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赶超壮志扬奋进勇气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298937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赶超壮志扬奋进勇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赶超壮志扬奋进勇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赶超壮志扬奋进勇气(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产业发展需处理好两个关系冯皓立 赶 超 壮 志扬 奋 进 勇 气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大理跨越发展尹建业 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跨越发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兴奇在为本月出版的 今年第4期社会主义论坛撰写的文章以科技 支撑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中认为,农业科技是 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 设的决定力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阶 段,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在自然、区位、功 能、发展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应该加强 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加快高 原特色农业发展。 一要转变观念,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 设,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改革投入方式,形成 稳定

2、支持、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支持机制,加强和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综合举措,加强农业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二要加强种业科技建设,快速 提升云南生物育种水平和效率,形成科研-产业联 合体,促进育、繁、推一体化的生物育种产业体系 的形成,建立高水平的种子质量监测鉴定技术体系 和种子保健技术研发体系,保证种业健康发展。三 要继续抓好粮食生产,争取进入全国产粮大省,进 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服务培训工作, 认真抓好生物产业原料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生 产经营性收入,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完善农 村土地政策,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 农业、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为 农业真正职业化发展奠定基

3、 础,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国家农 业、农业科技合作,进一步加 大和完善农业补贴,确保农业 持续稳定发展。 (郑斯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既要加快发展文化 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又 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 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 支撑。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应该在全力推动文 化产业发展中,正确处理好必然涉及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有教 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有通过市场 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意识 形态属性是文化产品

4、的特殊性,商品属性是文化产 品的普遍性。意识形态特殊性,是指文化产品与一 般商品不同,不仅具有一般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 使用功能,而且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作 用于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 为准则。物质产品有使用周期,精神产品没有使用 周期。好的文化产品,即使作为物质形态的产品已 经消失,但其所承载的思想观念等精神价值会永远 留存下去,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因此,要充分 认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特殊性,不能把文化产品等同于一般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主要 是指大多数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也要进入市 场,经过市场交换才能为更多人购买和消费。在这 一过程中,文化产品的生产

5、、流通、交换、消费等 环节,都要与市场紧密结合,发生等价交换行为; 都要以盈利为目的,实现其经济价值,保证文化企 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这是文化产品的普遍性。 文化产品这两种属性,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过 程中,正确处理好两种效益的关系。 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共生共存,文化经济化 与经济文化化既是经济与文化二者内在联系的表 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的经济化极 大地调动了文化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了文 化的产业化、效益化,多层次、全方位地推动社 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内在联系,确保了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文化 类产品中的科学技术产品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 力,既创造

6、经济效益,又造福于社会;同时,文 化产品经济效益的实现,又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 欣赏与接受。为此,生产者除了进行外在策划、 包装外,还要努力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这是增强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时也会发生冲突,以社会效 益作为最终取舍标准,并以此贯穿于文化产业发 展,是解决两个效益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于文化 经营者来说,在追求经济效益时要保持与社会效 益的一致性,如果发生矛盾,经济效益应服从社 会效益。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最大化,在坚持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根本追求 的同时,不忽视经济效益的追求与实现,做到经

7、济 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 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走 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只有加 快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才能创新文化产品和 服务的生产、储存、传播和消费形态,发展新型文 化业态,开发衍生产品和服务,延伸文化产业链,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效益, 实现文化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 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作者系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 调研思考抓住关键环节 推动跨越发展彭海员 发展论坛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 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对于边疆民族欠发 达地区来讲,要实现跨越发展,应该从关键

8、环节入 手,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解放思想,增强四种意识。一是增强发展意 识。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 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探索发展的新思路,突破 影响发展的观念性、机制性、体制性障碍,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采取促进发展的新举措和办法,开 创发展的新局面。二是增强机遇意识。珍惜发展的 大好局面,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敢于拼搏,乘势 而上。三是增强创新意识。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 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边疆民族 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推进观念创新、机制 创新、工作创新。探索新形势下边疆民族欠发达地

9、区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式、新办法,工作思路要创 新,工作方法要创新,工作措施要创新。四是增强 团结意识。推进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需 要珍视团结。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 制,做发扬民主、团结统一的表率,把各族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把广大领导干部、职工 的精神和心思凝聚到发展上,形成生动活泼、团结 奋斗的良好局面。 从实际出发,做好“结合”文章。一是把客观 环境和主观条件结合起来分析,保持健康的情绪基 调。一方面,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 资源、物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 资源等资源优势,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 发、云南加快建设“两强一堡”和实施“兴

10、边富 民”行动的有利机遇;另一方面,边疆民族欠发达 地区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经 济欠发达,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平 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各地自然条件、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发育程度不一。因此,不 能急于求成。二是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分析,确 定适当的目标。就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而言,只有 争取一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效益的发展速度, 才不会拉大与内地的差距并进而缩短差距。三是把 统一要求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分析,突出战略重 点。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推行“外引内联”的发 展战略,把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与本地的 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创办各种绿色产业基地、矿业

11、公司、开发公司。四是把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各种 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发展。在边疆民族欠 发达地区,资金固然不可缺少,但本地的市场、人 才等其他生产要素也不可忽视。开拓市场要有大气 魄,不仅着眼于周边地区,而且要发挥自己的区位 优势,着眼于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国际市场。在智力 开发方面,采取选派干部去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挂 职学习的办法,培养发展市场经济急需的开拓型骨 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发展市场经济急需的 技术业务人员;加强实用科技的普及、培训和示范 推广,在实践中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注意 “借才生财” ,搞好人才的引进工作。 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干部要转 变工作作风,倾听

12、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 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 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 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 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镇 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千百万计地帮助他们解 决实际困难。通过扎扎实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 地为群众谋利益。一要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对各级 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各项工作确定具体指 标,制定干部政绩考核及奖惩条例和目标管理实 施细则,做到奖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使每 个干部的工作都有考核的依据、办法和内容,促 进干部作风转变。二要实施好扶贫帮困措施。开 展扶贫助困工作,是促进干部转

13、变作风的一项重 要措施。因此,要结合“四群”教育,认真组织 各级各族干部下村入户扶贫助困,与缺劳力、缺 技术、缺资金的“三缺户”结成扶贫帮困对子, 签订帮扶合同,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三要学习贯 彻落实好 廉政准则 ,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力 戒浪费,节约每一个“铜板” ,用有限的资金促 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转变干部作风,达到狠抓 各项工作落实的目的。 (作者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办公室副主任)社会主义论坛 第4期载文提出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支撑特色农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适应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乡土人才,更好地带动农村的发 展,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结合州情加大农村乡土人才

14、 培养力度,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农村乡土人才培训 方式并送学下乡、加快培训基地建设等措施,为德宏州 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基地,夯实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基础。为了加强 农村乡土人才的实践工作,德宏州委、州政府出台关 于在全州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的实施意见 ,由 州委组织部指导好各县市的农村乡土人才基地建设。通 过努力,全州共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培训示范、实践基地 79个,科技部门建立科普示范园7940亩,建立科技示 范户450户。德宏州农业局在面向社会、贴近农村、方 便农民、培训单位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潞西市职业 教育中心、盈江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瑞丽市农机培 训站等18个培训基地,

15、作为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 训基地。芒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5个试验示范基 地,每年对每个基地补助 3000 元至 5000 元,明确农 业部门、畜牧兽医、林业、科技部门分别负责“猪、 沼、果”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奶水牛养殖场示范基 地、石斛种植试验基地、加工营销示范村的技术咨询 和指导工作,根据各个基地的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科 技服务和技能培训。 基层送学,创新乡土人才培训模式。组织省委联系 专家和州级优秀专家,以“送学下县”的方式,把培训 班办到基层,重点培训农村乡土人才骨干,即有一定科 技和文化素质,从事种植养殖业的科技带头人、党员科 技示范户、农村团员青年科技带头人。培训内容主要根 据产业

16、发展需要,重点培训香料烟、晾晒烟、茶叶、优 质稻、咖啡、柠檬、麻竹、澳洲坚果、石斛、水果蔬菜 等种植技术,以及猪、牛、家禽、渔业等养殖和相关疾 病防治技术,并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整合资源,提高群众科技素质。州供销社在各县市 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进行市场营销、法律知识、 农产品储运分级知识等8个方面的培训,增强经纪人服 务农村经济建设的能力。梁河县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 台,方便快捷地对农村党员和群众开展就地培训。瑞丽 市民宗局举办民族宗教政策和以蔬菜栽种、柚子种管、 沼气使用为主的农业科技培训,对5个乡镇的民宗干 事、26个村委会的干部、212个村民小组的队干和妇女 主任进行培训。畹町经济开发区以提高广大农村党员、 干部、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生产技能为着力点,以新 农村建设、农村实用技术、党的政策和基本知识为培训 内容,以区、乡两级干部、相关部门人员、专业人员和 志愿者为施教主体,开展农村党校、实用技术培训学校 “两校”进村活动,把教育网点建到农民的“家门口” 。 跟踪管理, 做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州农业局、 州 扶贫办、 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对农村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