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21945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公共开放景点介绍 一、 徐汇校 区 1. 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图书馆于 2011年 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 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 图书 馆总用地面积9300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地 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 约3000 平方米。馆内基本展 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 人民 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 成功之道四个部分。 馆藏钱学 森同志文献、手稿和书籍 76000余份,珍贵图片 1500余张,实物700 余件。馆 内设有资料厅、专题展厅、学术交流厅等文化设施。钱学森图书馆是全国爱国主 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将建设成为钱学森文献实物收藏管理中心、

2、学术思想研究中 心、科学成就和崇高精神的宣传展示中心。以充分发挥其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以及进一步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作用。 2. 校史博物馆 校史博物馆创建于 1996 年学校百年校庆之际, 设在建 于1918 年的具有典型西洋风 格的老图书馆内。 校史博物馆 融爱国主义教育与校情、 校史 教育于一体,展厅面积有 600 多平方米,内设“校史陈列 ”、 “交大两院院士图片资料 展” 、 “林同炎教授展室”三个 基本陈列, 以学校建立发展为 主线,分解放前、解放后及校友等部分,展示各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图片、史 料等内容。校史博物馆保留了原有的室内建筑风格,以丰富的实物和大

3、量生动的 文字图片向人们展示了学校百余年的办学理念和风雨发展历程, 让参观者走近出 自交大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名人、商业巨匠和文化名流们。此馆是“上海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为全国高校档案界第一个省市级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 3.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董浩云航运博物 馆由香港董氏慈善 基金会和上海交通 大学联合创办,设立 于新中院 (建于1910 年的学校早期学生 宿舍) 。建筑高二层, 西式建筑,内有天 井,充溢着历史的沧 桑况味。展厅面积 600 平方米,内有中 国航运史馆和董浩云陈列室,将作永久陈列。中国航运史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 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 概

4、括反映了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 船及航运历史。董浩云陈列室用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真的场景,浓缩了 “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传奇的一生。 本馆是迄今为止全国高校唯一的航 运专业博物馆。 4. 老图书馆 老图书馆于 1920 的3月 10日正式开 馆。图书馆建筑面积 2687平方米,规模在 当时国内高校名列前 茅。20世纪30年代, 随着藏书日益增多, 增建了防火书库,最 高藏书量可达20万 册。1985年建成包兆 龙图书馆后,老图书 馆则改作档案馆用。内设校史博物馆、林同炎展室、档案室、校友接待室和校友 活动室。老图书馆既是交大人的藏书、看书之地,也曾是上海乃至全国各种工业 展览

5、会的重要展馆。1926年,为纪念建校 30 周年,学校举办了当时全国规模最 大的工业展览会。 5. 中院 中院,环绕上海交大徐汇 校区中央大草坪的北面。这是 一座清水砖墙的西式建筑,也 是学校唯一一幢建于 19世纪 最古老的建筑,是上海交大百 年校园的历史原点。建造中院 的目的是用作中院学舍,故以 院命楼,名曰“南洋公学中 院” 。当时的中院集教学、办 公、食宿于一体,如同一个浓缩的新学教育小社会,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在此 办公。自南洋公学起,中院变成为孕育英才的摇篮,李叔同、周韬奋、黄炎培、 邵力子,著名学者谢无量,经济学家祝百英,翻译家高尔松等,都在中院学习生 活过。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

6、变迁,中院还是抵不住岁月风霜的侵袭。 1962-1963 年,学校对其进行了大修,此次维修不小心让“南洋公学中院”的楼 铭被石灰覆盖了,直到1998年,学校对中院再次进行大修的时候,消失的“南 洋公学中院”的石刻楼铭牌,在修房工人榔头的不经意敲打中,才重新显现在人 们面前,令世人得以重温百年风尘的历史信息。 6. 工程馆 工程馆是著名建筑家邬达 克的作品,于 1931 年年底落 成,占地面积 6500 平方米。 1926 年,交通大学 30 周年校 庆时,由唐文治、蔡元培、叶 恭绰等人募建而成。工程馆建 筑共有两层,为钢筋混凝土结 构,建筑造型,呈“口”字型, 体积庞大,造型平实,细部简 约,

7、渐进形的方框门廊与拱形门窗相互衬映,厚重中又不失轻盈。工程馆底层设 有各种实验室,上层设有教室、绘图室、演讲厅等,集中和包容了课业教学的需 求,称得上当时上海最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工程教学楼。在这座以机械、电机工程 为主的教学楼里,钱学森、江泽民曾就读于此。解放后,工程馆主要用作学校的 教学、实验区。1960 年,学校将工程馆加盖为三层,建筑面积达 12898 平方米。 7. 包兆龙图书馆 包兆龙图书馆是由包 玉刚捐资,以其父包兆龙 名字命名的一座现代化 图书馆,于1985年 10月 27日竣工落成, 它是当时 国内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主体建筑高度为 73 米, 居当年上海建筑高度第 四位。建筑总

8、面积为 25128 平方米,占地面积 5700 平方米。可容藏书 228万册,阅览室 82个,座位 2400个。包兆龙图书馆开创了用赠建者姓氏冠名 图书馆的先河,叶剑英委员长亲笔题写了馆名。它是由邓小平主席亲手接受的第 一个“外资”捐款教育项目,这一举措的影响遍及中国各个领域,向国内外传递 出中国政府摈弃了办教育宁肯落后也不愿接受捐款的僵化政策。 8. 执信西斋 执信西斋,是为纪念 民主革命战士朱执信先生 而命名的交大学生宿舍。 宿舍于1930 年1月 22 日 竣工,面积为 4362 平方 米,落成典礼于当年 3 月 28日建校34周年时举行。 整幢宿舍楼呈马蹄形展 开,外墙红砖白缝,中间

9、为三层,两翼为二层,共 152间宿舍,连同浴室、厕所、储藏间等共 183间。内部设施堪称一流,盥洗室 有冷热水供应,厕所有西式马桶,电灯、电话一应具有。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 森院士,也在执信西斋住了约两年。经历了 75 年风雨,期间多次修缮,最近的 一次在 2001 年。现为研究生宿舍,虽然内部设施早已改变,但仍是老校友回母 校必瞻之地。 9.文治堂 文治堂,于 1900 年落成, 以纪念唐文治校长掌校之功 而命名,可容纳学生 500人。 抗战胜利以后,随着学生数量 增加,旧文治堂无法满足集会 需要,于是,新文治堂基建于 1949年基本完成。 新文治堂位 于徐汇校区西部,坐西朝东, 面对学校运

10、动场。为两层钢结 构,建筑面积约2913 平方米,最多可容纳近 2000人,这样的规模在上世纪 40、 50 年代居于上海高校首位。不仅历年的开学典礼、毕业欢送大会、教职工大会 以及五四、国庆校庆等庆祝纪念活动大多在此举办,而且还经常举行各类学术演 讲会和先进人物的报告大会。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等都来此演出过。 新文治堂舞台上先后诞生了交大学生艺术团和上海大学生管弦乐团。 10. 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 1950 年 5 月 20 日,交大 为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建造了 纪念碑,陈毅市长为纪念碑题 词: “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 是值得永远怀念的! ” 史霄 雯,1926 年生,1945 年

11、考入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同年 冬,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暗杀著 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 使他打破了“工业救国”幻想,投身于学生爱国运动,并很快成为“学运”骨干, 1949年春,参加党领导的秘密宣传小组,将解放战争形势,编印成每日文摘 、 每周新闻散发,使广大师生深受鼓舞。同年 4月26日,国民党军警镇压“交 大”学生,他被列入黑名单的“前茅” ,28 日,在外出的电车上遭敌逮捕。在狱 中,他和同校另一位“学运”领袖穆汉祥关在一起,俩人互相鼓励,坚持斗争。 他在牺牲前对穆汉祥说: “我史霄雯的血能够和共产党人,为祖国解放和人类进 步事业而战斗的最坚定的战士的血流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光荣。 ” 二、

12、闵 行校区公共开放景 点介绍 1. 紫气东来门(东大门) 东大门位于闵行校区历 史文化东西轴线的东部起 点,校门秉承徐汇校区东大 门之传统,以中国古典建筑 形式和现代结构相结合,力 求表现我校继往开来,务实 创新,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的精神风貌。大门主体建筑 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通面 阔五开间,两侧副体各为小三开间,全长 38 米,屋脊高 12 米,前广场宽 100 米,深 30 米,内广场宽 60 米,长 42 米。大门建筑屋顶为九脊顶,威严端庄, 引重致远;飞檐翘角,犹如大鹏展翅;红墙绿瓦、红漆广亮大门、檐下斗影淖淖、 大点金旋子彩画、雕梁画栋,衬托出喜气洋洋、吉祥如意的氛围,预示着学校在

13、 新的百年里将有更大的发展。 2. 凯旋门(南大门) 南大门采用中西结 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的设计手法,建筑造型 体现了“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的交大传统, 典雅大气,气势恢弘, 并透露出深厚的人文底 蕴。他如巨人般展开双 臂,天下英才尽纳怀中, 为交大闵行校区校园的 标志,成为无数交大学子的骄傲。建筑主体采用凯旋门的形式,两边配以柱廊, 整体坐北朝南,呈合抱之势;原形来自徐汇校区大门的门框,选取雀替,额枋等 建筑构件经抽象提炼后成为最重要的建筑造型元素; 建筑柱式采用的塔斯干柱式 来自徐汇老体育馆,值班室的壁柱及花饰来自徐汇区老图书馆;建筑总高度 18.96米,纪念交大创建于 1896年。

14、 3. 成果展示馆(120 周年校庆专题展示馆) 成果展示馆位于闵行校 区陈瑞球南楼一楼,整个展 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展,含 各校区电子地图、以及上溯 南洋、海上翘楚、交大之光 和大学气象四个篇章;第二 部分是近年上海交通大学科 研成果展览,展示出大量的 图片和实物;第三部分是上海交通大学办学成果和学生风采展示,充分展示上海 交通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教育成果。 4. 图书信息楼(图书馆主馆) 图书馆主馆 (理 工生医农科综合 馆)于2006年3月 11 日奠基,服务面 积约为 3.5 万平方 米,于2008年9月 试运行启用,12 月 15 日正式开馆。新 馆在崭新的布

15、局和 设计上将充分体现 图书馆全新的学科 服务理念。主馆座 位近 3600 席。采用一门式管理模式,淡化书库和阅览室的界限,推行大开放、 大服务格局。图书馆服务实现“藏、查、借、阅、参” 五位一体的有机服务机 制;延长服务时间,延伸服务场所;增加借还书、复印、扫描、打印等自助服务; 主馆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安静自习区、小组讨论室、课题 研究室、多媒体试验区、多媒体制作室、多媒体演播室,同时提供外语自主学习 中心,设计和构建具有主动生长特征的智能化综合服务设施,营造身临其境的学 习研究氛围,成为能够容纳不同学习风格、研究习惯和使用需求的学术交流中心 和信息共享空间。 5. 李政

16、道图书馆 李政道图书馆是一座以 图书馆、档案馆为主,兼顾 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功 能的综合性场馆。其建筑面 积为6,500平米,由主体图 书馆与诺贝尔山两部分组 合而成,诺贝尔山代表着李 先生获得诺贝尔奖的辉煌 成就,含激励青年学生和科 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之意。李政道图书馆由“李政道图书馆(实体建筑) ”和 “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两大部分组成,实体建筑已于 2014 年 12 月 28 日正式 落成; “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于 2013 年 4 月 13 日正式开通上线。馆内陈列布 展主题为“以天之语,解物之道” ,共分为问道、悟道、传道及超弦四个展区, 体现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展陈理念。问道展区总体展示李先生的科学精神、赤 子之心和人文情怀;悟道展区重点展示李先生求学、成才、获奖以及在物理领域 中的卓越成就;传道展区主要展示李先生对祖国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贡 献;超弦展区取物理领域中“弦理论”无处不在之意,主要展示李先生的随笔画 及科艺画作。 李政道图书馆既是李政道先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化研究交 流中心,更是弘扬科学精神、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