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布考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211235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7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罗布考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普罗布考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普罗布考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普罗布考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罗布考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罗布考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药 物与临床 Drugs Piperazine Ferulate Tablets; diabetic nephropathy; hs-CRP; TGF- 1 ; UAER; BUN; 2 -MG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耿毓汕(1974) ,女,主治医师,工作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血液透析科。Tel: 13682169188 E-mail: 现代药 物与临床 Drugs & Clinic 第 30 卷 第 3期 2015年 3 月 28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 一,主要特征是微血管病变,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患 者会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

2、亡 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初期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肾 小管间质纤维化,会直接导致肾功能恶化,所以肾 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最重要指标是肾小 管间质纤维化 1 。 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此病包括调节饮食、降低血 糖、调节脂代谢紊乱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 用药繁多,不良反应较大。研究发现,普罗布考有 抗炎、抗氧化、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2 。阿魏酸哌嗪 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微血管等作用,能通过 起到抑制系膜外基质的增生来达到保护肾脏功能和 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3 。本文研究了普罗布考联 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2年 32014年 9

3、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 港医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80 例, 其中男 39 例, 女 41 例, 年龄 4375 岁, 平均年龄 (54.42.5) 岁,病程 418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的 诊断标准 4 ,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脏器并发症、 妊娠以及感染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药物 普罗布考片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0.125 g/片,产品批号 2050151KL;阿魏酸哌嗪片由 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 50 mg/片, 产品批号 111002、130917。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每组 40 例

4、。其中治疗组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 4470 岁,平均年龄(54.72.5)岁;病 程 417 年,平均病程(9.31.2)年。对照组男 21 例, 女 19 例; 年龄 4375 岁, 平均年龄 (54.12.3) 岁;病程 518 年,平均病程(9.71.4)年。两组 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组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 降血糖、降血压治疗,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空腹 血糖7.0 mmol/L,餐后 2 h 血糖11 mmol/L,将 血压控制在 130 mmHg/80 mmHg (1 mmHg=133 Pa) 以下。在此基础

5、上,对照组餐后 30 min口服阿魏酸 哌嗪片,4 片/次,3 次/d。治疗组口服普罗布考片, 4 片/次,2 次/d,阿魏酸哌嗪片的用法用量同对照 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2 周。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5显效: 症状消失, 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至正常,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恢复正常,24 h 尿蛋白定量下 降 1/2 以上,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症状较治疗 前有所好转,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 白有所下降,但是没有恢复正常,24 h 尿蛋白定量 下降不足 1/2,肾功能正常;无效:患者症状没有 好转,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

6、者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 C(Cys C) 、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 、转换生长因子 1 (TGF- 1 )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血清肌 酐(Scr) 、丙二醛(MDA) 、血尿素氮(BUN) 、尿 2 微球蛋白( 2 -MG)变化情况。 1.6 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咳嗽、 转氨酶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 。 1.7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 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 15 例,有效 1

7、4 例,总有 效率 72.5%;治疗组显效 17 例,有效 18 例,总有 效率为 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 Cys C、 hs-CRP、 TGF- 1 、 UAER、 SCr、 MDA、 BUN、 2 -MG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 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转氨酶异常 2 例,咳嗽 2例;治疗 组出现胃肠道异常 3 例,咳嗽 1 例,两组均未发生 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未出现中断治疗的情况。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