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教案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256721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丛台区东门外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设计 课题 节约用水 主备人 苏棘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信息资料的表现形式。 2、能尝试用填图和填表格的形式整理已知数据。 3、能概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4、能提出一些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建议。 重点难点 能尝试用填图和填表格的形式整理已知数据 课前准备 课件 前置性作业 制作节约用水小卡片 导学过程 活动过程: 1、 4 人一组开展活动。 2、活动前先组织学生讨论:地球表面是水多还是陆地多,讨论时引导学牛对自 己的看法尽可能说出自己的依据。 3、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的基础上,用彩笔将海水、冰、可利用淡水的份数在坐 标图上表示出来。注意启发学生思考

2、“ 多一点” 和“不足”应怎么表示。 4、告诉学生“ 科学在线” 内的圆形统计图也是数据整理的一种方法。 5、在使用教材上资料的过程中,适时地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相关资料作补充。 6、学生对水资源的现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进行如何合理地利用水 资源的讨论,鼓励学生把本组的建议记录下来。 评价建议关注学生用颜色填涂表格是否正确,提出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 议是否可行。 家庭用水调查 导学过程2 一、活动目标 I、能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2、能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调查。 3、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活动 1、调查活动由学生在课前分头进行,约需 23 天,可请家长帮忙。 2、学生讨论时

3、,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不浪费水。 如刷牙时关上水龙头等。 3、教师可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调查表的内容。 统计家庭用水量,并计算人均用水量 一、活动目标 1、能坚持 6 个月调查家庭用水量。 2、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实施建议 1、课上要用一定的时间教给学生怎样认读水表,简要介绍记录表中各栏目的内 容。 2、教师要定期关注学生的调查情况,下一个学期要安排时间总结。 3、农村不用水表的地区,教师可灵活布置其他内容的长期调查活动,能达到活 动目标即可。 调查周围浪费水的现象 课堂拓展或 练习 可供调查的专题:(1)学校水龙头漏水情况;(2) 农田 灌溉问题;(3)公

4、厕冲水情况;(4) 玩水游戏 课后反思 学生能切合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并能提出一些节 约用水的措施。3 丛台区东门外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设计 课题 动物运动会 主备人 苏棘 学习目标 、 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 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 式。 、 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 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 分类。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前置性作业 导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我们就

5、会越来越像 科学家。 ” )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 式。 、表演,全班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 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 散思维。4 导学过程 课堂拓展 或练习 课后反思5 丛台区东门外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设计 课题 生命在于运动 主备人 苏棘 学习目标 、能够通过分析

6、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图片 前置性作业 导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 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

7、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 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 六、小结。 、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提出个人锻炼计划。6 导学过程 课堂拓展 或练习 课后反思7 丛台区东门外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设计 课题 小吊车 主备人 苏棘 学习目标 1 能对一种仿生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描述,体会到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 结合的产品。 2 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例如,飞机的飞行与鸟的飞行方式相似。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准备好一辆

8、小吊车 前置性作业 导学过程 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 CAI 场景:货轮靠岸了,同学们想想看, 有哪些办法可以把货物搬上岸?(滑梯 、直升机、 吊车) 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 。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 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话 ,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 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 (板课 题:小吊车的奥秘) 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1、CAI:探究问题 1: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 2、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

9、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师生共同评价。 4、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车. 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 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 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8 导学过程 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1、讨论: 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 设疑:我们的手臂也可以象小吊车这样灵活的提起和放下物体,你觉得它们相似吗?引出 探究问题 2: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3、摸一摸( 手臂) 看一看(CAI 提供手臂剖面图) 手臂的构造怎么样。 4 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

10、车相类似的构造。 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骼、肌 肉、关节的作用。6、类比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运动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学生投影展示猜 想图并表述推测依据。 四、动画模拟手臂的运动过程,领会和归纳: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牵拉前臂 骨完成曲臂运动。反之则是伸臂运动。2、学生修正手臂运动原理的推测,展说。 五、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多个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任何一块肌肉、一

11、块骨, 孤军作战都不足以完成运动。 课堂拓展 或练习 课后反思9 丛台区东门外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设计 课题 位置与运动 主备人 苏棘 学习目标 、 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 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 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 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 。红色小方 块。地形图。 前置性作业 导学过程 一、 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 。在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 转

12、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 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 、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 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亩的校园范围内, 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10 导学过程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 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 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课堂拓展 或练习 、收集各种地图。、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