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213759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动机 过程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的动力,使其努力掌控环境中的挑战,并将整合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这一基本 假设上。 自我决定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理论中的重要派别和组成部分,文都教育 在此为大家做详细介绍,希望能为考生的备考复习带来帮助。 在德西和瑞安看来,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 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这种潜能引导 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以及形成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

2、。 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而且是个体的一种需要。该理论认为人 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自我决定感与他人归属感,以满足胜任感、自主 性和归属性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而且人们在体验到成就或效能的同时,还必 须感觉到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的对内在动机有促进作用。 自我决定的研究在强调内部动机的同时,也关注外在动机是如何影响内部 动机的。它认为外在动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抵消。德西所做的研究充 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该研究中,开始时对所有被试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 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 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己活动

3、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非常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 地解答。无奖励组的学生却有更多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总的来说, 奖励组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 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 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内化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化动机是 指由外在因素激发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意义的内在认同和追求,并成为学习的主 导动力。自我决定行为源自于自我高度整合的动机,包括内在动机以及高度内 化的外在动机。 那么,自我决定理论对我国教育有哪些启示呢?大致可分为两点:第一, 把自我决定作为对所有学生教育课程的整合。理解了自

4、我决定的价值以后,教育 部门和学校应该把自我决定作为对所有学生教育课程的整合部分进行实践。能 力和自主是自我决定的两个基本因素,日常生活中个人需要和兴趣的满足需要个 体具有自我决定能力。因此,对于所有学生来说,自我决定能力都很重要。教育者 和家庭应该进行教育观念和课程的整合,在教育实践中为学生提供策略训练和练 习机会来促进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学生自我决定能力提高了,就感到是发自内心 去做一些事,积极性会提高。现在教育中出现的“陪读”、 “老师看学生”的 现象可能就会少了很多。第二,在自然环境中为学生提供自我决定的机会。自 我决定能力的提高不是经过几次训练就可以达到,而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 培

5、养起来的。教育者和家庭可以通过各种环境(如家庭、学校或社区)和多元化 的日常生活(课间时间,周末,进餐时间)促进自我决定行为。教育者和家长应注意 为学生提供自我决定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计划制定和实施。 大家要想更透彻地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考研教育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登录文都网校,参考研究生考试教育学的相关课程。 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简介以教育学考研习题为例 取样记录于 20 世纪 20 年代后兴起,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和 描述观察相比,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 料,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记录所需的时间。取样记录可分为时间取样、 活

6、动取样和事件取样。文都教育这次着重介绍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并结 合教育学考研习题,以此来加深大家对两者的理解。 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 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下面以一道题为例: 身为幼儿教师的李老师喜欢观察幼儿游戏中的争执行为(如自由活动时,豆豆 想要和可可一起玩滑梯,而可可想和豆豆一起玩木马)。李老师选择观察幼儿 争执的时间长短,谁的意见占了上风、其他幼儿的表现等。李老师的观察方法 是( ) A.连续记录 B.行为核定表 C.日记记录法 D.时间取样记录法 这道题的答案是 D。从题干可知李老师选择观察幼儿争执的时间长短

7、,其 中谁意见占上风,幼儿的表现等,可见他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来观察特定时 间发生的行为持续时间等,与时间取样记录法特征相符,因此答案为 D。 事件取样是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的一种 方法。其注重的是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一旦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出现,就立即进行观察记录,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进行观察时, 根据预先分好的类别行为,将它发生的次数、时间记录在纸上。记录的形式有 两种:一种只记录行为的出现和不出现,另一种记录次数,指在限定记录的一 段时间内行为出现次数。下面再以一道题来加深大家对事件取样法的理解: 以学生的某些行为作为观察对象,或记录行为的

8、出现与否,或记录行为的出现 次数的记录方法是( ) A.时间取样 B.事件取样 C.日记描述法 D.活动取样 这道题的答案是 B。从题干可知研究者记录的是行为的出现与否,或者行 为出现的次数,可见其选择的记录方法是事件取样法,因次答案为 B。 大家要想更透彻地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考研教育学的 重点和难点,可以登录文都网校,参考研究生考试教育学的相关课程。 2017 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 颜元是清朝初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他提倡 “习行之学”,认为这才是周公孔子之学,构成了他的独特的学术和教育思想 体系。在他的著作存学编、存性编、四书

9、正误、朱子语类评 中,系统阐发了他的教育理论和基本观点,其中关于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了很 多独到的见解,对当今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 都教育在此对其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做详细介绍,希望能为考生的备考复习带 来帮助。 颜元非常重视教学方法,其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强调“主动”、“习行”,从而和“主静”与偏重语言文字的传统教育方 法根本对立。 颜元认为“动”和“静”两者势不两立,不可调和,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 养和国家的强弱。他认为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 体的事去学去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筋骨强固,增强身体和 精神的健

10、康,而且可以有提高涵养的功用和经世致用的价值。“习”是颜元教 学方法的中心原则,他认为只有习行才能取得真正知识,也才能实际应用所教 所学的知识。 “格物致知”是颜元习行原则的主要方法,他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格 物致知”,认为“物”就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具体事和物。“格物”就是亲自去 接触这个事,亲自去完成这件事,只有通过“格物”才能达到“致知”,最终 获得真正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 习书本知识。他认为书本记载的“原是穷理之文,处事之道,岂可全不读书”。 因而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乃致知中一事”。但“将学全看在读上”,“专为 之则浮学”,而且书读得愈多,愈缺乏实

11、际办事能力。同样,讲说也不能废除, 但不可脱离实际空讲。因而他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而且要 在“习行”上下更多的功夫,花更大的精力。 可以看出,颜元“主动”和“习行”的教育方法本质是一致的,但含义略 有区别。两者分别针对传统教育方法的两种形式,“主动”针对主静之说, “习行”的教学法则针对书本的教学法。 综上所述,鉴于传统教学之呆板僵死模式 ,受明清之际实学思潮之影响 ,颜 元大力倡导的 “习行 ”教学法,实为我国古代教学法之一大改革 。此法灵活多用,讲究实效, 犹如春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当然,在全面肯定“习行 ” 教学 的进步性的同时 ,亦应指出其局限。“习行”教学法的主要局限

12、在于它过分贬 低了理论思维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经验主义倾向 ,正如教育家高时良所言:“(它 ) 却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却忽视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另外, 他因过 分反对传统之机械读书法便提出 “读书愈多愈惑 ”的观念 ,显而易见这也是 不正确的。 大家要想更透彻地掌握教育史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考研教育学的重点和 难点,可以登录文都网校,参考研究生考试教育学的相关课程。 2017 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浅议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 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 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

13、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 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和板书设计等。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特征, 其在教学流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文都教育在此为大家做详细介绍,希望能为考 生的备考复习带来帮助。 1.指导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 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 将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应该反映在教学设计中。 2.统合性 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则是对 这诸多要素的系统安排和组合。以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学设计,这是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经验的教学设计的重大区别。从系统科学方法出发,就是要求对 由诸多

14、要素构成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和安排。 3操作性 教学设计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又明确指向教学实践。在教 学设计方案中,各类教学目标被分解成具体的、操作性的目标,教学设计者对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适、教学 评价手段的实施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4.预演性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 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这一过程带有较强的预演性和生动的 情境性。它能使教师如临真实教学情境,对教学过程每个细节周密考虑、仔细 策划,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5.突显性 教师在设计教

15、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某一种或 某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案中突出某一 教学方法的运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述,某一种新教学环境的设计,从而 使教学活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富有层次感。 6.易控性 这一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 预先规划和准备,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周密计划,反复检查。 二是教学设计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具有较强 的控制作用,既控制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控制着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内容、 程序和活动中主客体间的动态关系。 7创造性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

16、标和不同 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思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而且由于教学设计同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风格、智慧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个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 都会不同程度带有个人风格和色彩,因而它为教师个人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 广阔天地。 大家要想更透彻地掌握教育学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考研教育学的重点和 难点,可以登录文都网校,参考研究生考试教育学的相关课程。2017 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浅议汉代的“鸿都门学” 公元 178 年(汉灵帝光和元年)“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之时,一所新型 的中央官学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便是鸿都门学。鸿都门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 政治背景,其内容也是考验教育学常考内容,因此文都教育这次简要评述一下 鸿都门学,希望能为考生的备考复习带来帮助。 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 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 两次。党锢之祸以豪族诛杀宦官几尽,结束长期宦官专权结束。经过党锢之祸, 士族集团受到很大挫折,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