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0742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表于发表于数学通讯数学通讯20142014 年第年第 7 7 期期关于三视图学习的几点补充李素波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一中 045200 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是高中数学课改后的新增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然 而必修 2 教材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却轻描淡写,没有交代清楚三视图知识结 构的来龙去脉,致使很多学生对三视图掌握不够。本文笔者提出几点补充,供 大家学习参考。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三 视图?三视图,顾名思义就是 “三个视图” ,那么我们需先从 “一个视图”谈起。 如图 1,物体在光的照射下, 在地面或墙壁上投下影子,这种 影子与物体的形状有一定的联系, 我们把这种联系进行抽象和优化, 得到了用于

2、表达物体形状的投影 法。当然,我们这里研究的投影 是指平行投影中的正投影。由于 投影图与观察者用平行的视线看 物体所得到的结果相近,所以一 般称投影图为视图。也就是说一个投影就是一个视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了能反映物体的全貌,一个视图是 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多个视图,多个投影面。于是就有了三视图。 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对三视图相关知识补 充如下。 一知识补充 补充 1 三投影面体系 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和三条 投影轴构成。如图 2 所示,三个投影面分别是 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或 V 面)、水平投影面 (简称水平面或 H 面)和侧立投

3、影面(简称侧面 或 W 面),而三条投影轴分别是:V 与 H 的交线 称为 OX 轴,简称 X 轴,W 与 H 的交线称为 OY 轴,简称 Y 轴, W 与 V 的交线称为 OZ 轴,简 称 Z 轴,X、Y、Z 三轴的交点 O 称为原点。 这里,三个投影面的作用是用来放置三个 视图,下面我们来看三个视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补充 2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名称 将一个物体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影,就得 到了物体的三面投影,即三视图。具体如下: 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在 V 面所得的投影称为正视图,也称主视图;从 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在 H 面所得的投影称为俯视图;

4、(图2)W面H面V面Oxzy图 图 1图图 图图 图 图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在 W 面所得的投影称为侧视图,也称左视图。 事实上,三视图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因此正投影法是绘制和识读三视图 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绘图和识图的前提,这一点,务必要贯穿三视图学习的始 终。 为了画图方便,需将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展开在同一平面上。下面介绍 三视图如何展开,这对于三视图还原直观图至关重要。 补充 3 三视图的展开及其位置 规定:V 面保持不动,沿 Y 轴剪开,然后 H 面绕 X 轴向下旋转 90, W 面绕 Z 轴 向右旋转 90。(图3)V面H面W面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W面H面V面O

5、 xzy此时如图 3(右)所示,V 面,H 面和 W 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这也就是教 材上将“主视图放在图纸的左上角,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俯视图在主视 图的正下方”的原因。 高考中的三视图题目,一般不只是三视图还原实物图,而更多的是,根据三视 图的尺寸,计算原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等。 那么三视图的尺寸,如何反映几何体的实际尺寸呢?下面我们来看三个视图各 自都反映了物体的哪些方位。 补充 4 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所谓方位关系,指的是绘图者(或看图者)面对正面(即主视图的投射方 向)来观察物体为准,看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在三视图中 的对应关系。 如图 4 所示,由三视图的形成

6、及展开过程可知,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 和左、右,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 后。特别注意,俯、左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里侧) ,均表示物体的后面,远 离主视图的一侧(外侧)均表示物体的前面。 这一点是本文的核心,也是我们分析三视图问题的主要方法。(图4)上下左右前后上下左右前后右左后 前下上右左后前下上V面H面W面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W面H面V面Oxzy事实上,许多学生只对于长方体这种方正的图形,才有长、宽、高的概念。 其实任何物体均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分析的前提必须先规定物体的长、 宽、高尺寸方向。强调正对主视图(V 面)的水平方

7、向为物体的长度方向,那 么此时其宽度和高度方向就自然地确定下来了。 由此可见,每一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寸,且每两个视图反映的相同 方向尺寸,具有尺寸等量的内在联系。 将其归纳一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主视俯视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 俯视宽相等” 。 若有了以上的几点补充,相信会对大家三视图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下 面我们利用上文所说分析几个具体问题。 二案例分析 例 1. 如图 5 为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从三个视图均为三角形来看,该几何 体是一个三棱锥。确定了三棱锥的底面形 状和顶点的位置,整个空间结构也就确定 了。首先从底面入手,对于水平放置的几 何体,俯视

8、图往往决定了底面的形状。由 俯视图可知,该三棱锥的底面是一个直角 边为 4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在纸上画出底 面三角形的直观图,为了是画出的立体图 形具有空间感,可以按斜二测作图规则来 画,如图 6 所示,而且使 AB 边正对着主 视方向。图 图 5图3侧 侧 侧侧 侧 侧侧 侧 侧34444接下来,确定顶点 P 的位置,结合上文内容,通过正视图和侧视图应该可 以确定出顶点的准确位置。由正视图可知,顶点 P 在在几何体的最左侧,换句 话说,顶点 P 在底面上的投影落在 AC 上的某点处,然而到前后的距离,在正视 图中无法体现。结合侧视图可知,顶点又在最前面。所以综上可知,顶点 P 在 几何体的最

9、左最前,也就是说顶点在点 A 的正上方。距离底面的距离,可以从 正视图或侧视图得知,高度为 3.所以,顶点 P 在点 A 的正上方,且竖直距离是 3 的位置。 如图 7,该三棱锥的空间结构,已经确定下来了:在三棱锥 P-ABC 中,底 面ABC 是直角边是 4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90。侧棱 PA底面 ABC,且 PA=4。本题要解决表面积,只需要逐一计算各个面的面积即可,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表面积是。202 34例 2.如图 8 为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与例 1 对比可以发现例 2 与例 1 的正 视图和俯视图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 侧视图。所以底面 ABC 形状同上

10、,此 时确定出顶点 P 的位置是关键。结合 正视图和侧视图可知,顶点 P 位于几 何体的最左最后,如图 9 所示,也就 是说,顶点 P 在点 C 的正上方,竖直 距离仍然是 3 个单位。图 图 8图3侧 侧 侧侧 侧 侧侧 侧 侧34444主 主 主 主图 图 7图图 图CABP如图 9 所示,与例 1 相比,该三棱锥的空间结构大有不同,三个侧面的形状与 例 1 中的三棱锥是不一样的,自然表面积也就变了。经计算得,表面积是。246 2在例 1 和例 2 中,若搞不清楚视图与几何体的方位关系,这两道题是极容易混 淆的。例 3.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10,还 原该几何体。 同上,仍然从底面入手,

11、观察 俯视图从而确定底面的形状,画图 时要使 AB 边正对着主视方向。如图 11 所示。关键还是确定顶点 P 的位 置。由侧视图可知,顶点 P 在几何 体的最后面,也就是说顶点 P 在底 面的投影落在 AC 上,再由正视图俯 视图长对正,可知,顶点 P 投在 AC 的靠近点 C 的四等分点处,且高度为 2。图 图 10图侧 侧 侧侧 侧 侧侧 侧 侧132223主 主 主 主图 图 9图图 图CABP主 主 主 主图 图 11图图 图ABCP于是如图 11 所示,该几何体的空间结构是:在三棱锥 P-ABC 中,侧面 PAC底面 ABC,且点 P 到底面的距离为 2.顶点 P 在底面的投影 O,位于 AC 上, 且满足 AO=3,OC=1.底面ABC 的边 AC=4,且 AC 边上的高为 3。 掌握了上文所讲,即便你的空间感比较差,也可以轻易的解决棱锥的三视 图问题。当然,对于三视图,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棱柱、 简单组合体等几何体,需要利用三视图,并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准确 还原几何体。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的三视图学习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机械制图金大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