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2271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1《水循环》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循环的地理意义。 (1)掌握水循环的 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 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 (2)掌握水循环的 意义 。 (3)学会阅读河流流量图,并能分析其成因 。 2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掌握世界和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理解淡水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考点回顾 1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特征 : 2013年广东文综 7题, 2013年江苏地理 9 10题, 2012年课标文综 4 5题, 2012年重庆文综 11题, 2012年江苏地理 7 8题, 2011年安徽文综 25 26题, 2011年浙江文综 36(1)题

2、。 2 水循环 : 2013年大纲全国 4题, 2013年安徽文综 26题, 2013年四川文综 5题, 2012年天津文综 1题, 2011年山东文综 26(3)题。 考势预测 1以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的 重大工程 (如 南水北调等 )等切入, 考查水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结合有关水资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 考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深化拓展 源、相互关系及其开发利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类型: 循环 (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 循环。 (2)主要环节:图中

3、A 、 C 、 E 、 F 及 海陆间 陆地内 蒸发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下渗 ( 3)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 缓解不同纬度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 动态平衡 热量 地表形态 特别关注 (1)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对地表径流 的影响上,如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等。此外, 对地下径流、降水、蒸发环节也有影响。 (2)外流区域 既发生 海陆间循环 ,又存在 陆地内循环 ,但 以海陆间循环为主 ;内流区域 以 陆地内循环 为主。 未登陆的台风雨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 降水量多的地区水资源不一定丰富,降水少的地区不一

4、定缺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由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来衡量,比如 新加坡 ,属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但因国土 面积狭小,径流量少 ,所以其水资源并不丰富。所谓的地区缺水 一是指该地区提供的可用水资源量少,二是 该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即 供需矛盾越突出 ,缺水程度越重。 提示:如果人类 用水量 超过了 水循环更新的速度, 就会导致 资源型缺水;如果人类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就会导致 水质型缺水 。 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是怎样形成的?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 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 点睛: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

5、、 大气降水 是陆地水 最主要的 补给来源。 2、 地下水 是地表水 最稳定最可靠 的补给来源。 3、湖泊具有调节的作用(改变径流的季节分配) (2013 上海卷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据此回答 (1) (3)题。 (1)在下列月份中, 箭头 补给主要发生在 ( ) A 1 2月 B 3 4月 C 6 7月 D 11 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 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 A丰水期 水期 B丰水期 水期 C丰水期 水期 D丰水期 水期 C B D 河流补给水源 径流变

6、化规律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典型地区 补给特点 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 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汛 期,冬春枯水期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 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春季气温 东北地区 补给在 春季,水量变化较缓和 河流补给水源 径流变化规律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典型地区 补给特点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夏季汛期,冬季封 冻,小河断流 气温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补给在 夏季, 水量较稳定 湖泊水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在 河流源 头, 调节河流水量 ;在 河流

7、中下游 , 洪水期削减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 湖泊蓄水量 普遍 对于河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地下水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 地下水水位高低 普遍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方法点拨】 1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 )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河段 )的径流量 季节

8、变化较大 而 年际变化较小 。 2河流流量大小分析的思维模型及语言 河流流量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流域内 “ 来水量 ” 和 “ 去水量 ” 的对比关系。分析 来水量 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流域内 降水多 ,流量大;气温高,冰川 (雪 )融水量多, 流量大;河流 支流多 ,流域面积广,流量大;流域内 植被覆盖率高 ,涵养水源能力强。分析 去水量 则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气温高, 蒸发 旺盛;流经沙漠地区, 下渗 严重;流域内,人口多,工农业生产 用水量 多。 练习 1、 四幅图分别是亚马孙河、尼罗河、长江和泰晤士河的“相对流量曲线图”,它们依次是 A亚马孙河、尼罗河、长江、泰晤士河 B尼罗河、泰晤士

9、河、亚马孙河、长江 C亚马孙河、泰晤士河、长江、尼罗河 D泰晤士河、亚马孙河、长江、尼罗河 C 读某河流量过程线示意图 (该河以 降水补给 为主 ),回答 2 3题。 练习 2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A北纬 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北纬 30 40之间的大陆东岸 C南纬 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D北纬 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练习 3该河流 6 8月流量减少由于该地区 A受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D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 a , b 。 (2)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甲、乙两图,能表示“久雨不溢”的是

10、 ,能表示“久旱不涸”的是 。 甲 乙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河流 河流 (3)河流与地下水相通,地下水是河流 的补给水源,水量补给的数量 。 (4)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 。 稳定可靠 较少 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练习 5、下列能反映郑州河段水体补给关系的一项是: ( ) B ( 2 0 1 2 课标卷 )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 ( a )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 b ) 。读图, 完成 ( 1 ) ( 2 ) 题。 (1)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上图 a 中的 ( )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2)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

11、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D C ( 1 ) 图中 A 、 B 、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的补给形式, A 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补 给 ; B 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补 给 ; C 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补给。 ( 2 ) 图中 两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判断理由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_ _ _ _ _ _ 。 ( 3 )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 _ _ _ _ _ _ _ _ 地区,判断理由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4 )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地下水 雨水 积雪融水 曲线 因为全年流量很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显然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 东北 有春汛和夏汛 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为互补关系 例 2、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

13、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判断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的月份和河流出现断流的月份,并分别解释其原因。 ( 2)判断河流乙一年中形成 A、 (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乙所处的地区分别是( ) 北 北 南 北 年最大径流量出现的月份为 8月份 ,主要是因为此时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出现断流的月份是 1月份 ,主要是因为此时 气温低于 0 ,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 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水补给。 A 重难点 2 影响河流文化特征的因素及分析思路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应 用 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变化的大小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分布在 湿润地区、以雨水补

14、给 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 降水特点 决定; 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某一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或分析某一河流某一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或小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依据降水量多少 ; 流域面积 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决定于 流域内植被状况 及 降水集中程度 (暴雨发生频率 )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 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 0 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结冰期; 发生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2012 广州测试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 30年径流量、 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1) (3)题。 (1)该 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 ) A雨水 B冰川 C湖泊水 D地下水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