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规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302324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处理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热处理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热处理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热处理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热处理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处理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工艺规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2 页浙浙 江江 X X X X 重重 型型 锻锻 造造 有有 限限 公公 司司热处理中心热处理中心文件名称:热处理工艺规程文件编号:HT/GC-01-A制定: 日期:2010.9.10审核: 日期:2010.9.12批准: 日期:2010.9.15版次:A/0 共 12 页受控号: 生效日期:2010.9.15修改编号修改页数修改状态修改人审核批准生效日期第 2 页 共 12 页热处理工艺规程1.0 热处理工艺规范 1.1 退火及其目的把钢加热到其一适当温度并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称为退火。根据退火 的目的和工艺特点,可分为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不完全

2、退火、等温退火、 球化退火和均匀化退火等。 退火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钢中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3)消除内应力,消除由于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造成的内应力以及铸件内残留 的内应力,以减小变形和防止开裂。 (4)使碳化物球状化降低硬度。 (5)改善或消除钢在铸造、锻造和焊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组织缺陷,防止产生白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退火一般为预备热处理,通常安排在铸造或锻造之后粗加工之前,目的 是为了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细化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对于一些要求 不很高的工件,退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

3、理。消除内应力退火往往在铸造、焊接、压力加工或 粗加工之后。 1.2 均匀化退火 (1)定义: 均匀化退火也称扩散退火,是把钢加热到远高于 Ac3 或 Acm 的温度,经长时间保温,然后缓 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2)目的: 是使钢的成分均匀化,消除成分偏析。在高温下,钢中原子具有大的活动能量,有利于原子 进行充分的扩散,从而消除成分偏析及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减轻钢在热加工时产生脆裂的倾 向和消除铸钢件内应力,并提高其力学性能。 (3)范围: 适用于铸钢件及具有成份偏析的锻轧件。 (4)工艺: 加热温度为 Ac3+150200,保温时间为 1020h ,随炉缓冷至 350 以下出炉。由于退 火的

4、加热温度很高,保温时间又长,很容易引起晶粒长大,需在退火后进行细化晶粒的处理, 如进行压力加工使晶粒碎化,或通过完全退火、正火使晶较细化。 1.3 再结晶退火 (1)目的: A、消除加工硬化,降低硬度。B、 消除冷塑性变形后的内应力。 (2)范围: 主要用于冷变形加工的工件。如工件经冷冲压或拉伸后,为降低硬度,便于继续进行冷变形 加工,均需进行再结晶退火,也称工序间退火。对于某些冷变形加工零件,为消除加工硬化 及内应力,再结晶退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3)工艺: 再结晶退火温度 Ac150150。碳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为 600700 。由于再结 晶温度与钢的化学成分及冷塑性变形量有关,因

5、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温度太高,晶粒会 明显长大;温度过低,再结晶过程不能完全进行,晶粒大小不均匀。保温后空冷。 1.4 去应力退火 (1)定义: 去应力退火通常是将工件缓慢加热到 Ac1 以下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第 3 页 共 12 页处理工艺。 (2)目的: 是消除工件的内应力,以减少和防止工件在后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开裂。 (3)范围:适用于铸件、锻件、焊接件、机械加工和形变加工后工件。 (4)工艺: 去应力退火温度为 Ac1100200 。在这一温度下,工件的内部组织不发生变化。加热 温度越高,内应力消除得越彻底。当温度超过以 600 时,应力即可基本完全消

6、除。机械 加工中的去应力退火应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退火温度应取下限或更低些。对薄 壁或焊接件,为防止其变形,退火温度应适当降低。对于淬火(经回火)或调质过的工件, 去应力退火温度应低于回火温度,以免降低硬度和强度。保温时间与工件大小及装炉量有关, 一般为 2 4h 。工件截面厚度较大或装炉量较大时,保温时间可取上限或适当延长。为避 免冷却过程中造成新的热应力,保温后应缓慢冷却,通常随炉冷至 300以下出炉空冷。 1.5 完全退火 (1)定义: 把钢加热到 Ac3 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退火方法称为完全退火。 (2)目的: A、降低硬度。完全退火后得到片层较厚的珠光体,

7、消除了由铸造、锻造、焊接后由于冷却 较快而造成了的硬度较高的组织,改善了切削加工性能。 B、细化晶粒。铸件在浇铸后缓慢冷却,锻件在停锻时,温度过高,焊接件焊缝处温度过高, 工件热处理时温度过高都会使组织出现晶粒粗大和组织不均等现象。采用完全退火,可以将 粗大晶粒转变为细小晶粒。 C、钢在加热和缓慢冷却过程中,还可以消除在形变和快冷过程中产生的残留内应力。 (3)范围: 主要用于亚共析钢的碳钢和合金钢,包括铸钢件、锻轧件、焊接件等。完全退火不能用于过 共析钢。 (4)工艺: A、加热温度。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为:碳钢加热到 Ac3+3050,合金钢加热到 Ac3+3070。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

8、工性能,或使高合金的碳化物充分溶解,可适当提高 奥氏体化温度;但过高的加热温度是不可取的。常用结构钢的退火温度及退火后的硬度见附 录 B、保温时间。确定保温时间的原则是保证奥氏体的充分均匀化,其时间长短与零件有效厚 度、工件的排列方式和装炉量大小等因素有关。在箱式电阻炉中退火,保温时间可按有效厚 度计算(1.52.5min/mm ) 。工件排列越紧密,装炉量越大,保温时间越长。 C、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对退火后组织及其性能影响较大,应根据钢种和要求的性能而定。 退火后的组织应为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太快时,珠光体的片层太薄,硬度就偏高,不利于切 削加工。若冷却过慢,则会出现大块铁素体且生产效率会降低

9、。故冷却速度一般为 30120h 。生产中通常采用随炉冷却方式,冷至 500以下,即可出炉空冷。 1.6 不完全退火 (1)定义: 是将钢加热到 Ac1Acm(过共析钢)或 Ac1Ac3(亚共析钢)之间,保温后缓慢冷却的退 火方法。 (2)目的: 与完全退火相同。 (3)范围: 一般用于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及冲压件等。主要用于过共析钢的退火。对于亚共析 钢来说,如果钢的原始组织良好,晶粒细小,只是为降低硬度或消除内应力,也可以进行不第 4 页 共 12 页完全退火。 (4)工艺: 加热温度为 Ac1+ 4060,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到 500以下空冷。保温和冷却工艺参数 与完全退火相同。

10、1.7 等温退火 (1)定义: 等温退火是将钢加热到 Ac1 或 Ac3 以上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迅速过冷到 Ar1 以下某一温 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其全部转变为珠光体组织后出炉空冷的热处理方法。 (2)目的: 细化组织和降低硬度,防止产生白点。 (3)范围: 适用于中碳合金网和高合金钢的大到铸锻件及冲压件。 (4)工艺: A、加热温度。等温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为:亚共析钢加热到 Ac3+ 3050,共析钢和过 共析钢加热到 Ac1+ 2040。 B、等温温度。根据所要求的性能,从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上选择,一般为 Ar12030。等温温度越高,所得到的组织越粗,硬度越低。 C、等温时间。由等

11、温温度线与等温转变终了线的交点确定。由于工件大小、装炉量等因素 的影响,为保证奥氏体全部转变,等温时间可长一些。通常,碳钢的等温时间为 24h,合 金钢 36h。 D、冷却。在等温过程中组织已完全转变,等温后空冷即可。 (5)优点: 通过选择等温温度来获得预期的组织和性能,且组织的均匀性和性能的一致性都较好,合金 钢可得到较低的退火硬度,退火周期比较短。 常用工具钢等温退火参数及硬度值见附录。 1.8 球化退火 (1)定义: 使钢中的碳化物球状化的退火方法称为球化退火。 (2)目的: A、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钢经球化退火后,形成的球状碳化物具有比片状碳化物 低的硬度,有利于改善切削加工

12、性能。 B、细化组织,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在淬火加热过程中,由于球状碳化物比片状碳化物较 难溶于奥氏体,因而可以阻止晶粒长大,减少和防止钢的过热。球化退火后得到的组织均匀, 有利于减少淬火畸变和开裂倾向。 C、提高淬火工件的耐磨性。由于球状碳化物在工件淬火后被完全保留下来,且均匀地分布 在马氏体基体上,这些细而硬的小颗粒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3)范围: 适用于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件的退火,如工具、模具、轴承等。 (4)工艺: 球化退火有普通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和周期球化退火等。 1)普通球化退火 A、加热温度。加热温度为 Ac1+ 1020 。加热温度过高,溶入奥氏体中的碳化物太 多则

13、会降低球化的成核率,容易形成片状珠光体。如果加热温度过低则珠光体中的片状 碳化物溶解不够,部分片状碳化物可能因未溶解而保留下来,可能得到细粒状与片状混合的 珠光体组织。 B、保温时间。其时间长短与零件有效厚度、工件的排列方式和装炉量大小等因素有关。由第 5 页 共 12 页于球化退火的温度比完全退火低,故球化退火的保温时间应比完全退火稍长些。 C、冷却。工件保温后以 2040/h 的速度冷却至 500以下出炉空冷。冷却速度影响着退 火组织中碳化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的均匀性。在同一退火温度下,增大冷却速度,因碳化物 来不及聚集和长大,而得到细小而弥散度较大的组织,使硬度偏高,不利于切削加工。冷却

14、速度过小,碳化物容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通常,球化退火保温后,直接缓慢冷却的冷却速 度应比普通退火慢些。这种退火方法球化较充分,但生产周期长。适用于截面大的工件及装 炉量大的情况。 2)等温球化退火 其加热温度为 Ac1+ 2030 ,保温后冷却到 Ar12030 ,等温一段时间(等温时间 取决于等温转变曲线及工件截面尺寸大小) ,然后随炉冷却至 500以下出炉空冷。这种方 法退火后的组织比较均匀,且易于控制,生产周期较短。 3)周期球化退火 它是将钢在 Ac11020加热,保温后在 Ar12030等温一段时间,如此反复进行多 次等温球化退火,然后随炉冷至 500以下出炉空冷。这种方法得到的球状

15、碳化物不够均匀, 且操作较麻烦,生产中应用较少,主要用于原始组织为粗片状珠光体的情况。 1.9 正火 (1)定义: 正火是把钢加热到 Ac3(亚共析钢)或 Acm(过共析钢)以上适当温度,保温后在空气中冷 却的热处理方法。 (2)范围: A、作为低碳钢和某些低合金结构铸钢及锻件消除应力、细化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淬 火前的预备热处理。 B、消除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C、用于某些碳素钢、低合金钢工件在淬火返修时,消除内应力和细化组织,以防重新淬火 时产生开裂和变形。 D、作为普通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一些受力不大,只需一定的综合力学性能的的结构件, 采用正火就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 (

16、3)工艺: A、加热温度。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为 Ac3+3050,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为 Acm+3050。B、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与工件有效厚度有关,以工件截面温度均匀为原则(保温时间的计 算可参考淬火) 。 C、冷却。正火工件的冷却一般为空冷,大型工件根据截面尺寸的大小,可采用风冷或喷雾 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和性能。 1.10 淬火 (1)定义: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 Ac3 或 Ac1 以上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方式冷却,以获得马氏 体或(和)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工件经淬火和回火处理后,其组织与淬火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可以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潜力,使工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