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导学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0559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囚绿记》·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囚绿记》·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囚绿记》·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绿记》·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语文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2012 年 月 日 制作人: 备课组长签字: 教研组长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1课题:课题:囚绿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分析文章 中流露的作者的复杂情感。 方法与过程: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教师补充背景资料帮助理 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正直做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复杂的情感。一一相关知识相关知识1、介绍作者:陆蠡(li)(1)解释读音:蠡字是多音字,读二声时,是瓢,贝壳的意 思;用于人名时

2、读作三声。如范蠡。(2)作者简介:陆蠡,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 1908 年,1932 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42 年 死于日寇酷刑之下。代表作品:散文集海星、竹刀、 囚绿记等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 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3)其他作家的评价: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 心”, 同他谈话 “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 因为我 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 石一般的心灵。”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而他又是在什么样的

3、情况下, 写出这篇淡雅的散文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2、写作背景: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 1938 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 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 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 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二二教材助读教材助读一、跨越障碍 1字音字形 急不暇(xi)择 移徙(x) 揠(y) 苗助长 淅沥(x l) 涸辙(h zh) 猗(y) 郁 2词语注释 高广 房间的高度和广度,即空间大小。 可畏 指令人畏惧。 了截 明了简单。 爽直 直爽。 至宝 最珍贵的宝物。 安顿 指居住、安置下来。 留恋 不忍离开或舍弃。 缘引 攀缘,牵引

4、。 触动 指引发、激起、打动。 抑郁 压抑忧郁的心情。 攀缘 指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还可指依附、投靠。 固执 坚持己见,不肯变通。 烽烟 烽火台报警之烟。也借指战争。 珍重 指充满爱惜、郑重的心情。繁茂 繁密茂盛。 3同义词辨析 固执 顽固 两个词都可做形容词,都有坚持、不肯改变的意思。 主要区别:“固执”指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常形容人的性 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如:固执己见。“顽固” 为贬义词,程度比“固执”深: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 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 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改变,如: 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顽固”没

5、有动词用法。 本课例句:“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 它。”学始于疑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 5 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 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1、释题 (1)“囚”是什么意思? (2)“绿”是指什么? 明确:绿色的常春藤 (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2、选读语段,体悟感情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 的感情吗? 明确:喜爱 (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 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大连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语文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201

6、2 年 月 日 制作人: 备课组长签字: 教研组长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2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 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后讨论如何朗读更好。 3、圈画语句,品悟文旨 (1)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 情。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 原因的语句。 (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写作 背景时间的语句。 (3)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 (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 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 注。 小组先进行讨论圈画出“言外之意”的语句。 然后各人再进行批注。 填写句子: 作者通过写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绿”的小故事,通过一株 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_。 4、续写一段话,锻炼写作能力 我的收获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