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210476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讲 支路电流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8: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 课 型:讲授 教学目的 : (1) 利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2) 利用网孔电流法求解支路数目较多的电路。 (3) 利用节点电压法求解节点较少而网孔较多的电路 重点、难点: 重点: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难点:列方程过程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及符号的确定。 教学分析: 本节主要还是在巩固基尔霍夫定律的基础上,利用实例分析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并将其用于实践案例中。 复习、提问: (1) 节点的概念和判别? (2) 网孔的概念和判别? 教学过程: 导入: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电路特点,

2、选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解。 其中最基本、最直观、手工求解最常用的就是支路电流法。 一、支路电流法 利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步骤:(1)任意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网孔绕行方向。(2)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有 n个节点,就可以列出 n-1 个独立 电流方程。(3)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 L=b-(n-1)个网孔方程。 说明:L 指的是网孔数,b指是支路数,n指的是节点数。(4)代入已知数据求解方程组,确定各支路电流及方向。 例 1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 1中的两台直流发电机并联电路中的负载电流 I 及每台发电机 的输出电流 I 1 、和 I 2 。已知:R 1 =1,R 2 =0.6,R=2

3、4,E 1 =130V,E 2 =117V。 解:(1)假设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网孔绕行方向如图示。 图1(2)根据KCL,列节点电流方程该电路有A、B两个节点,故只能列一个节点电流方程。对于节点A有:I 1 +I 2 =I (3)列网孔电压方程该电路中共有二个网孔,分别对左、右两个网孔列电压方程:I 1R 1 - I 2R 2 + E 2 -E 1 =0 (沿回路循行方向的电压降之和为零,如果 在I R+I 2R 2 - E 2 =0 该循行方向上电压升高则取负号) (4)联立方程,代入已知条件,可得:-I 1 -I 2 +I=0I 1 -0.6I 2 =130-1170.6I 2 +24

4、I=117解得各支路电流为:I 1 =10A I 2 =-5A I=5A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发电机 E 1 输出10A的电流 ,发电机 E 2 输出-5A的电流,负 载电流为5A。由此可以知道:结论:两个电源并联时,并不都是向负载供给电流和功率的,当两电源的电动势相 差较大时,就会发生某电源不但不输出功率,反而吸收功率成为负载。因此,在实际 供电系统中,直流电源并联时,应使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内阻应相近。所以当具有并联电池的设备换电池的时候,要全部同时换新的,而不要一新一旧。 思考:若将例1中的电动势E 2 、I 2 极性互换,列出用支路电流法求解I、I 1 、和I 2 所需的方程。 从前面的

5、例子可以看出:支路电流法就是通过联立 n-1 个节点电流方程,L 个网孔 电压方程(n为节点数,L 为网孔数) 。但所需方程的数量取决于需要解决的未知量的多少。原则上,要求 B 条支路电流就设 B 个未知数。那么有没有特例呢? 例 2 用支路电流法列出如图 2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的方程。 (已知恒流源 I S 所在支路电流是 已知的) 解: 由电路图可见该电路中有一恒流源支路,且其大小是已知的,所以在解题的时候 只需要考虑其余两条未知支路的电流即可。 (1)假设流过 R 1 、R 2 的电流方向及 网孔绕行方向如图示。(2)列节点电流方程: I 1 +I 2 = I S(3)列网孔电压方程 I 2

6、R 2 +E-I 1R 1 =0 联立以上两个方程,代入数据即可求得。 图 2 (象这种具有一个已知支路电流的电路就可以少列一个方程) 例3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如图3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列出方程。 (P191 9-13题)图3 解:各支路电流、网孔绕行方向如图3示。列KCL、KVL定律,得:I 1 +I 2 +10=I E 2 -I 2R 2 + I 1R 1 - E 1 =0 I R L +I 2R 2 - E 2 =0 例 4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图 4中各支路的电流。解:可以看出该电路共有 6条支路,4个节点, 3个网孔。设定各支路电流和网孔绕行方向如图标示。 (1) 根据 KCL 定律,

7、列节点电流方程(可列三个 独立方程)I 1 +I 6 =I 2 I 3 +I 4 =I 1I 4 +I 6 =I 5图 4 (2)根据 KVL 定律,列出回路电压方程(可立出三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I 1 R 1 -I 6 R 6 +I 4 R 4 =0I 2 R 2 +I 5 R 5 + I 6 R 6=0- I 4 R 4- I 5 R 5 +I3R 3 -E=0 从该例发现,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支路数量较多的电路时,所需列的方程数也较多,这 就使得求解较为繁杂了。那么针对这样的电路,有没有什么更适合的方法来求解呢?二、回路(网孔)电流法 为了求解方便,我们考虑若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是不是就可

8、以大大减少了方程数量, 避免求解繁琐呢? 1、回路电流法:在电路中确定出全部独立回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数,根据基尔霍 夫电压定律列出含有回路电流的回路电压方程,然后求解出各回路电流,而各支路电流等 于该支路内所通过的回路电流的代数和。 2、解题步骤:(以图 5为例讲解)图 5 (1)确定独立回路,并设定回路绕行方向。 独立回路是指每次所选定的回路中至少要包含一条新支路,即其他支路未曾用过的支 路。如图 5所示,设定顺时针方向为独立回路电流的绕行方向。 (2)列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的回路电压方程。 注意:若某一电阻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回路电流流过时,该电阻上的电压必须 写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电流

9、与电阻乘积的代数和。而且要特别注意正、负符号的确定, 以自身回路电流方向为准。即自身回路电流与该电阻的乘积取正,如图 5回路 A 中,R 5 上 的压降为 I A R 5 ,取正。而另一回路电流的方向与自身回路电流方向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如图 5回路 A 中,I A 和 I C 反向,此时 I C 在 R 5 上的压降为 I C R 5 ,取负。若回路中 含有电压源时,电动势方向和回路电流的绕行方向不一致时(电动势两端电压方向和电流 绕行方向一致时) ,取正;反之取负。 按照以上原则,用回路电流法可列方程:(3)解方程求回路电流 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可求得各回路电流 I A 、I B 、

10、I C(4)求各支路电流。 支路电流等于流经该支路的各回路电流的代数和。此时需注意的是电流方向问题,要 以支路电流方向为参考,即若回路电流方向和支路电流方向一致,则取正,相反则取负。 如图 5中,各支路电流: (5)进行验算。验算时,选外围回路列 KVL 方程验证。若代入数据,回路电压之和 为 0,则说明以上数据正确。 根据以上步骤,我们发现一个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第一步,确定独立回路,选择新的 未曾使用过的独立回路,这个比较容易重复,那么如果我们选择网孔作为独立回路,是不 是就不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了呢?网孔是回路的特例,它是独立的。网孔之间没有重叠交叉, 列方程更加容易,这种方法称为网孔电流法。

11、下面我们就用网孔电流法来求解电路 5中的 支路电流。 例 5 已知 R 1 =R 2 = R 3 =R 4 = R 5 =R 6 =1K,E 1 =1V,E 2 =2V,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 6电路 中各支路电流。 解:(1)确定网孔。并设定网孔电流的绕行方向。如图 6所示,规定网孔电流方向 为顺时针方向。 (2)列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的回路电压方程。 (3)解方程求各网孔电流。 图 6解此方程组得: (4)求支路电流得:(5)验算。列外围电路电压方程验证。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网孔电流法的解题思想,就是用较少的方程求解多支路电路 的支路电流。先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出以电流为未知量的网孔电压方程

12、,再求解支路 电流。要注意的是,列回路电压方程时,回路电流的方向,要以自身回路电流方向为参考。 电动势的方向也要依据回路电流方向。然后求解支路电流时,要以支路电流方向为参考。但是可以发现如果网孔较多的话,同样存在方程数量过多,解题繁琐的问题。 三、节点电压法对于节点较少而网孔较多的电路,用支路电流法和网孔电流法都比较麻烦,方程过多, 不易求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取节点电压作为独立变量,可使计算简便得多。这就是 我们要学习的另一种方法节点电压法。 1、节点电压法解题步骤: (1) 选择参考节点,设定参考方向 (2) 求节点电压 U (3) 求支路电流 例 6 电路如图 7,求解各支路电流 I

13、1 、I 2 、I 3 、I 4 。 解:(1)选择参考节点,设定参考方向。 选择电路中 B 点作为参考点,并设定 节点电压为 U,其参考方向为由 A 至 B。 (这里也可选择以 A 点为 图 7 参考点,参考方向由 B 至 A) 图 7 (2)求节点电压 U 各支路的电流可应用 KCL、KVL 或欧姆定律得出,即: I 1 =(E 1 -U)/ R 1 I 2 =(E 2 -U)/ R 2 I 3 =(E 3 -U)/ R 3 I 4 =U/ R 4 根据 KCL 定律可得:I 1 +I 2 +I 3 +I 4 =0将 I 1 、I 2 、I 3 、I 4 的值代入 I 1 +I 2 +I

14、3 +I 4 =0 中 得:(E 1 -U)/ R 1 +(E 2 -U)/ R 2 +(E 3 -U)/ R 3 +U/ R 4 =0 可求得: 这就是节点电压计算公式。式中,分子的各项由电动势 E 和节点电压 U 的参考方向确 定其正、负号,当 E 和 U 的参考方向相同取负号,相反时取正号。凡是具有两个节点的电 路,可直接利用上式计算求出节点电压。 (3)求支路电流。 求出节点电压 U 后,将 U 代入电流公式中,即可求出各支路电流。 I 1 =(E 1 -U)/ R 1 I 2 =(E 2 -U)/ R 2 I 3 =(E 3 -U)/ R 3 I 4 =U/ R 4 例 7 求解图

15、1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I 1 、I 2 、I。 解:设 B 点为参考点,设定节点电压方向 A 至 B,则 A、B 两点间电压 U 为各支路电流为: I 1 =(E 1 -U)/ R 1 =10A I 2 =(E 2 -U)/ R 2 =-5A I=U/ R=5A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时,同样要注意的是电压方向问题,当电动势方向和电压参考方向 相同时取负号,相反时取正号。 课堂小结: 1、支路电流法即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节点电流方程和利用基尔霍夫电 压定律列出 L(网孔数)个回路电压方程,再联立解方程组,从而求解出各支路电 流的最基本、最直观的一种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2、网孔电流法用于求节点支路较多的电路,避免了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方程过多,带来解 题繁杂的问题。解题方法是先求网孔电流再利用网孔电流求支路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