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265932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整理第一单元 姓名( ) 一、 词语集锦 1、德高望重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千峰万仞 2、滚滚河水 汩汩溪流 隆隆雷声 哗哗阵雨 悠悠白云 青青小草 暖暖春风 茫茫大海 习习凉风 3、悠悠扬扬 飘飘洒洒 淅淅沥沥 朦朦胧胧 潇潇洒洒 悠悠荡荡 噼噼啪啪 飘飘渺渺 熙熙攘攘 摇摇晃晃 4、岁月悠悠 行色匆匆 兴致勃勃 得意洋洋 风度翩翩 大名鼎鼎 虎视眈眈 5、左冲右撞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2、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6、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 清爽清新 访问拜访 凝望凝视 热切热情 吟诵吟咏 雄浑雄健 恩泽恩惠 轻捷敏捷 幽静幽寂 余韵余味 优雅雅致 辨认辨别 静谧寂静、幽静 游历游览 娇小娇 柔 攀谈聊天 音韵韵律 勤勉勤奋 蕴藏蕴含 温习复习 寒暄问候 奔忙奔波 2)反义词 清爽污浊 热切冷漠 陡峭平坦 精致粗糙 优雅粗俗 轻盈笨拙 静谧热闹 细密稀疏 坚硬柔软 融化凝固 幽静喧闹 勤勉懒惰 吸引排斥 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短暂长久 湿润干燥 二、 词组积累 1、望重的老人 滚滚的河水 悠悠的岁月 无边的清脆 清凉的山泉 汩汩的溪流 飞流的瀑布 雄浑的男高音 陡峭

3、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 挺拔的身躯 高高的额头 悠悠的白云 洁白的身影 淘气的云雀 精致的纹理 别有深意的仪式 隆隆的回声 湿润的山风 轻盈的云雾 无字的歌谣 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 轻捷柔软的手指 优雅的小曲 无限的静谧 奇异的游历 细密的草茎 茂密的森林 坚硬的黑甲 俏丽的彩衣 好奇的目光 优美的音韵 僻静的小路 2、呼唤名字 交换眼神 扎进泥土 吟诵小诗 屏住呼吸 观察气象 3、热切地打招呼 叽叽喳喳地交谈 傲然地前进 熙熙攘攘地往来 意味深长地对视 友好地交流 全神贯注地演奏 行色匆匆地赶路 勤勉地奔忙 悠悠忽忽地漫游 4、一阵山风 一缕云雾 一曲歌谣 一块岩石 一片树叶 一丛绿草

4、 一首小曲 一个音符 三、 句子赏析 1、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 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理解:这句中,“ 它们” 指的是落花和落叶,“ 仪式” 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 入泥土的过程。时间虽短,却有深意。从“一朵落花”“ 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 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让我们想到一句诗:落花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理解:把“ 老桥” 比喻为“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 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

5、的赞美和敬佩。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 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理解: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 之间的那种“ 知已” 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4、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理解:一声“ 呼唤” ,一个“ 眼神” ,这种拟人化的方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 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5、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 诵着一首首

6、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理解:这是写“ 我” 跟山中的“ 朋友” 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 同时运用拟人方法,把“ 我” 和山里“ 朋友” 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6、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 带着幻想的色彩。 理解:作者把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从绿草,联想成奇妙无比的琴键;把 飘飘洒洒的雨丝联想成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联想成优雅的小曲。这是描写雨至 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

7、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 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7、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 近,由远而近 理解: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而近、由轻 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 悄悄地来”。 作者将雨声比作“ 无字的歌谣” ,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表达 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8、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 心灵唤回来。我发现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理解

8、: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以及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 意。 9、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 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 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理解: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作者把甲虫振动翅膀的声音比作(优美的音韵),并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 一切音乐)。读了这段课文,我觉得这是一群(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富有灵性)的甲 虫。 作者描写甲虫们演奏的环境,是为了烘托甲虫们对生活的热爱。 1

9、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理解:落红,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落红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 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诗人移情于物,以花自喻,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暗示诗人虽然辞官, 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 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理解:故园,指家乡。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杨柳 的曲调,于是感慨道,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让我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如:露从今 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和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1

10、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理解:今天晚上,我格外感觉到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冲 的鸣叫。 这句是描写春季的景色的。 13、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理解: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觉得春天已经来临了。 14、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理解:诗人静卧船舱,仰头看蓝天白云,满天的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 后来诗人在恍然大悟,原来白云正默默跟我同行,和我一到向东飞去呢。 天上的云和船上的帆,本来是一道乘风前进的。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不但很有情趣, 而且富有哲理。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1、理解:不是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再没 有其他花开放了。 这句诗描写的是菊花。我知道描写花的诗句还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 课文段落 1、 背诵熟记 1)山中访友全篇 2)山雨4 、5 小节。 3)草虫的村落5 、6 、7 、9 小节。 2、主要内容 1)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 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 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山雨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表 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奇 异的游历,他随着黑甲虫游侠,看到了娇小的黑甲虫,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甲虫音乐家 们,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使一只 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4)索溪峪的“野”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 动物野、游人野。表达了作者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