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199812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01-10(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发展心理学试题 01-102001 年北京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单选 1- 将儿童的心灵比喻诚意快“白板” ,他认为一切的观念和知识都来源与后天的经验。 A 霍尔 B 格塞尔 C 洛克 D 卢梭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 趁粉代表则社会道德力量他抑制本能的随时满足 A 超我 B 本我 C 自我 D 里必多 3-是婴幼儿最重要的认识渠道,也是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A 味觉 B 触觉 C 视觉 D 听觉 4-是心理,行为活动的随意性和稳定性的神经生理的基础。 A 外抑制 B 内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后摄抑制 5艾里克森认为,-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2、童年期 D 青少年期 6 到-时,第一第二信号系统机能开始分化,两个系统的活动开始具有了相对独立性 A 前幼儿期 B 幼儿期 C 童年期 D 青少年期 7-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言语 ,它最后将发展成为社会性言语。 A 乔姆斯基 B 维果斯基 C 皮亚杰 D 班杜拉 8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后期的儿童将道德看作是句队的,不可更改的,是外在于自我 而存在的,他称这种道德为 A 他律道德 B 自律道德 C 前习俗道德 D 后习俗道德 9-是衡量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A 失同步 B 去习惯化 C 髓鞘化 D 节律同化 10-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辨证思维开始发展起来 A 老年期 B

3、成年期 C 青少年期 D 童年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 形成了守恒概念 B 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 C 形成了课题永存概念 D 能够进行假设性逻辑推 理 E 产生了真正的智力活动 2研究心理发展趋势的策略有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跨文化研究 D 家谱研究 E 序列研究 3鲍姆瑞得将父母的骄阳方式分为 A 独裁型 B 疏远型 C 纵容型 D 权威型 E 平等型 4对成年人而言,影响智力活动的因素主要有 A 职业 B 社会生活条件 C 性别 D 身体健康状况 E 年龄 5婴儿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 A 安全依恋型 B 回避的非安全依恋型 C 矛盾的非安全依恋型 D 中间

4、型 E 混同型 三填空题 1在发展心理学一般以-的-(1982)一书的出版作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象征性技能在行为上表现为迟延模仿,- ,-和假扮游戏等 3班杜拉提出-的概念,用以说明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机制 4从内容来看,赢儿期儿童只有-记忆和-记忆5言语的两大机能为-和- 6-和-是非言语智力测验,也是“文化公平”的测验 7老年人最明显的感知觉变化主要体现在-和-技能的衰退上 8合理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和-的协调发展 四名词解释 1同化 2心理社会危机 3序列研究 4内部语言 5青春期 五简答题 1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2简要说明言语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3儿童游戏发

5、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4简要说明生理发展和性成熟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六论述题 1什么是依恋?婴儿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说明他的观点2002 年 10 月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 ,他认为后天经验决定了这块“白板”上将出现 什么图画。 ( ) A 达尔文 B 卢梭 C 比内 D 洛克 2 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会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纳入到现有 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为 ( ) A 平衡 B 同化 C 顺应 D 内化 3 皮亚杰认为,的儿童获得了象征性机能

6、。 ( ) A 感觉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4 弗洛伊德认为,是代表道德性社会约束力的人格结构。 ( ) A 超我 B 本我 C 自我 D 里必多 5 在产前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最敏感的阶段是 ( ) A 合子阶段 B 胎儿阶段 C 胚胎阶段 D 围产期 6 在,儿童的再现记忆开始发展起来 ( ) A 新生儿期 B 婴儿期 C 前幼儿期 D 幼儿期 7 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 A 游戏 B 学习 C 劳动 D 生活活动 8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可以分为种类型。 ( )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9 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

7、任务是发展出感,克服绝望感。 ( ) A 勤奋 B 自我完善 C 同一性 D 亲密 10 老年人记忆的减退主要表现为的减退。 ( ) A 意义记忆 B 远期记忆 C 感觉记忆 D 再现记忆二、多项选择题 11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用来解释儿童行为的发展。 ( ) A 经典条件反射 B 观察学习 C 平衡过程 D 内化 E 操作条件反射 12 适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的实验设计有 ( ) A 横向研究 B 跨文化研究 C 纵向研究 D 收养研究 E 序列研究 13 采用“陌生情境”研究法,可将儿童依恋类型分为 ( ) A 安全依恋型 B 敏感依恋型 C 回避型 D 矛盾型 D 中间型 14 前

8、幼儿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 ( ) A 镜像再认 B“独占”意识 C 掌握人称代词 D 对他人的同情 E 命令他人 15、维果斯基认为,根据言语的机能,可将儿童语言分为 A 社会性言语 B 自我中心言语 C 内部言语 D 外部言语 E 情境性言语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6、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于 1882 年出版了 一书,这标志着科学童心理学的诞生。 17、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必须掌握( )才能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 18、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绘人测验是非言语测验,也称作( )测验,它们适用于不同文化 背景的人群。 19、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 ( ) (

9、)和( )这四类。 20、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 ) ( )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21、 ( )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22、幼小儿童经常犯两种语义错误,即( )和( ) 。 23、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 ) ( ) 和( )三个水平。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0 24、内部言语 25、守恒(概念) 26、他律道德 27、组群效应 28、前言语思维 五、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29、艾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0、请说明语言在记忆中的中介作用的发展特点。 31、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0、 32、为什么说儿童认识发展过程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六、论述题(共 26 分) 33、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4 分) 34、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12 分) 02 年答案: 1-5 DBBAC 6-10CACBD 11ABE 12CE 13ACD 14ABCDE 15BCD16 儿童心理 17 一定的中介手段 18 文化公平测验 19 感染、药物、辐射、营养不良 20 从头到脚,从中心到外周 21 弗洛伊德 22 过度概括,概括性不足 23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2003 年 1

11、0 月 发展心理学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认为儿童是“高尚的野蛮人” ,因为他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高尚的观念和品性。 A 霍尔 B 格塞尔 C 卢梭 D 洛克 2强调人格结构中理性自我的调节作用,他认为,通过这种调节作用,个体可以解决 发展中的各种危机,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A 埃里克森 B 弗洛伊德 C 霍尔 D 班杜拉 3 由于前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他们的游戏主要为 A 主题游戏 B 模仿性游戏 C 规则游戏 D 表演游戏 4 只有当时,真正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才开始产生。 A 直接刺激引起直接反应 B 直接刺激引起词的反应 C 词的刺激引起直接反应 D 词的刺激

12、引起词的反应 5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和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A 皮亚杰 B 格罗斯 C 彪勒 D 弗洛伊德 6 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活动。 A 生活 B 游戏 C 学习 D 社交 7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A 皮亚杰 B 维果斯基 C 乔姆斯基 D 班杜拉 8 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将道德看成是人们通过协商所达成的共识。他将这种 道德称为 A 前习俗道德 B 后习俗道德 C 他律道德 D 自律道德 9的髓骨肖化最晚,一般要到 12 岁左右才完成。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10 在整个成年期中,成逐渐下降的趋势。 A 流体智

13、力 B 晶体智力 C 一般智力 D 特殊智力 二、 多项选择题 11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 形成了守恒概念 B 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 C 能够进行假设性逻辑推理 D 能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 E 能够进行系统性的逻辑推理 12 研究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策略有 A 序列研究 B 双生子研究 C 跨文化研究 D 收养研究 E 纵向研究13 婴儿的气质类型包括 A 轻松型 B 慢热型 C 混合型 D 困难型 E 中间型 14 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 发音器官的成熟 B 语言中枢的成熟 C 适当的语言环境 D 语言感受器的成熟 E 儿童对成人语言的模仿 15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的成

14、分包括 A 超我 B 自我 C 里必多 D 本我 E 无意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 16、作为欧美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先驱,于 1922 年出版了一 书。 17、儿童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形式一般有、和恒等性三种。 18、新生儿的注意为不随意注意,即。 19、研究表明,儿童的记忆到 9 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记 忆则在不断发展之中。 20、儿童运用复述策略的能力要经过和两个阶段才能较好地发 展起来。 21、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 22、成年初期个体的思维从以为主向以为主过渡。 23、老年人的思维存在着比年轻人更明显的倾向。 24、老年人记忆的减退主

15、要表现为的减退。 四、名词解释 25 象征性机能 26 内化 27 ABAB 设计 28 直觉行动性思维 29 自我同一性 五、简答题 30、简要说明动作发展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31、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32、简述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 33、试分析幼儿的“说谎”现象。 六、论述题 34、试分析比较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异同。 35、试分析说明语言获得的有关理论。 03 答案: 1-5:发展心理学 2004 试卷 一、单选题 1、-主张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A 达尔文 B 洛克 C 霍尔 D 卢梭 2、在认识比较熟悉的事物时,- 过程更占优势。 A 平衡 B 同化 C 顺应 D 内化 3、 “三山试验”反应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具备: A 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