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21201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第 1页共 5页 统计调查方式说课稿 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周海燕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的周海燕,我说课的内容是统计原理 “统计调 查方式”的这部分内容。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 课内容) 。 一、说教材 :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娄庆松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原理 第二章第一节的一部分内容,主要讲述统计调查几种专门方法的具体内容. 近几年来,我 国经济、教育和统计学科有了许多发展和重大变化。国家已确定了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 调查为主体、多种调查方法结

2、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相应进行了统计体制重大改革。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统计方法在金融、证券、保险、投资、理财等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统计学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使其学科地位有了很大提高,成为经济类、管理类、 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二)、教学目标的认定: 1、教学对象的分析现阶段职业中专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足,主动性也差,统计又是一门比 较抽象的学科,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认为统计不是他们的主要专业课程,学习积极 性并不是很高。但他们却拥有一定的感知认识,思维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对身边事物容 易产生好奇感.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问

3、题情景,让学生去探索,去思 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的认定及依据: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对学生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 能力,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调查方式的基本理 论,进一步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 (2)能力目标:学习统计学原理,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也并不是要求我们成为统计 专家,但至少应当明白:懂得一些统计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不仅成为我们普及 统计知识、进一步做好各种统计工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统计调查的 基本方法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 (3)情感目标:统计是从数据上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数据的质量是统计的生命。通 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精神。 能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身边处处有统 计” 。 (三)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 统计调查方式的概念、特点、区别和应用 统计所需要的资料都是通过统计调查所取得的,不同的资料所采取的调查方式都是不 一样的,所以教学重点:是各种调查方法的概念、特点、区别及应用。由于普查和抽样调查应 用范围较广泛,所以重点介绍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调查方式的具体内容。 由于不同的资料采取的调查方式不同,每一种调查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局限性,所以 教学难点:各种调查方法的区别及应用。江苏

5、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第 2页共 5页 二、说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 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统计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统计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主要 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育法: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置身于数字化的时代,感受数字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数字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 示例法、设疑法:引出每种调查方式前,通过设疑和举例的方式展开; 讲授法:讲授具体概念特点等内容是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归纳法:讲述各种不同调查方式的区别时采用。 教具:利用多媒

6、体教学工具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互相促进的过程,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 主要的是由学会变为会学。有教育家说过:“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结合学生基础较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将尽可能去突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以提问、实例演示等形式围绕教学 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 点培养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学法:讨论法:对于相关例题,引导学生先讨论,然后再进行总结归纳; 概括法:对于不同调查方式之间的区别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教师总结; 练习法:为了加深

7、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达到巩固的目的,课内由学生完成若 干选择题,以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本次课堂结构主要采用以下六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6分钟) 统计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统计方法、探究统计、认识并掌握统计方法和理论。 讲授新课前先复习旧知,接着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通过典型实例,既能引导学生 对社会热点与形势的关注,还能让学生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统计,领会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专 业与实际问题的方法.然后思考: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答:通过调查获得的。怎 么调查?最后导入新课 进入

8、第二个环节 (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28分钟) 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 我国的人口数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利用问题向学生讲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人员上门登记的情形,包括时间及登记 项目等来总结出普查的概念和特点作用普查的方式等内容。同时给学生介绍我国统计局网 上公布的有关普查项目和数据,并提供相关网址,以便学生查阅。 当学生听讲开始产生疲倦时,插入一则“笑话”:通过母亲让儿子买火柴的事例 引出带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采用普查。设计意图:通过笑话引入,不仅可以活跃课题 气氛,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中,还有助于学生对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第 3页共 5页 查的必要性有深刻

9、的认识。 ) 既然火柴的质量不能采用普查,那么该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呢?这时可以让学生相互 进行讨论。同时结束了普查的讲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引出 “生活中的统计” 品尝一勺汤,就可以知道一锅汤的味道,你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 这是生活中的实例,很多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容易产生共鸣。问题可以先让 学生组成小组分析讨论,曾经有过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优先发言,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由老师总结:高质量的样本数据来自“搅拌均匀”的总体。 如果我们能够设法将总体“搅拌均匀” ,那么从中任意抽取一部分个体的样本,它们含有与 总体基本相同的信息。然后讲述抽样调查的具体

10、内容,学生受例子的启发,对于抽样调查 的就很容易理解了。在讲完内容之后,自然对于前面没有解决的有关火柴的调查方式就有 了很明确的答案。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出应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抽样调查中“随机原则”的概念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在讲课时运用 “学以致用”这一实例,通过学生对学校伙食满意度的调查来提醒学生怎样抽样才具有普 遍意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抽样调查的理解。 另外两种调查方式基本也都是采用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展开对概念的讲 述。在讲述重点调查过程中,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我国钢铁生产情况,了解我国的主要钢 铁生产基地。在接受统计知识的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地理知识,扩大了

11、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典型调查可以结合自己班级中某同学来分析讨论,因为对班级中的同学比较熟悉, 所以更能加深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通过实例此引出典型调查的概念和特点等内容学生更 能接受。 解决了四个问题,也就完成了本次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讨论研究突破难点(2分钟)课前我精心设计的几个问题中已经将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 查、典型调查都包含在内,通过实例引入、讨论、总结学生已基本掌握上述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再观察以上几个统计调查方式之间的特点和区别,主要区分三个容易混淆 概念的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 (主要以口述为主,由学生课后完成表格。 ) 调查方式 调查

12、目的 调查单位 重点调查 了解被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不能 推算总体相应指标 重点单位是指它们的某一标志值在总 体标志值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重点 单位是客观存在的) 典型调查 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及发展变化 趋势,可近似推算总体数量,无法 估计误差 有意识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 (人为选择典型) 抽样调查 用样本指标数值推断总体相应指标 数值,可以计算和控制误差 排除主观愿望,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单位 (四) 即时训练巩固新知(2分钟)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 时训练题,这些题目涵盖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且把课本的例题熔入即时训练题中,通 过学

13、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第 4页共 5页 1.调查大庆、胜利、中原等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 的组织方式属于( D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查 D.重点调查 2.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某年第三季度全市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B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 随着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进行登记的调查( C )A.统计报表制度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全面调查 4.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 A )A.一次性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

14、型调查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5分钟)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并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 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知识;通过统计思维方法的小结,逐渐 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调查方式 概念 特点 举例 普查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 查 一次性调查;全面性调查; 是有关国情、国力的调查 人口普查、 工业普查 重点调查 从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 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 是指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 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的单 位 调查目的是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的重点位置是客观存在 的;不可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全国重点钢 铁

15、企业调查 抽样调查 从调查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 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 据其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抽样 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产品质量 检验 典型调查 在对调查对象初步分析的基 础上,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 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是深入细致的调查;典型单位的 选择带有明显的主观因素;可以 据以估算总体数值,但不能计算 和控制调查误差 对先进或后 进典型单位 的调查 (六)任务后延自主探究(2分钟)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方式,有待进一 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设计调查思考题“三鹿奶粉事件” ,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从而 达到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象,还能让学生能对社会热点问题 引起关注,培养学生形成“身边处处有统计”的意识,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布置作业 统计原理习题集第二章相关习题。 表格 2张。 社会调查题。分组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四种方式进行,主要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