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277551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0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整理】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ettings of My Documents Created by Wlz 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 厂区道 路设计 标准化 _ 1 1. 编制依据 _ 1 2. 技术标准 _ 2 3. 厂区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_ 2 4. 路面结构的选用步骤 _ 3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选用步骤 _ 3 4.2. 沥青路面的选用步骤 _ 3 5. 厂区道路类型的确定 _ 3 6.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_ 3 6.1. 土基回弹模量推荐参考值 _ 3 6.2. 路面设计对路基的要求 对路基回弹摸量的要求 _ 4 7. 施工要求 _ 4 7.1. 面层 _ 4 7.2. 基层 _ 5 7.2.1. 水泥稳定

2、碎石 (砂砾 )基层 _ 5 7.2.2. 石灰稳定土基层 _ 6 7.2.3. 级配碎石基层 _ 6 7.2.4. 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基层 _ 6 7.3. 天然砂砾垫层 _ 7 7.4. 路基 _ 7 8. 厂区道路标准图的组成 _ 8 摘要: 为提高以后工程的设计效率,统一我院的设计标准,对厂区路面结构、道路宽度等根据车流量的不同提出相应的标准化, 提出各种车流量道路结构层的标准设计 , 并对有关问题提出意见,供工程设计参考 使用 。 1. 编制依据 (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122-87)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3、(JTG D50-2006)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03)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50162-92) Settings of My Documents Created by Wlz 2. 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BZZ-100 (2)设计速度: 15km/h (3)道路横坡: 1.5 (4)桥涵、沟道荷载标准:汽

4、-超 20,挂 -120 或公路 级 3. 厂区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 3-1 厂区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内容 指标 路面宽度 /m 主干道 7.0 或 9.0 次干道 6.0-7.0 支道 3.5-4.0 引道 注 6 人行道 1.0-2.0 最小转弯半径 /m 受场地限制时 (如升压站内 ) 6.0 行 驶 单辆汽车 (4t-8t) 9.0 行 驶 单辆汽车 (10t-15t) 12.0 单辆 4t-8t 汽车拖带一辆 2t-3t 挂车 12.0 载重 15t-25t 平板挂车 15.0 载重 40t-60t 平板挂车 18.0 最大纵坡 /% 主干道 6.0 次干道 8.0 支道 引

5、道 9.0 计 算 行 车 速 度/(km/h) 主干道 15 次干道 15 最小计算视距 /m 会车视距 30 停车视距 15 交叉口停车视距 20 注 1:主干道 生 产区主要入口通往主厂房或办公楼的入厂主要道路 ,运煤道路 ; 注 2:次干道连接各生产区的道路及主厂房四周之环行道路; 注 3:支道车辆和行人都较少的道路以及消防道路等; 注 4:引道车间、仓库等出入口于主、干道或支道相连接的道路; 注 5:人行道只有行人来往的道路; 注 6:车间引道宽度 应与 车间大门宽度相适应,转弯半径不小于 6m; 注 7: 在 场地困难时,次干道最大纵坡可增加 1%;主干道、支道、引道可增 加 2,

6、但在海拔 2000m以上地区不得增加;在寒冷、冰冻、积雪地区不应大于 8。 Settings of My Documents Created by Wlz 4. 路 面结构的选用 步骤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选用步骤 (1)确定道路的类型 ; (2)确定土基回弹横量; (3)依据使用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施工能力等,综合确定面层类型; (4)选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选用基层结构与厚度; (5)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所采用的路面结构方案; (6)选用附属部位 (如路缘石等 )的构造; (7)确定路面板的平面尺寸,选用接缝构造。 4.2. 沥青路面的选用步骤 (1)确定道路的类型; (2

7、)确定各土基回弹横量; (3)依据使用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施工能力等,综合确定面层类型; (4)选用路面结构与厚度; (5)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且定所采用的路面结构方案; (6)选用附属部位 (如路缘石等 )的构造。 5. 厂区 道路 类型 的确定 通过 我院所做工程电厂 厂 区 道路的的交通流量进行统计分析 , 并进行计算分析,各种 道路 类型 如下: (1)非 汽车运煤 道路 (2)汽车运煤 道路 (a)汽车运煤道路 , 年运量不大于 100 万 t (b)汽车运煤道路 , 年运量大于 100 万 t 6.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6.1. 土基回弹模量推荐参考值 表 6-1 中湿路基路床

8、上回弹摸量经验参考值 (MPa) Settings of My Documents Created by Wlz 土组 公路自然区划 土质砂 26-42 40-50 39-50 35-60 50-60 粘质土 25-45 30-40 25-45 30-45 30-45 粉质土 22-46 32-54 30-50 27-43 30-45 6.2. 路面设计对路基的要求 对路基回弹摸量的要求 本标准路面结构对应的路基回弹摸量 的最低值为 20MPa, 因此 , 对潮湿、过潮湿状态 , 软土路基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 以满足要求 。 7. 施工 要求 7.1. 面层 (1)水泥混凝土面层 的 水泥混凝

9、土抗折强度不低于 4.5MPa。 (2)材料 (3)水泥 : 采 用 425#硅酸盐水泥 (即普通水泥 )或矿渣水泥; 采 用 325#普通水泥时,应采用掺加剂、干硬性混凝土或真空吸水等措施。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水泥,应按试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不得使用结块变质的水泥。 (4)砂: 采 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 2.5 以上的粗、中砂。 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后,可用泥土杂物含量小于 3%的细沙。 (5)碎石 (砾石 ): 采 用质地坚硬 , 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三级 , 最大粒径不大于 40mm(圆孔筛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并应符合规定的级

10、配要求。 (6)水: 拌合用水应清洁,宜用饮用水;采用非饮用水时,应按施工规范规定控制硫酸盐含量,含盐量以及 PH 值。 (7)钢筋: 使用的钢筋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刻痕、断伤等;表面油污与锈蚀应予清除。 (8)其他: 水泥混凝土可掺用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等外加剂,但应 经试验后放可使用。 (9)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 (10)水泥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 0.50;冰冻地区冬季施工时不应大于 0.45。 (11)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施工温度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为 40mm,粗,细骨料均Settings

11、of My Documents Created by Wlz 干燥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对碎石为 150-170kg/m, 对砾石为140-160kg/m;掺用外加剂或掺合料时,应相应增减用水量。 (12)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应根据选用的水灰比和单位用水量进行计算。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 300kg/m。 (13)混凝土 的砂率,应按碎 (砾 )石和砂的用量、种类、规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确定。当水灰比为 0.5 时,碎 (砾 )石的最大粒径为 40mm,砂率对碎石可选为 30%-35%, 对砾石可选为 28%-33%。 (14)水泥混凝土的材料要求 , 配合比 , 拌合物的搅拌、运输与浇筑 , 板面的 拉毛与压槽,接缝的施工,混凝土板的养护,夏季施工与冬季施工的注意事项,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 等,均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03)的有关规定执行。 (15)沥青混凝土面层 (16)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标号为 AH 90,沥青面层所用的石料应为抗滑、耐磨石料,其石料磨光值应大于 42,沥青路面抗滑标准为:横向力系数54 摆值 45,构造深度 0.5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应达到 95%。 (17)热料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击实次数 两面 75 类型 稳定度 7.5 I 型 流值 20 40 I 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