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256689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与写作形成性作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与写作(1)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 阅读和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阅读(41页) 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 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2文化学阅读(46页) 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 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 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3语义学阅读(54页) 语义学阅 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 内在

2、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4接受美学(58页) 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 合。 5非线性网络思维(52页) 所谓非线性网络思维是指读者在网络中阅读电脑文本时因个性差异而表现出来的迥然 不同的思维形式。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6页) 所谓“一体两面”,说的是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任何一方 ,语文学习就会倾斜和失衡。因为阅读是为了写作,写作必须依靠阅读。而阅读就是主体 由外而内的吸收和重构,写作是肢体由内而外的倾吐与表现。阅读越丰富,吸收和重构的 信息越多,写作是倾吐和

3、表现的东西也就越多。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 面”。2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 (1)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方法。 (2)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 (3)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 (4)再现不同文体的主体形态。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4953) (1) 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 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 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4) 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 (5) 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 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5860) (1)以读者为中心。 (2)文本的召唤结构。 (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 (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4、 三、论述题 1结合阅读和写作的事实践,谈谈它对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文本的内容不能作全面深刻地分析理 解,抓不住文本的主旨,在写作时又不知道如何将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清晰有序 地表达出来,即使表达出来了也是狭窄的,不深刻的。这其实是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思维能力低下有关。 要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可以求助于阅读和写作。因为阅读需要思维 整合。作品是通过作者思维,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阅读就是“再现”作者的思 维过程。它不仅需要理解语言文字,而且需要分析、综合、判断、推理。通过阅读,就能 培养分析和综合、抽象与概括等逻辑思维

5、能力。而写作需要思维创造。写作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不仅体现作者 的得文字能力,同时还反映作者的思维水平。写作要求达到表述清楚、中心明确、完整连 贯、条理清晰等要求,就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通过不断的写作,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所以,阅读和写作对提高思维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2、结合具体篇章谈谈文体意识对文章阅读的先导作用。 所谓文体意识,就是在进行写作和阅读活动是能主动确立和推断文本的样式、体制的 意识。自觉建立文体意识对阅读具有先导作用。例如: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蝙蝠曰:“

6、 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 ,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 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 这是选自明代冯梦龙的笑府中的一段文字,讲的是凤凰、麒麟和蝙蝠之间的故事 。如果读者没有文体意识或者这种意识不强,那就只觉得它讲了三种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 的故事,不能更好、更深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反之,文体意识强的读者,就会觉得它是一 则寓言,也就会根据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对作品的寓意和表现技巧做更深地挖掘和分析。 它表面上看起来是些动物之间的事情,实际上是要反映社会生活。主旨在蝙蝠和麒麟的“ 慨叹”上。

7、 生活中的确不乏蝙蝠式的人物,他们时而“兽”时而“禽”,不断变换脸谱,其目的 无非投机钻营,图谋不轨。 作者借此不禽不兽之蝙蝠来喻那些虚伪、圆滑、世故之人,显得含蓄而深刻,风趣而 辛辣。 这就说明文体模式能给阅读暗示解码的方式,文体意识对我们阅读有先导的作用。 3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准确标志。没有语言的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 化。通过对文字语言的分析可以解读文化的内涵,即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人生哲 理、心理状态等丰富的深层文化信息。如读苏轼的诗题西岭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

8、前两句诗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 的地点观察庐山,庐山的模样是不同的。后两句是议论,告诉人们要真正认识庐山真面目 ,不妨走出庐山,山外看山。这是作者的生活经验。但如果我们对后两句作进一步的分析 思考,就有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感觉。这就说明最后两句是还给我们暗示了一种 人生哲理:有时要看清一件事情,必须跳出这件事。我们还可以从语词的语源和延边推测过去的文化遗迹,从造词的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 度,从借字看文化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移的踪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等等。 阅读和写作作业2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

9、对仗等都有一定规定,主要包 括五律、七律两种。押韵上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上,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2、绝句 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诗4句,字数有五言、七言之分,故有五绝、奇绝两种形 式。绝句为弯曲折,语言简洁、似绝而续,婉转变化。 3、意境 意境是诗歌和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4、散文(见85页) 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性作品。它以描写真实人物、事件为基础。广义的 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 5、戏剧(见143页) 戏剧文学是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广播剧、电视剧等剧本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剧本。

10、 二、简答题 1、词鉴赏 词鉴赏就是根据词的特点,在词所表现的具体的艺术画面中发现能引起当代人思想和 情感共鸣的东西,开掘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的鉴赏方法。 2、抒情散文的鉴赏 抒情散文是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的散文。它大都通过片断的人、事、景、物传达出作 者的心声,反映他完整的精神风貌,表现他的思想感情。抒情散文的鉴赏,要善于从似乎 散乱的情景片断中,去发现辐射与整篇散文的神韵凝聚点。 3、科学散文的鉴赏方法(见102页)科学散文是以科学内容为题材的散文,具体包括科学小品、科学随笔、科学杂文等。 它短小、活泼、锐利,情与理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科学性和知识性。它题材广 泛,运用文学的表现

11、手法,语言既形象生动,又科学准确鲜明。科学散文的鉴赏,要注重 其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来阐释科学内涵。 4、小说的文体特征(见114页) 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 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三、论述题 1、运用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将进酒。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节奏和音韵美,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 李白的将进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从节奏和音韵的角度看,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诗歌具有强烈而富于变化的节奏,如“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长 句节奏舒缓,而“岑夫子,丹邱生,

12、将进酒,杯莫停”等短句又使节奏变得急促有力。用 韵上同中有变。全诗主要用ui韵,但又不是一韵到底。 从情感上讲,本诗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尽管诗中有明显的不满和消极的情绪,但主要 表达他乐观自信,放纵不羁的精神和情感。 从艺术的角度看,本诗大胆想象,如将黄河之水想象成“天上来”等等。 长短不一,整散结合的句式,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复杂而又激动的情感。 2、运用抒情散文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巴金的繁星。 抒情散文是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的散文,大多通过片段的人、事、景、物来传达作者 的心声和情感。鉴赏抒情散文,要善于从似乎散乱的情景片段中,去捕捉辐射于整个散文 的神韵凝聚点。 巴金的繁星由四个片段组成:

13、一是从前在家夏季夜晚纳凉时仰望星天的情景,二 是“三年前”在南京住处后院看星天的情景,三是“如今在海上”躺在舱面上仰望星空的 情景,四是一个英国人指点我“看天上巨人”的情景。四个片段时空跨度之大,看上去并 不连贯,但却以“星星”为线索,星星像母亲,星星像朋友,星星像巨人,给作者以亲切 和温馨。作者就是通过这样四个片段及中抒发了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3、怎样理解小说艺术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我们之所以说这是小说艺术的三要素,是因为这 是由三者的关系决定的。刻画人物就要写出人物的个性,而人物个性是通过故事情节表现 出来的,没有情节,人物的个性就没有发展的历史,情节是人物性格

14、形成、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表现,使人物思想、情感、意志的外化。而环境为小说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和客观的依据,是人物性格展示的具体场所,规定并制约着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和 命运轨迹。三者是小说艺术不可或缺的要素。当然刻画人物是中心任务,情节和环境是为 刻画人物服务的。 阅读和写作作业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童话(见161页) 童话由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新奇情节,涉及精灵神怪等诸 多超自然因素而创作的具有幻想色彩的故事。 2寓言(见173页) 寓言是一种含有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它大多以简短的故事为载体,往往采用借喻的 手法,向读者暗示它所蕴涵的深刻思想。 3学术性

15、(见188页) 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论文探讨侧重于对事物进行抽象的概括的叙述或论争,反映的 不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变化演进的规律。这是 学术论文存在的最基本条件。 4人文精神(见201页) 人文精神是人文性的最集中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是文化精神的精 粹和灵魂。人文精神包含的三个层面:对于人所特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对于人的尊严、 人的感性生活特别是以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权力的珍视;对于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由 发展的珍视。 二、简答题 1儿童文学语言的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见161页)答:儿童文学的语言具有鲜明 生动、浅显易懂,句式跳跃、短句为多、

16、优美规范的特点,主要是根据儿童这个阶层的年 龄特点设定的。处于儿童期的小读者识字有限,通过文字符号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的能力 很弱,思维习惯呈跳跃式,同时儿童欣赏和阅读文学作品还是他们学习和借鉴语言视野、 表达的重要途径。 2历史故事的文体特征。(见181页) (1)、内容的史实性和借鉴意义 (2)、叙事的传统模式(3)、语言的通俗性 3学术论文的创造性(见190页)和文献性(见194页)。 论文要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应该显示出新理论、新设想、 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但这种创造性是全人类总的知识而言的 ,是在世界范围内来衡量的,而不能局限于某一狭窄的范围。有没有创造性,是决定论文 价值的一个根本标准由于学术论文表达的是一种客观真理和规律,可以长期保存,供检 查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往往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具有文献性。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寓言的鉴赏方法(见178页)。 寓言是一种含有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它大多以简短的故事为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