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05473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逐步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物理教学也由 “教师中心论”走向边缘,实现“学生中心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注式教学,已不适应新 的教学大纲要求。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本文将讨论以现化侧重能力培养为主的启发疏导型教学中 的教师提问技能。老师提问技能是否过硬,体现了老师对教材,对学生的了解掌握程度。它要求老师 在提问时要掌握好提问的设计及遵循的原则,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方法,及时客观进行答问评价,从而 使老师的提问具有原则性、技巧性、科学性。最终达到提问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触及学生思维兴 奋点,又能使老师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优化

2、教学过程,推动教学相长,完善提问技能,实现教学目的。关键词:物理教学;提问设计;提问技巧;答问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提问能帮助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获取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思维走向主动跟随老师的引导,推动教学双边活动,同时又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触及学生思维兴奋点、提示思路、启动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并非尽如人意,尽管老师在提问内容、方法、设计上颇费心思,却常常得不到学生积极的配合,或胡乱应对,不肯认真回答;或似深思,其实冷漠厌倦;或稳如泰山,实则六神出游,种种消极表现从学生角度看,形

3、成原因有年龄、心理、知识能力、学风等诸多因素,不作细论,我这里从老师本身而论,老师要“善问”,既要过硬的提问技能。提问得当与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效果如何的关键,教师教学中使用同一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但不同的老师启发引导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自然有异。因此提问的设计及应遵循的原则,提问的技巧和方法,答问的评价等提问技能就成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一、提问的设计及遵循的原则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提问如果不认真设计、不遵循一定的原则,背2离科学规律去主观想象、随意发挥、信口开河,就会使严肃的教学流于庸俗,造成学生学习的“负迁移” ,招致教学失败。相反,好的提问可形成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正如叶圣陶

4、先生所说,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把握好提问的设计及遵循的原则。1、把握重点,具有针对性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这样提出:“有些课堂效率很低,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材上,不善于正确地分配所授新教材的提问时间” 。所以中学物理教学提问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材的内容目的,课堂目标,重、难点上设计提问,每一问都问在“点子”上,做到有的放矢,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认识什么道理,训练何种能力是教学的主旨,必须把握教材重、难点,及时点拨,层层设问,指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实现

5、教学目的,避免随意性、肓目性和主观性。提问具有针对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提问和设计上,必须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应在枝节上拉扯过多,更不能无的放矢。如我们在讲“机械动力”时,课本开头有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部附近浮动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认为是一只虫子,抓过来一看,却是一颗德国子弹。老师可针对这个故事提问,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到一颗子弹呢?”借此一问,会令学生在惊异不解之余,主动积极地去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课堂主题。而有的老师却在此问,你们知道第一次世Comment 01: 页:33界大战以及发生在其

6、中的一些趣事吗?这样必须致使学生胡乱联想,造成学习的“负迁移” ,因此,设计提问应把握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需要而定。2、难度适宜,具有层次性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所以设计问题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复杂问题化整为零,分散难点,即根据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设计提问,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使他们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学生思维。赞可夫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二、三秒内就有多数学生举手回答,是不值得称道的” 。因此老师设计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如只是“是不是”“对不对”

7、等,让学生齐答了事,根本不动脑筋,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对教学毫无用处。但是如果提问不分层次,难度太大,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可看出老师对每节课的提问要和学生思维兴奋点同步,切忌越级而上,根据重难点分层次提问,难的密集一些,易的跨度大一些,以免浪费时间,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获得知识逐步深化。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并导出公式 F浮=液gV排后,可提问“公式中 V排与物体的体积有何关系?”根据此原理,用量筒和水能测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吗?”而如果马上提问:“利用浮力能测出物质的密度吗?”是不适宜的。3、启动思维,体现启发

8、性4物理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思维,它是开启思维门扉的钥匙,老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在学生最困惑的认知焦点上设疑,在学生的思维定势或思维缺陷处设疑,把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因此所提问题必须让学生经过回忆、对比,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操作后,才能得到答案,而不是从书中就能找到只是简单的背诵或复述。如问“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其可能原因有哪些?”比直接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更有启发性。4、通俗简炼,具有全面性老师课堂提问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精英们” ,教室之中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 ,因此老师要调动每一个学

9、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过程中来。在提问时,题意要清楚,语言要简炼,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在作风上要发扬民主,态度亲切真诚,让学生敢于插话提问,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全面披露灵性,展示个性;在学生作答上,老师要认真听取回答,感知学生对问题的思路,及时予以纠正,引导,并用鼓励性的言词,激发兴趣,使每课都具有全面性。二、提问的技巧与方法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遇者问得笨” 。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问要把握提问的时机、方式、节奏等,要问得开窍,问得美妙,启人心智,问的有技巧,有艺术。1、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现有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10、极性,主动5性,实现师生间对话,这就要求老师审时度势,把握时机,问在“点”上。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只有当学生进入“喷、悱”状态,才是提问的最佳时机。老师在提问时,要善于用语言、手势、实践等方式创设“喷” “悱”物理情境,并适时诱导。如在讲运动和静止时,老师可轻声吟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时同学们兴趣盎然,老师可提问竹排运动,选什么为参照物?又选什么为参照物两岸青山在运动呢?2、变式提问,激发兴趣问题难易不同,目的不同,发问的方式也不同,一课中要采用直问、曲问、正问、反问、明问、暗问、悬问、梯问、实验设问等多种不同方式相互结合进行提问,力求灵活多

11、样。如在讲用电压表测电压时,可及时提问:电流表使用时有什么要求?与电压表有什么异同点?在讲浮力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死海不死”的故事,然后提问。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提问的目的。3、适当停顿,把握节奏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般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具体化、系统化思维才能完成,所以提问时老师要适当停顿一段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时间长短视问题难易而定。在这段时间里老师不能无所事事或频频追问,而是要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获取反馈信息,以确定提问的时机对象,否则将使教学陷入困境。如学习运动和平衡概念时,可设问,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发动机是开启的还是关闭的?为什么?这时老师只有给

12、学生留有适当时间,使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分析、6比较才能作出全面的答案。4、面向全体,因材施问不少老师存在偏向心理,进行“精英”提问,而对差生则不问不闻,使他们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因此老师在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做到有教无类,对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相应程度的学生,因材施问,既给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来增强自信心,又给好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从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差生中也可能有“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充分利用“波格玛利翁效应” ,促进差生转化。正如巴班斯基所说:“为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创造取得成绩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三、对答问的评价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

13、答问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对答案的复述、分析、修正、引申等,使正确的答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又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1 、评价要及时准确,褒贬适宜学生回答后急切想知道对错,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此时对答问进行评价,能够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或强化记忆。如果对答问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或因设计不周把握不准而模糊评价时,都达不到提问的最佳效果。评价时对答对者不能生硬一句“对,坐下” ,这会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鼓励,影响学习情绪;对答错者更不能斥责挖苦“木头脑袋”“笨蛋”这种劣性评价的后果,爱因斯坦曾告诫说:“摧残学生感情、

14、7诚实和自信” 。挫伤学生自尊。而应该对其敢于回答的勇气给予表扬,对错答中可能有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以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2、评价要循循善诱,绕道迂回有些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思而不解或答而不详时,教师要巧妙分解,由浅入深,即兴设计好阶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步步接近目标,最后使学生顿然醒悟。当启而不发,提问出现“卡壳”时,可灵活避开原题,变换另一个角度切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取得殊途同归的效果,切忌“严刑逼供”或接三连二叫起一大片,导致变相体罚,不利于创造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结束语: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巧不能一言以蔽之,它不是漫无目的的“卖关子” ,而是抓住学生疑难之处,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精心设问、引导,使学生思维一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师生互相配合,实现教学相长的手段,它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技巧性、科学性。但是提问也正如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一样,它有格而无定格,老师只有互相交流学习,完善提问技能,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中学物理课本 1、2 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中学物理 (当代世界出版社)(主编:尤振东)3、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出版社) (主编:郭瞻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