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资料doc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193331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1】为什么说心理学史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答: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概念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 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 孩子的心理是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 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不是消 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 有选择地反映

2、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概念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 岁) 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规律。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各种心理活动都在学前阶段开始发生。儿童出生时只有最简单的感知 活动,难以与生理活动区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 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言语、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 出生后的早期阶段产生。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 学的重要内容。

3、(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但其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 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 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遗传、教育、环境 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包括: (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本身的规律; (2) 制约影响学前儿童心 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心

4、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及个性的形成 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 律。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1发展心理学 【3】学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 答: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 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更 多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即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 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分别独立成为一 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除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外,还研究人类心理种 系发展,即从动物进

5、化到人类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动 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原始人类的心理。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2普通心理学 【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答:普通心理学研究 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 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学前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学 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应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学前心理学,不仅利 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反过来,其研究资料和成果,又可以丰富和促 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3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学前儿童是在成人教育下成长 的,他们的心理发

6、展,离不开教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 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同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又可以且应该 为学前教育学提供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4儿童解剖生理学 它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 必须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心理是脑的机能。研究学前儿 童心理的发展,更是需要以儿童神经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发展的知识 为依据。 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揭示自然、社会、思维现象的最普通的规律,学前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科学的学前儿童心理 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同时,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 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 学习

7、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5】论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 1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现 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活动 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说明 是什么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学前教育理论奠 定基础。幼教工作者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自 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 二、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幼儿教师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之前总为不能完成教育任务而苦恼, 甚至认为幼儿故意和自己捣乱而

8、生气,但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和规律后,变为欣赏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 三、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幼儿教师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有条件系统地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心 理,但有的教师因不懂研究方法而失去机会。学习研究方法后,在教 育工作中,可用观察、谈话,甚至实验的方法了解幼儿,使教育工作 水平得以提高。 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学前心理学可以具体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变化、发展 原因,外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等。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都可 以找到其原因。这些知识有助于形成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宿 命论;了解人的认识如何从感知发展到思维及思维如何促

9、进感知的提 高;有助于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量变到质变、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思想。 第三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一、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1抓住学科特点,包括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本学科与其他学 科的关系。 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弄清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及其内涵和外延;掌握儿童心理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 变化的原因。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有条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来学 习,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过程中,要对儿童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

10、状况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进行客观的研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 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表现要避免主观性。 2活动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从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分析。 3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 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1观察法概念观察法是研究 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 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 语、表情和行为,并根

11、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 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 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3)观察一般应多次反 复进行,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 2实验法 【6】论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实验法 答: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 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 象之间的联系。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

12、种,即实验室实 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概念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 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4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 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5问卷法 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 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赦调查 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6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他们的 各种心理活动。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 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

13、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 谈话技巧。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 如手工、图画等)去了 解儿童的心理。概念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年龄特征概述2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概念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 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概念 1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 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概念 【论述】为什么要强调年龄特征?答:(1)谈儿童心理发展

14、时要强调 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 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 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 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 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 发展的特征。 (2)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 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 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 别差异。在儿童心

15、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 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答:( 一)稳定性 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 1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 的;2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 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 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 龄特征的可变性。 (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

16、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 的。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的必要性何复杂性。 答:( 一)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 1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并做 明确标志,即儿童心理学上所谓的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2实践中,对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及有关儿童工作者,据划分标准, 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 (二)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明显存在,但划分复杂。 1儿童心理发展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 2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 可变性,这给科学地掌握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 (三)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婴儿期(0 1 岁) ,又称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01 月) 、婴儿早期 (16 月) 、婴儿晚期(6 12 月) ; 先学前期(1 3 岁) ,又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