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考试试卷分析1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196340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考试试卷分析1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考试试卷分析1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考试试卷分析1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考试试卷分析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考试试卷分析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考试试卷分析 熊小红 考试总体情况非常不理想。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 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由本校一年级两个数学老师 共同命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一(1)和一(2)共101名学生参加考试,两个班的合格率 均为98%,一(1)班优秀率为72%,一(2)班优秀率为62%。 二、试卷试题概述: 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分为6个小题,第1小题看图写数考基数, 第2小题考数序,第3小

2、题考序数,第4小题考相邻数,第5小题考数的组成,第6小题 考比多少。 第二大题是计算题(每题1分,共24分),分为3个小题,第1小题口算题,第2小 题在算式中填“+”或“-”,第3小题填、。 第三大题是数立体图形(共8分,每空2分)。 第四大题是物体分类题(共10分)。 第五大题是用数学,看图写算式(每小题8分,共32分)。分为4个小题,第1小题 知道两部分,求总数。第2小题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第3小题看一图列四式。 第4小题应用题。 三、试卷考核知识简析: 1、10以内基数、数序、序数、相邻数以及数的分与合等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大 题和第三大题) 2、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连加、

3、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大小(主要体现在第二 大题) 3、立体几何图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三大题) 4、物体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四大题) 5、看图写算式并计算以及用数学(主要体现在第五大题) 四、书本知识内容: 第一单元 数一数(P25) 第二单元 比一比(P613)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P1431)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P3237)第五单元 分类(P38-41)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42- 83) 五、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四大题都是基础题;第五大题是应用数学解 决问题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 六、考试情况分析:

4、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 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 少数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时会丢1-2分,如在计算10-3+2时,不是先算第一步,而是先算 3+2等于5,故结果等于5就错了。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3个 圆柱体,认为那个又矮又粗的圆柱不是圆柱,说明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 刻,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 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 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

5、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 准确的弊病。 2、拔高题上失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 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七、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 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 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 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

6、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 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 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 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 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4、教

7、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 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 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 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 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 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 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7、作为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 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继续加强基础 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 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