神经电刺激疗法 17篇 , 非 5篇 , 非临床研究报道 2篇 , 纳入文献 12篇;剔除 3篇涉及神经源性尿潴留及 1篇涉及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 且在文中未将该些障碍与神经源性尿失禁明确分开的文献 ,最终纳入骶神经刺激疗法干预 篇 。注:因 在研究趋势的历史演变图中未涉及文章( , 201123)的信息图 4 骶神经电刺激疗法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研究趋势的历史演变干预对象的一般信息 纳入研究中 , 样本量有限 , 且多选用慢性骶段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男性患者 。纳入研究 数量 性别(男 /女) 年龄(年,均值标准差 /均值

8、范围 ) 病程(年,均值标准差 /均值 范围 ) 损伤程度 损伤水平a( 2011) 18男( 15)女( 3)干预组: 照组: 提及 5)13)2001) 14男( 7)女( 7) 8)完全性( 6) 未提及b( 2009) 11男( 14)女( 10) 46 1完全性( 24)10)3)11)( 2011) 6 男( 6) 26未提及 不完全性( 6) 未提及E( 1995) 17男( 14)女( 3) 全性( 17)1)6)10)1996) 52男( 29)女( 23) 全性( 52)11)14)27)H( 2001) 23男( 16)女( 7) 40( 147( 2完全性( 23)6)

9、17)2011) 163 未提及48( 33组: 47( 26组: 42( 20组: 21( 5组: 19( 7组: 9( 2全性( 163) 未提及注: 胆碱能药物 +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对照组:抗胆碱能药物; b 24名研究对象中尿失禁 11名,尿潴留 13名,但在性别、年龄、病程、损伤程度及损伤水平上未将两者分开,故提取了两者的总体数据; c 神经前根刺激结合骶神经后根阻滞, 神经后根阻滞, 规疗法干预对象的一般信息干预方案及结果的一般信息 目前针对 采用的骶神经刺激疗法主要包括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 、 急性短暂的骶神经刺激疗法 、 骶神经调节器的植入疗法及骶神经前根刺激结合骶神经

10、后根阻滞法 , 其可调节逼尿肌反射及自主神经反射 , 改善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同运动 , 提高膀胱控制力 , 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纳入研究 干预方案 创伤 操作过程 副反应 结果 缺陷 优势23( 2011)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无 干预组: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 +抗胆碱能药物;对照组:抗胆碱能药物。具体信息:( 1)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经骶 3神经节段皮支即肛门及其周围皮肤的电刺激, 1小时 /次, 1次 /天, 5天 /周,共 3周;( 2)抗胆碱能药物:盐酸奥昔布宁, 5,3次 /天,共 3周。无 经骶段皮节的电刺激疗法可抑制逼尿肌反射亢进,增加膀胱容量,提高膀胱控制力。J29(

11、 2001)急性短暂的骶神经刺激疗法有 俯卧位,局麻下,术前行尿流动力学评估,依据刺激后能否获得最典型的运动反应,即踇趾的收缩或屈曲,针尖选择性地进入骶 3或骶 4骶后孔。置于皮肤上的参照电极为阳极,外部刺激调节器为阴极, 102100据患者运动、感觉的反应调节,但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感觉缺失,故依赖运动反应居多)。共 18个月。注意:( 1)当逼尿肌反射亢进时,刺激的水平需在患者能耐受的范围内提高;( 2)当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时,则干预需停止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4名患者当膀胱充盈时,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急性短暂的骶神经刺激疗法,可降低膀胱内压,增加膀胱容量,提高膀胱控制力。且干预时间越长,疗效

12、维持时间也越长;完全性损伤患者从疗法中受益多于不完全性损伤患者。但效果不受性别及损伤水平影响。a25( 2009)a24( 2011)骶神经调节器植入疗法有 第一阶段:电极经皮永久性植入于骶 3神经根处,受控于外部控制器,频率 5宽210患者经过至少为期 1个月的治疗后,下尿路症状、大便失禁状况、便秘状况与基线水平相比改善达 50%,或阴茎功能与基线水平相比改善达 25%,但当治疗一旦停止,疗效立即消失,则患者需手术调整,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除将外部控制器永久性植入于患者臀部外,其余干预设置保持不变。( 2009):( 1) 1/24名患者继发刺激器植入处感染;( 2) 3/24名患者继发刺激器植入处疼痛;( 3) 3/24名患者继发下肢疼痛及肌张力改变;( 4)3/24名患者继发肠道功能恶化。( 2011):( 1) 1/75名患者继发下肢肌张力增高;( 2) 3/75名患者继发下肢或刺激器植入处疼痛。骶神经调节器植入疗法,可调节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同运动,降低排尿频率,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