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5223523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局对照检查材料 篇一: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教育 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切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各项事业的发展 取得了较大进步。但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广泛征求 各方面意见,通过“五查五看”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工作离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离书记、市长到市教 育局调研时提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需 要我们切实加强学习,深化调研,认真剖析,找准问题,下大力气 加以全面改进。 一、我市教育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工作点多面广,各项任务纷繁复杂。长期

2、以来,一些影响 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 热点难点问题一直没有实现突破,一些深层的矛盾一直没有真正化 解,严重制约了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1、城乡学校之间发展失衡,导致择校风盛行,农村学校和薄弱 学校的建设亟待加强。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我市农村学校在优秀 师资和优质生源方面呈现出 “空心化” 的趋势,城乡学校的发展严重 失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更加突出,具体表现为“四个不均衡” 。 一是校舍及装备水平不均衡。尽管近几年我们加大了中小学校舍改造和装备建设的力度,但农村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校舍依然较为陈 旧,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校容校貌改观不大,装备建设没有达

3、到国 家规定的起码标准,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师资配备不均 衡。大量优秀教师向城区学校集中,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呈 下降趋势。大多数农村小学缺少专任教师,不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 开齐开足课程,绝大多数村小的英语、体音美等课程基本没有开设。 三是学生受教育程度不均衡。大多数农村学生不能完整地接受规范 的英语及艺术等方面教育,思维训练弱化,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与 城区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四是生源分布不均衡。由于农村优秀教 师无序流向了城区学校,导致农村优质生源向城区学校集中,农村 学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生源,农村学校教师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的窘境。 2、应试教育势头强劲,导致学生课业负

4、担加重,素质教育的推 进亟待加强。由于受现行高考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我市 各类学校根深蒂固。尽管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上花了不少功 夫,下了不少气力,但素质教育的成效仍然不明显,应试之风变本 加厉,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四个突出” 。一是不遵守作息时间的 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学校不按规定的作息时间进行教学,相当一部 分初中早上 6:30 到校,放学后拖自习,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随 意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导致学生苦不堪言,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是不按标准开齐开足课程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高中学校和初中 学校只开设高考及中考科目课程,对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卫生等课程课时安排不足。相当

5、一部分高中体育每周只开设 1 节,音、 美每 2 周才开设 1 节,信息技术根本没开,加重了学生文化课负担, 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乱编乱发资料的现象较为突出。目前, 各中小学资料庞杂,种类繁多,学生应接不暇。少数教师出于赢利 的目的,或乱编乱印,或与书商勾结,随意发放资料,加重了学生 的课业负担,加大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四是各种学科竞赛繁杂的现 象较为突出。仅今年春季学期各种竞赛近 10 项,主要包括古诗文竞 赛、数理化竞赛、英语口语竞赛、三峡杯作文竞赛、希望杯数学竞 赛等等,还有各校内部组织的竞赛,导致教师乱编资料、学校乱收 费用、组织单位乱发补助,教师、学生应接不暇,家长反应强烈。 3

6、、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弱化,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亟待加强。部分学校和教师没有坚持“德育为 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文化成绩, 德育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呈总体 弱化的趋势。一是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少学校忽视学生 的心理健康,弱化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没有配备专职心 理教师,没有落实心理咨询室,导致学生心理缺失不能及时修补, 出走、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如去年仙桃二中就有一名学生投河, 仙桃三中有一名学生出走。二是不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部分 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点子不多、方法不新、教化不

7、 力,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引导力度弱,教育实 效性差,不少中小学生存在着谈吐不够文雅、举止不够文明等现象,少数学生出现了不遵守社会公德、随意损坏公物等问题,极少数学 生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三是不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许多学校 把留守学生问题看成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没有真正建立留守学 生关爱工作机制,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状况 知之甚少,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走近留守学生的心灵,留守学生的 心理失衡、关爱缺失等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不少留守学生的成 长仍然处于孤立无援、自生自灭的境地。今年彭场二中、三伏潭一 小意外死亡的两个学生就都是留守学生。 4、从严治教方针贯彻

8、不力,导致学校乱收费、教师有偿家教屡 禁不止,规范办学行为亟待加强。从严治教、廉洁从教是教育工作 的基本政策。但以教谋私、以教谋利的现象在部分学校和教师身上 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为“三个屡禁不止” 。一是学校违规收费 屡禁不止。不少学校对服务性收费采取了强制办法,特别是在早餐 费、牛奶费、饮水费、校服费、资料费等费用的收取上,方法单一, 态度粗暴,把本应由学生自愿缴纳的费用变为学校统一行动,并向 班主任及有关教师发放回扣。少数学校仍然对一些已取消的收费项 目实行强制收费,主要有自行车停放费、搭伙费、晚自习费等。3 5 月,市纠风办查处了 12 所学校、2 个二级单位,违规收费近 400 万

9、元。二是教师有偿家教屡禁不止。教师私自招收学生到家中补习、 对学生实行“ 家养” 等问题仍然比较普遍,在仙桃四中、西流河二中、 新里仁口中学教师“家养” 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不少教师把住房变成 “家养”场所,甚至出现了教师搬进学生宿舍住、学生到教师家中养的现象。仅去年查实的家教、家养就有 96 人,收缴违规所得 28.5 万元,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且产生了不少安全隐患。三是学校乱发补贴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一些学校和单位不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不执行国家政策,课时补贴 不按规定执行,收早餐费有补贴,看电影有回扣,出卷、阅卷有补 贴,败坏了风气,影响了正常的财务支出。

10、 5、教育改革力度不大,导致教育发展的难点突破不够,深化教 育改革亟待加强。全市教育改革停留在修修补补、小打小闹的层面, 整个改革重点不突出,力度不够大。一是绩效工资改革没有到位。 现行绩效工资考核没有真正建立规范的制度,没有做到考核工作常 态化,工作实绩与报酬没有真正挂钩,不能拉开教师收入分配档次, 平均主义、“ 大锅饭” 盛行。二是课堂教学改革流于形式。集体备课、 集体说课、集体评课等措施没有形成制度,校本教研“作秀” 的成份 较大,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实质性提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仍然较 为普遍。三是人事制度改革仍然“死水一潭” 。目前我市教育人事制 度改革仍然停留在表面,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11、的选人用人机制还没 有建立。在教师的录用上,存在忽视学科结构、忽视教学需要,凭 关系进人、靠“走路子” 调人的现象; 在教师的“ 出口”上,竞争上岗、 末位淘汰、待岗培训等制度没有得到完善,没有真正推行;在干部的 任用上,仍然存在“只能上不能下” 的问题,校级干部公开竞聘的措 施还没有全面推行; 在教师职称评定上,论资排辈仍是主流,职称评 定与岗位设置没有做到有效结合。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机制不顺畅而 形成的问题,也有伴随教育改革发展而产生的问题。但反思我们的 工作,我们认为,形成上述问题的根子还是在我们自身,还是在我 们思想作风建设没有跟上时

12、代发展的步伐。 1、学习不够。学习是思想的根基,是能力的源泉。在实际工作 中,我们往往忽视理论学习,宗旨观念树得不牢,理论学习往往是 说得多,学得少; 看的多,记的少;说起来重要,用起来不要。在科学 发展观的学习上,还存在着思想误区,认为“ 科学发展是经济领域的 事,科学发展与教育无关”,在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把握科学发展 观内涵上学得不深,钻得不透,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特 别是在教育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上,对新观念新思维了解不多,把 握不准,自觉学习不够,主动学习不够,导致自身的工作缺乏理论 的指导,缺少新观念的碰撞。 2、研究不深。学而不思则罔。研究是促进学习再深入、推动工 作再前进

13、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 下三种现象。一是联系实践不紧。不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善于 及时总结经验,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脱节,存在“两张皮” 的现 象,使研究流于形式。二是深入基层不够。整天忙于事务、忙于应 酬,真正俯下身子,带着问题到基层学校去调查研究,去听取基层 教师意见,去“解剖麻雀” ,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做得不够。在知人、 知事、知情上还有很大差距,导致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三是把握重点不准。没有在关键问题上找到突破口,对真正影响和制 约我市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 、“普职教 育协调发展”、“ 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不

14、深,推进 不快。 3、创新不足。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工作的大推进。目前, 我们党委班子在对待改革发展的问题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想 法,有的认为“教育只要把高考搞好了,就可以“ 一俊遮百丑”,有的 认为“教育改革必须有全国统一的行动才行,我们县市教育部门没有 必要来搞改革创新”,还有的认为“ 改革创新总是得罪人,搞不好会 出乱子”等思想。正是在这些思想情绪的影响下,我们的工作习惯于 瞻前顾后、因循守旧,改革总显得畏手畏脚、小打小闹,工作总是 求稳怕乱,怕改革搞乱套,怕得罪人丢失选票。有些改革雷声大、 雨点小,只求过得去,不求具体成效。特别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人 事制度改革、收分配改革、教师

15、资源配置、办学行为规范等重大问 题上,思想解放不大胆,工作措施不得力,不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不愿在解决突出矛盾上破题。 4、落实不力。在工作的谋划上,不能统筹兼顾,往往顾此失彼, 特别容易受一些阶段性工作的影响,对重点工作盯得不紧,抓得不 狠,不能一以贯之。在工作的推进上,往往安排布置得多,检查督 办的少;只交任务,不交方法,存在着一级布置一级、用会议代替落 实的现象。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 解决的气魄和勇气,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存在忽冷忽热的现象。往往好事抢着做,得罪人的事绕道走。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整 治有偿家教行为、规范教育收费等问题抓突破不够、抓典型不强、

16、 抓引导不力。 三、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构想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是教育局党委肩负的重要使命。 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学习贯彻书记、 市长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为契机,再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机 制的大创新、作风的大转变、发展的大推进,力争在“一校制” 管理 体制、教师绩效考核、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等方 面实行突破,以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育。当前,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必须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有 针对性地逐步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要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重点,解决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市义务 教育的不均衡主要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社会上流行的“择校热” 主 要还是“择师热” 。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必须着力在优 化教师资源配置上下功夫。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要健全完善教师 录用制度,今后凡录用的教师必须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有教 师资格证,必须录用的是紧缺学科教师,原则上所有新录用的教师 一律到农村学校任教,教师的录用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要认真 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