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296096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振义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振义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振义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版编辑院李芸校对院王心怡 圆园11 年 5 月 19 日星期四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愿圆远员怨1怨1 转 8168 耘原皂葬蚤造押月2科学 窑 文化常生龙你知道卡尔 萨根是谁吗? 在美国, 卡尔 萨根的知名度 超过所有的影星、 歌星, 甚至国家 领导人。 在 1991 年美国青少年中 进行的 “十大聪明人” 评选中, 他 的名字列居榜首。走在街上, 卡 尔 萨根会被许多人认出来, 包括 车站的搬运工。 有一次, 在华盛顿 联合车站, 当卡尔 萨根准备掏钱 准备付小费的时候,面前的搬运 工摆了摆手,恳切地说道:“萨根 博士, 把钱收起来吧。 你将宇宙给 了我,现在让我为你做点什么 吧。” 卡尔

2、萨根是美国天文学家, 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被誉为 “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 明科学是什么” 的科学家, 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美国 每日新闻 曾这样评论萨根:“他 有三只眼睛。 一只眼睛探索星空, 一只眼睛探索历史, 第三只眼睛, 也就是他的思维,探索现实社 会。” 卡尔 萨根一生有着惊人研 究成果。他的研究重点为金星上 的温室效应、 火星上的季节变化、 原子战争所造成的长期环境影 响、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外星智能 生命探索等。他是宇宙生物学的 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长期担任 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和太空科学的 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卡尔 萨根还 是伟大的科普专家和科学教育 家。19

3、80 年, 他推出电视片 宇 宙 , 引起强烈反响, 被翻译成 10 多种语言,在 60 多个国家放映, 观众达到 5 亿人次。与此片配套 的科普书籍 宇宙 是 纽约时报 连续 70 周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 他的一生著述甚多,除了各种科 普文章以外, 他还写了 30 本书。 1994 年 10 月,为了庆贺萨 根 60 周岁生日, 康奈尔大学专门 组织了一场为期两天的、与萨根 的工作相关的讨论会, 300 位来 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教育家以 及萨根的朋友和亲属应邀参加。 讨论会分 “行星探索” ,“宇宙中的 生命” ,“科学教育” ,“科学、环境 和公共政策” 四个专题, 这些都是 萨根几十年

4、的兴趣和工作内容所 在,每个专题都有若干名科学家 进行交流发言。 卡尔 萨根的宇 宙一书收录的就是本次讨论会 的相关内容。科学家的形象离群索居、 深入浅出、 性格古 怪这几乎就是大多数人心目 中的科学家形象。很少有科学家 去进行科学普及工作,因为这会 被别人看不起,被人们认为是科 研搞不下去才做科普的。这种现 象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在美国 也同样存在。 在美国科学界卡尔 萨根也曾遭到非议。有人嘲笑他 不务正业,甚至是哗众取宠。卡 尔 萨根甚至因此两次失去入选 院士的资格。 但是,只有具备深厚人文修 养的科学家才是最理想的科普工 作者。 如果他们不去做这些事情, 而将这块阵地拱手让给那些只知 道

5、一些科学皮毛的人,不仅不能 起到普及科学的目的,反而会以 讹传讹, 将人们误入歧途。 我们今 天的科学普及,就面临着这样的 窘境。 卡尔 萨根曾直率地指出: 任 何一个社会,如果希望在下个世 纪生存得好,且其基本价值不受 影响的话,那么都应该关心国民 的思维、 理解水平, 并为未来做好 规划。而科学是达到上述目的基 本手段它不仅是专业人员所 讨论的科学,更是整个人类社会 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如果科学 家不来完成科学普及的工作, 谁 来完成? 萨根坦言,他之所以不遗余 力地向公民们传达科学,有四条 主要理由:科学可以成为发展中 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金光大道; 科学使我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全 球环境保

6、持警觉;科学使我们懂 得关于物种、 生命、 星球和宇宙等 的起源、 本性和命运; 科学是反对 神秘主义、 反对迷信的堡垒。 在美国, 一提到科学家, 人们 就会想到萨根, 他就是一个代表、 一个形象。我们要创建创新型国 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 其基础就是 要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科学 普及在今天愈发显得重要了, 它 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关注。 卡尔 萨根的成功, 与他对媒 体的认识以及媒体作用的发挥有 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萨根的作品魔鬼出没的世界 一书在美国出 版后,当年就创下了最佳畅销书 第一名的纪录。而这本书的中文 译本仅有 5000 册的印数。 萨根的 电视片 宇宙 在上世纪 80 年代

7、初就红遍五洲, 但直到进入 21 世 纪, 在科学家的呼吁下, 央视才决 定播出,但播出时间又安排在午 夜以后。我们的传媒要敢于对科 学家进行包装,使之成为科学明 星, 成为科学的代言人。 传媒不要 一开始就认为受众不接受,这个 市场需要培育。探索宇宙的缘由令人们如此着迷的太空探索 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很多国 家都将目光聚焦在太空探索上, 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呢? 在几十年前,我们的交通设 施还是非常落后的,农村里的人 们活动范围也很小,几乎就将自 己禁锢在周边的地盘上。当一个 村民因为某种原因走到了很远的 地方,并将在远处看到的和听到 的信息传递给村里人的时候, 这 些村民的资源和知识基础

8、一下子 就丰富了起来。于是就有了更多 的人想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 界, 同时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 就是人文的本质:到我们的疆界 之外去探索, 探索是为了发现, 发 现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获取新知 识则是为了提高生活本身的质 量。 超越当前视野“向外看” , 在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表现得最为 明显。农民进城了,城里人出国 了, 地球人坐着飞机上天了, 神舟 飞船绕着月球转圈了我们的 社会也在这其中得到了快速的发 展, 文明进步的步伐不可阻挡。 只 拘泥于自身,将自己禁锢于当前 疆界之内的文化,最终是不会向 前发展的。我们几百年的闭关自 守就是明证。 在今天,你如果要找最能扩 展、 最富有挑战

9、性的人类新疆界, 那么其中之一便是宇宙空间。太 空是一个地理上的疆界;它同时 也是智慧和科学的疆界,它界定 着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的理 解; 太空是一个技术的疆界, 因为 探索太空, 许多技术如传感器、 信 息系统、 电脑系统、 通信系统、 航 天、 导航、 自动化、 机器人等等都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改善 了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质量; 太 空是一个社会学的疆界,它有利 于我们对人类这一概念的认识; 太空是一个经济上的疆界,各种 星球上蕴含的丰富资源,可以为 地球上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 益; 太空是一个政治上的疆界, 正 在从 20 世纪的竞争、 角逐, 转向 21 世纪的国际间携手合作

10、。太空 探索是在扩展疆界,太空将会为21 世纪的人类文明作出界定。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萨根认为, 要认识地球上生 命的起源, 必须从外星角度来探 讨。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 只有研究了外星的生命才能够 使我们避免一种危险, 即仅仅根 据地球上生物学单一的例子就 试图对生命的本质作出一般性 的推断; 二是确定生命起源的坐 标, 了解生命起源的最长时间和 最短时间, 地球曾经给出多少时 间允许生命起源; 三是了解维持 生命所必须元素的起源。 碳、 氮、 氢这些元素形成了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又形成了地球上的生 命。 在宇宙中, 这是否是唯一的途 径? 要研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必须要到月球和其他

11、星球上去。 这是因为地球在地质上非常活 跃,在地球上很难找到地球早期 的沉积岩和变质沉积岩,而只有 在沉积岩里才可能含有化石, 才 可以了解生命的最初形态。月球 和地球不同,它的地质已经死寂 了 30 亿年, 保持了古老年代的很 多记录。月球的大部分表面极为 古老,更多的部分比地球的沉积 岩更古老。 这样, 月球就为太阳系 最初那 10 亿年的历史提供了一 个视窗。 不光是月球, 其他星球也 有类似的特点。 对月球和其他星球的研究还 表明,这些星球上有很多很多的 陨石坑,显示了在过去的年代中 飞来撞击物多次撞击的历史。这 样的一个事实告诉我们,地球上 的生命并不是在安静、平和的环 境中产生的,

12、而是伴随着极为狂 暴、 猛烈的撞击。 地球近期最大一 次的撞击可能就发生在白垩纪时 期,这次撞击导致了恐龙以及地 球上所有生命的灭绝。每一次大 的撞击, 任何可能进行着、 有希望 形成生命的过程都会被完全取 消,生命出现前的化学现象必须 再次从头开始。但这种撞击也是 很有必要的,因为地球具有的维 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可能正是由 彗星或者含碳的小行星的撞击而 带来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 表明,地球正是通过彗星和小行 星撞击的方式,得到了它全部的 水、 碳、 氮和其他对生命诞生起着 关键性作用的化合物和元素。 萨根在 1974 年的时候就提 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地球上生命 的发生有个比我们设想的更为

13、狭 窄的窗口,可能大约只有 1 亿年 的时间。 对于地球而言, 像广岛级 原子弹能量的撞击几乎每年都发 生一次,而百万吨级的撞击大约 每个世纪发生一次。这样的撞击 都不会直接影响到人类,在进入 大气层之前就被燃烧掉了。发生在陆地上的类似于通古斯能量级 的爆炸, 大约每 1000 年会发生一 次,当外来飞行物的能量足够大 的时候,撞击就会带来全球性的 后果,一个明显而且很极端的事 例就是 6500 万年前白垩纪的那 次撞击。我们现在就出在那次的 撞击和下一次类似的撞击之间的 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如果没有 那一次的撞击,地球上会有今天 的人类吗?很难说。核冬天1945 年 7 月, 随着第一次人

14、工核爆炸在阿拉莫戈多实验成 功,世纪进入了充满核威胁的时 代。 落在广岛、 长崎的原子弹让日 本人放下了屠刀,冷战时期的核 装备成了恐吓敌人的杀手锏。但 令人惊讶的是,那么多国防专家 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和实验, 似 乎都没有注意到核武器所带来的 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和烟尘 相关联的全球环境和气候的改 变。 萨根等人的研究说明,烟尘 能够使气候变冷。有一个明显的 事例可以支持他们的论证,那就 是当火星发生大尘暴的时候, 由 于尘埃的包绕,使得火星的气温 降低。核战争必然会带来大量的 烟尘, 如果这些烟尘包绕了地球, 其最初的冷却作用就是使陆地的 温度降低, 在内陆可能达到 25 摄 氏度以下的降温

15、幅度。需要注意 的是,这不是一个短暂的降温过 程, 持续的时间会非常长, 如果食 物的储存水平比较乐观,还能够 给存活的人分配食物,预计在这 样的气候下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 会死亡;如果开始的时候食品的 储量少、 分配系统又被破坏, 那么 预计地球上 90%以上的人会消失。 萨根一直关心着人类(包括 地球上的万物) 的命运与未来, 这 使他不满足于只在学术范围内探 讨 “核冬天” 的后果, 他奔走宣传, 不知疲倦地利用一切机会把“核 冬天” 的事实和含义告诉人们, 萨 根的足迹遍及各种讲座、美国政 府及军事部门。 他还去了莫斯科, 到那里和苏共中央委员会的人谈 核冬天。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 家的

16、政治家都受到了萨根的影 响,使之认识到核战争是没有赢 家的,这对世界有核国家核政策 的制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消减核武器的前景并 不乐观,想加入有核国行列的国 家也为数不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 需要有更多的人大声疾呼,让每 个公民都理解 “核冬天” 将带来的 巨大灾难。 萨根已经驾鹤仙境,我们需 要有新时代的萨根站出来,而且 不是一个, 是一个群体, 一起来呵 护我们这个脆弱的星球。本报记者钟华王振义是我国著名血液病 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成 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 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 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 床基础;确立了国际公认的白 血病治疗 “上海方案” ; 建立了 我国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研究 体系。他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 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 使这种凶险、 高死亡率的急 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 95%, 5 年 生存率上升至目前的 92%。 这位 87 岁高龄医学大家的 获 奖感言竟然如 此 谦虚 而淡 然。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