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练习1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5214344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诗两首~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诗两首~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诗两首~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诗两首~练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练习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 1 - 开发区小学 五 年级 语文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 9月 7日 本课初备 课题:3、 古诗两首 凌翠兰 课时 共 3 课时,本课第 2 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 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背诵并默写诗。 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 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课前准备: 1、放大课文插图或投影片。 2、老师多阅读些唐诗,并了解作者贾岛的生平及有关材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看?(检查学生学习情 况) 二、揭示诗题: 1、板书导隐者不遇 。 2、解题。访:访问、拜访、寻访。隐者:隐居的人。不遇: 没有遇见。 3、揭图。请看图出示投影片(或课文插图。 ) 、 (1)想想并思考:图上画的两个人是谁? (2)说说这幅图画是描写什么情景?(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 (3)图上看不到隐者,他到哪儿去了?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一边轻读全诗,一边理解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 的字词。 3、指名试读全诗。 四、讲读课文: 1、诗人到什么地方寻找隐者?(山中僻野)见到了没有? (没有)隐者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3、去了?从哪些诗句中表达出来?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 2 - (上山采药去了。只、此) 2、诗人是怎么知道这些情况的?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 子的?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从诗句中哪个字里看出来 是这种关系?(师徒关系的“师” ) 4、隐者的这个小徒弟能具体知道师父到哪座山的哪个地方 采药的吗?这双是从哪一诗句中表达出来的? 5、 “云深不知处”中“云深”是什么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出 这座山是怎样的一座山?(云雾迷蒙的意思、高大)又从连他的 小徒弟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这座山的什么地方采药,可以看出隐 者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行踪不定、飘飘欲仙

4、) 6、从整首诗看,哪一句是写诗人问,哪几句是写童子答? 小结: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用问答体的形式,是通过 “我”与童子的对话形式写的。第一句问,以下三句答。写出了 山的高大幽深和踪迹不定、飘飘欲仙的隐士生活情景。 设计意图:“体会诗人的情感” ,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 一。作者写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特别是诗歌,总是饱 含着强烈的感情。古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形象生 动,作者往往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的手法,抒发强烈的思 想感情。所以,教学古诗,固然要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意境, 同样应该能够感悟诗情。换言之,应该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所抒发的情感呢?可

5、以引导学生多探究一 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从诗中找到答案,有的必须联 系相关语句去解读,有的要联系生活经验去体会,有的则应该依 据关键字词去推想了。这样一来,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就很容易体 会出来了。 五、齐读全诗,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 3 - 第 1句:我寻访隐者时,在一棵松树下碰到他的小徒弟。我 问他师父哪里去了。 第 2句: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第 3句:师父就在这座山里。 (只:就是。此:这) 第 4句:山上的云雾迷漫,我也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深:浓重。处:地方) 小结:说出全诗的意思。 六、布置作业: 朗读、背

6、诵课文。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问言 在山师 不知处 练习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隐( ) 处( ) 深( ) 此( ) 稳( ) 外( ) 探( ) 些( ) 二、默写寻隐者不遇并回答。 1、从童子的回答中想象一下,诗人可能问了些什么? 2、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什么动作? 心里会想什么?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赵凤琴 孙玉富 凌翠兰 桂砚 戴建华 殷全才 杨丛林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 4 - 开发区小学 五 年级 语文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 9月 7日 本课初备 课题:3、 古诗两首 凌翠兰 课时 共 3课时,本课第 2课时 个

7、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 2、学会生字。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课文(个别背、集体背) 二、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1)松、童、言、师、采、深 (2)寻、隐、者、遇、药 2、自学“学会”的生字。 自学的内容:你认为哪些字好记,哪些字不好记?你想用什 么办法来记?这些字你会组词吗? 4、反馈自学情况。 (1)容易记的: 松:木公 组词:松子 松树 轻松 童:立里 组词:童心 童话 儿童 采:爪木 组词:采密 采花 采药 开采 (2)不容易记的: 言:上面是“点” ,中间是个倒“三” ,

8、下面是“口” 。 深:组词:深山 深入 5、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采”上面是“爪” ,下面是“木” 。 “言”第二 笔是长“横” ,第 三、四两笔是短“横” 。 5、独立写字。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 5 -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问言 在山师 不知处 练习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n shn r tn sn sh lo sh ( ) ( ) ( ) ( ) 二、连一连,读一读,说说“松”还能组哪些词。松 童 同子 手 树 轻 一 话 心 儿 学青 三、填空。 松下问( ) ,( )采药去。 ( )此( ) ,( )不知处。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赵凤琴 孙玉富 凌

9、翠兰 桂砚 戴建华 殷全才 杨丛林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 6 - 开发区小学 五 年级 语文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 9月 7日 本课初备 课题:3、 古诗两首 凌翠兰 课时 共 3课时,本课第 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所见 。 2、学会本诗中的 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 的大概意思。 3、借助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对照插图,想象所见所描述的景象,体会诗人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个别、集体等多种形式背诵寻隐者不遇 。 2、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 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 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多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 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所见 ,指名读,齐读课题。 4、 “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 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 二、初读检查: 1、指名读,检查正确。 2、出示生字新词:骑 振 樾 分析并记字形。 3、你能把

11、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范读,合作读。 三、整体感悟,层层推进: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 的地方吗? 全班交流。重点明白“振林樾”与“意欲“的意思(传遍了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 7 - 树林;想要做什么事情) 2、进一步理解诗意前两句。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牧童骑黄牛) 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和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 的心情呢? (3)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小牧童一 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

12、一路上都看 到了什么风景。生反馈时,师相机引导。 (4)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 行美美地读一读。 3、理解诗意后两句。 (1)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 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 闭口立。此时袁枚又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时的样子。 (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 不再高声唱歌了。 ) (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齐 读。 4、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1)配乐诵读,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13、(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3)现在,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整首诗,把这如画 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齐背、个人背。 设计意图:意境,是诗歌的核心。教学古诗,应该采用多种 形式,如运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努力将诗中所描绘的意境,逼 真地再现出来。同时,应该启发学生观察画面,调动平时的生活 体验、阅读积累,引发联想,想象出古诗所表现的相应情景,使 自己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果学生只是抓住了古诗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 8 - 所描写的主要内容,至多只能算是抓住了一些表象的东西,算不 上真正读懂了诗歌,更谈不上入其境、悟其神了。 四、拓展总结: 1、同学

14、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 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现在老师 还想送大家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看看谁想到的画面丰富。 (出示宿新市徐公店 ) 2、师简要描述古诗前一句画面。 3、生轻声读后一句,想象画面,同桌讨论、反馈。 五、写字指导。 板书设计:所见(迷人的田园风光图)牧童 黄牛林樾 鸣蝉 练习设计: 一、根据所标出的诗句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解释带点的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三、作答。 1、 所见一诗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读完全诗后, 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由 、 、 、 等景物组 成的动静结合、灵活生趣的画面。 2、学完了古诗后,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试着编一个小 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