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应该怎么写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258747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应该怎么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后感应该怎么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后感应该怎么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应该怎么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我们看过一篇有意义的文章、名著或小说后,感触很深,就想写篇读后感,那么怎样 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读后感的概念,以及写法和技巧:一、读后感的概念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 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写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 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 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二、读后感的写法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

2、或者文章的“眼睛” ,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 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 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 ,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 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 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 ,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 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 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 感” 自 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

3、写下来, 写成的文章就叫“ 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 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 要突出一个“简” 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 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 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 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 山的方法,

4、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 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 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 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 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 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 如,“ 简述原文”

5、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 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是要重视“ 读”在“ 读”与“ 感” 的关系中,“读” 是“感” 的前提、基础;“感” 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 须先“ 读”而后“ 感” ,不“读” 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 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 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 从不同的角度

6、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 数” 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 早晚要“ 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 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 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 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 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 铁饭碗” ,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 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 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