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193435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 新课标明确提出: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 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 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继承革命传统, 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 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 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 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小学音乐教材

2、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 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 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 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 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例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 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 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 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

3、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 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二、德育渗透在欣赏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 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 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 美妙的音乐海洋里。例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 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

4、 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 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三、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 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 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 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例如: 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

5、 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四、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 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 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 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 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 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 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 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的良好行为习惯。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 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 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 情操、净化心灵的 完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