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305241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5.6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 5.6 月份反思:教无止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境温暖前行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及 6 月份反思:教无止境温暖前行时间总是在充实的工作中飞快地流逝。一转眼,一个学年又即将结束了,回顾过去这一年的英语教学工作,有收获的喜悦与甘甜,也有挫折时的彷徨与无奈,但这些心路历程让我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份教育工作。为了能够查缺补漏,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作了一下梳理,进行了总结。一、成长与收获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最迅速的地方。这个学年,我一共讲了 6 节公开:9 月份的历

2、下区德育优质选拔、10 月份的骨干教师展示、英语组听说型研讨、11 月份的集团优质、4 月份的一师一优选拔以及一师一优的正式录制。每一节的准备都凝聚了全组老师的心力,但是收获最大的还是我自己。首先,不断的讲让我对英语学科素养有了更深的领悟。第一学期的展示中,我讲了 Unit 4 hats the best vie theater? Perid 3 这一时。在设计这一时,我选择了用班里同学的照片描述他们的方法。让学生看照片并用形容词或者副词的最高级描述同学:He is the st / She is the best。这一活动的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见到的是真实的同学,并且能够用学习的知识

3、进行英语的表达,语言的习得过程比较真实自然。通过描述和评论班里的同学的品质和特征,让学生思索:最美少年的标准是什么?用最高级的形式 the best/ the st 列出自己的标准,并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推选心目中的最美少年。这不仅练习了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形式,还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于“最好”的定义,从而引导学生明确这样一种概念:并不是成绩最好才是最好的,everne is the best as lng as u tr ur best u are the best f urself 这样一节的设计,让英语教学和德育结合在一起,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在之后的

4、讲中,我不断地尝试这种学科素养渗透的备思路,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其次,不同型的探索让我对英语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六节中,我讲了 2 节阅读、4 节听说。原在讲公开时,我都觉得堂气氛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会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环节。在学习和观摩了一些优质之后,我发现,真正好的堂不但要有趣,而且也要环环相扣。看似简单的堂其实充满了教师无限的教学智慧。于是,在集团优质的准备过程中,我准备了一节阅读,备的过程中,我总是觉得本的处理有些欠妥,看似简单的本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去解读。直到薛璐老师对我这节进行了听并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那节后,我对阅读的模式以及阅读的教学方法都有了新的认识,对整个阅读教学也有了更多更

5、深刻的思考。后,组内老师又对阅读进行了教研和研究,并在不同的场合下尝试阅读教学,也取得了不少的收获。再次,同异构的尝试让我能够更好地驾驭英语堂。今年的一师一优,我讲的是去年讲过的一节。之所以把讲过的一节再拿出重新讲一遍,一是想弥补之前的遗憾,二是想在这节中加入学科素养的渗透。然而想法是好的,但是真正实践起是很困难的。要想推翻已经成型的思路更是难上加难。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思索和一遍又一遍的对之前思路的推翻,并借鉴骨干教师展示的思路,我对这节进行了大改:先给这节定一个主线,然后根据这个主线设计各个环节,并进行相应的操练。录完一师一优之后,再回顾这节,与第一次的讲相比,因为有了主线,的结构由松散变得

6、系统了很多;去掉了明星的部分,内容没那么浮,更加接地气了;另外,整节的主线与英语的核心素养相结合,在无意识中完成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这节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二、分层教学1 我们的初衷。今年,我任教八年级一班和八年级三班的英语。三班是从初一就带着的班,整个班级的英语基础较弱。另外,班里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成绩好的学生较多,成绩差一些的人数也比较多,中间力量较薄弱。虽然在平均分上三班有一些优势,但是升入初二,三班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一班是初二新接的班级,班里仅有几名成绩稍好的学生,成绩较差的人数和三班相比较少,但是相当的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属于中间力量。整个班级的状态是班级平均分较差,学生学

7、习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质量也一般。一开始,我还是沿用传统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因为对一班学生学习习惯非常重视,所以,一个学期下,一班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三班的成绩却没有很明显的但是还是把精力放在具体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上,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这造成了成绩好的学生觉得简单而沾沾自喜;成绩差的学生愈加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不少学生觉得这门功单调枯燥,学起吃力,甚至有不少学生早早地放弃了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更大的两极分化,我们不得不改进教学方法,经过研讨,我们初二英语和数学进行了分层教学。综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动机、兴趣

8、习惯、接受能力和基础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 A 、B、 、D 四个不同层次。A 层为优等生,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较强,英语能力较好;B、层为中等生,英语能力和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一些;D 层为后进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教差。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层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英语成绩。2 分层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学习。相对说,初中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所以,分层之前,我们也跟学生约定,分层也就是给学生一个暂时的定位。每个层次的学生是

9、变化的,其中起到关键激励作用的是竞争机制,测验成绩和平时表现可以作为学生层次变化的参考数据。分层教学后,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被调动了,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还是无所谓,极个别学生对分层位置的认定不满,认为是等级差别的体现。这就需要老师在上和下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这种教育方式的变革。分层以后,备和上时最大的挑战。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备。A 层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英语语感较好,所以在上尽量用英授,比如讲阅读时就能加快点速度。作业布置也增加了一些能力提升的题目设置。B 层相对而言比 A 层稍微慢一些。作业的布置也相应的改变一下。层再

10、慢一些,再落实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能力的训练。而 D 层则注重基础,先从基本的词、句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还是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每个层的学生也有差距,比如 A 层的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能力那么强,B 层学生和层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只能在调整。慢慢地,学生和老师都适应了这种和传统意义上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A 层的学生开始适应老师的节奏,能力上有了比较大的提高。B、层的学生也开始有了进步,D 层学生也有了学习的动力。3 出现的问题实施分层教学以,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了知识和信心,优等生觉得竞争激烈,有压力了;后进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

11、习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希望,有了动力。但是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部分优等学生会有偷懒心理,认为自己成绩好,作业可以少做;而后进生则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们,有些事情老师不让做,产生了消极情绪,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早读和自习并没有分层,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出不同的评价时,也引起同班一些优、中等生的不满,他们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同样的作法,后进生能得到表扬,而他们只能得到认可,甚至有时因为做的质量不够高还要受到批评。这些都是在分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学期的努力效果如何,期末考试就是一种考验了。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学期我确实学到很多,重要的是如何总结得失,以期在下学期后做得更好。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