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答案解析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5211388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   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生理学   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生理学   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生理学   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生理学   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 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 答案解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生理学 【A1/A2 型题】 1肾小球滤过膜中,阻挡大分子物质滤过的主要屏障是 A肾小囊脏层足细胞足突 B肾小囊脏层足细胞胞体 C肾小囊脏层足细胞足突裂隙膜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 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其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由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构成。滤过膜的内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细胞上有许多直径为 7090nm 的小孔,称为窗孔,小分子溶质以及小分子量的蛋白质 可自由通过,但血细胞不能通过;内皮细胞表面富含唾液酸蛋白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可 阻碍带负电荷的蛋白质通过。基膜层为非细

2、胞性结构,型胶原是形成基膜的基本构架。 膜上有直径为 28nm 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 以及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也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一个重要屏障。滤过膜的 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有很长突起,相互交错对插,在突起之间形成滤过裂隙 膜,膜上有直径 411 nm 的小孔,是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裂隙膜的主要蛋白成 分是 nephrin,其作用是防止蛋白质的漏出。 2小脑绒球小结叶受损后的表现是 A运动编程功能受损 B运动启动功能障碍 C肌肉精细运动受损 D身体平衡功能障碍 E运动协调功能受损 答案:D 精析与避错: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

3、叶构成,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 动物切除绒球小结叶后,有步基宽(站立时两脚之间的距离增宽) 、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和 容易跌倒等症状;同时,不再出现运动病;此外,还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脊髓小脑由蚓 部和半球中间部组成,主要功能是调节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进行 适时 的控制。脊髓小脑受损后,运动变得笨拙而不准确,表现为随意运动的力量、方向及限度 发生紊乱。例如,患者不能完成精巧动作,肌肉在动作进行过程中抖动而把握不住方向, 尤其在精细动作的终末出现震颤(意向性震颤) ;行走时跨步过大而躯干落后,以致容易倾 倒,或走路摇晃呈酩酊蹒跚状,沿直线行走则更不平稳;不能进行

4、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 (如上臂 不断交替进行内旋与外旋) ,且动作越迅速则协调障碍越明显,但在静止时则无肌肉运动异 常的表现。以上这些动作协调障碍统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皮层小脑指半球外侧部,主要 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3神经垂体储存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生长激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 E泌乳素 答案:A 精析与避错:神经垂体激素实际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等部位的大细胞神经元合成的。 大细胞神经元轴突向下投射到神经垂体,形成下丘脑一垂体束。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的血 管升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由神经垂体储存。 4Na + 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A

5、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人胞作用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在体内一些非脂溶性的、亲水性强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及各种 离子,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必须依靠细胞膜上一些特殊蛋白质的辅助才 能完成,这种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其中包括载体为中介和通道为中介的转运,Na + 通过 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属于易化扩散中通道为中介的转运,故选 B。 5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答案:E 精析与避错:动作电位是神经纤维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

6、外来刺激时产生的连续的膜电 位变化过程,可分为上升相和下降相。动作电位处于上升相最高点时的膜电位接近于钠的 平衡电位;静息电位为静息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因此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静息电位 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故选 E。 6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神经肽 答案:A 精析与避错:神经二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机制:当兴奋以动作电位形式传到神经末梢时, 轴突末梢去极化,Ca 2+ 进入突触前膜内,使得突触前膜内的乙酰胆碱(Ach)释放到突触间隙, 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导致终板膜离子通道开放,形成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去极化达到阈 电位水平时,

7、可暴发一次动作电位并通过兴奋一收缩耦联而引起肌纤维的收缩。可见,乙 酰胆碱是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传递物质。 7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NaCl B清蛋白 C球蛋白D纤维蛋白 E血红蛋白 答案:B 精析与避错: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质(主要是 NaCl)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 要来自清蛋白,故选 B。 8下列属于等张溶液的是 A0.85%aCl B0.85%萄萄糖 C1.9%尿素 D5%NaCI E10% 葡萄糖 答案:A 精析与避错:通常把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维持细胞膜张力不变、体积和形态正常的盐 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NaCI 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 0.85%NaCl

8、 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 张溶液。 9AB 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 AA 凝集原和抗 A 、抗 B 凝集素 BB 凝集原和抗 B 凝集素 CA 凝集原和抗 B 凝集素 DB 凝集原和抗 A 凝集素 EA、B 凝集原,不含抗 A 、抗 B 凝集素 答案:E 精析与避错:红细胞表面有两种不同的凝集原,即 A 抗原和 B 抗原;血浆中则含有与之相 对的两种抗凝集素,即抗 A 和抗 B 两种血型抗体。 AB 型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 A 凝集原 和 B 凝集原;血浆中没有抗 A 和抗 B 的凝集素。故选 E 。 10.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A快速射血期 B等容收缩期 C缓慢射血

9、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内压力开始升高;当超过房内 压时,心室内血液出现由心室向心房反流的倾向,但这种反流正好推动房室瓣,使之关闭, 血液因而不至于倒流。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 为一个封闭腔,因血液是不可压缩的液体,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以致 主动脉瓣开启的这段时期,称为等容收缩相。其特点是室内压大幅度升高,且升高速率最 快,故选 B。 11.心输出量是指 A每搏输出量 B左、右心室输出的总血液量 C每分钟左心室所泵出的血量 D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 E每分钟两心房进入心室的血量答

10、案:C 精析与避错: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现称心排 血量) 。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调节心输出量的基本因素是心脏本身的射血能力, 外周循环因素为静脉回流量,同时心输出量还受体液和神经因素的调节,故选 C。 12.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 C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 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收缩期较短 答案:D 精析与避错:心动周期中,心肌细胞的平台期特别长,相应的有效不应期也长,当下一次 冲动传来时,心肌还处于有效不应期,所以不会在原有收缩的基础上再次产生动作电位, 也就不会像骨骼肌一样发生强直收缩,故选

11、 D 。 13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的因素是 A主动脉舒张压降低 B体循环外周阻力减小 C心室舒张期延长 D心室收缩期延长 E心率增加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冠状动脉最终末的小分支常常以垂直于心脏表面的方向传人心肌,并在心内 膜下分支成网,这种分支方式使冠状动脉容易在心肌收缩时受到挤压,从而增加了血流阻 力,影响心内膜下血液供应。只有当心脏舒张开始时,心肌内压急剧下降,血管外的压力 方解除,在舒张压的作用下,冠脉血流增加,故选 C 。 1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胸内压的变化 B肺主动舒缩 C外界环境与肺内压力差 D呼吸肌的舒缩 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答案:D 精析与避错:气体进出肺是由于大气

12、和肺泡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的缘故。在自然呼吸条件 下,此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而肺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所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当吸气肌收缩时,胸廓扩 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并低于大气压,空气就顺此压差而迸入肺, 造成吸气。反之,当吸气肌舒张和呼气肌收缩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缩小,肺容积缩小, 肺内压暂时升高并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便顺此压差流出肺,造成呼气。呼吸肌收缩、舒 张所造成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泡气与大 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推动气体流动的直接动力,故选 D。 15.正常情

13、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A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B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胃液中含有大量 HCO 3 - 可中和胃酸 答案:B 精析与避错: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存在胃黏膜屏障,它由黏液层和上皮细胞组 成。覆盖于胃黏膜之上的厚黏液层为第一道防线,它将胃黏膜与胃腔内的胃酸、胃蛋白酶 以及各种损伤因素隔离开来,同时胃黏膜上皮细胞还能分泌 HC0 3 - ,可与渗透黏液层的 H + 中和,防止 H + 直接与上皮细胞接触造成损伤,故选 B 。 6.胆汁可促进 A钙、铁的吸收 B蛋白质消化 C糖的吸收 D维生

14、素 A 的吸收 E维生素 B 12 的吸收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胆汁中是不含消化酶的,其成分中除胆盐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关外,胆汁 的其他成分在消化申无重要作用。而胆盐(主要成分为甘氨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钾)的生理 作用也就是胆汁的生理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以下 5 个方面:加强胰脂肪酶的活性;降 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从而使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加大;胆 盐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有利于脂肪酸的吸收;胆汁可促使脂溶性维生 素(A、D 、E、K) 的吸收;胆盐在小肠被吸收后,可以促使胆汁的分泌,故选 D。 17.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lg 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lg 食

15、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 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 lg 食物,消耗 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lg 食物所含的能量 答案:C 精析与避错:通常将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 1L 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氧热价在能量代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故选 C 。 18.给兔静脉注射 50% 葡萄糖 5 ml 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D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E血容量增多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小管液中的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小管 液内未被吸收的溶质浓度增高,造成小管液的渗透压增大,将会妨碍肾个管对水的重吸收。 由 此而引起的利尿作用称为渗透性利尿。例如本题中给兔子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后,肾 小管不能将它们完全重吸收,因此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结果使尿量增多,故选 C。 19.可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糖浓度增高 B血 Ca 2+ 浓度降低C血 K + 浓度增高 D循环血量增多 E血 Na + 浓度增高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循环血量减少,使肾动脉压下降,流经致密斑的钠负荷减小,交感神经兴奋 等,刺激肾素释放,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刺激醛固酮分泌,Na + 主动重吸收增加, CI - 和 H 2 0 随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