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5193116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18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涉的“hng h 之志”,柳宗元倾听“赋敛之毒”的控诉,“闻而愈 悲”,范仲淹在写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说出了另一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 长,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 “jngln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愿望古人写文章,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关注人 生,关注自然。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日,国务院要求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2、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 工作,建立完善校车交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B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 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将纳入扶贫范围。 C一项最新的研究估计,地球上的物种可能多达880万,不过人类知道的只是其中的 近四分之一左右。 D26日,北约战机越境空袭了巴基斯坦军事检查站,造成24名巴士兵死亡、13人受 伤。此举引发伊斯兰堡方面强烈不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4、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3、 C、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向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主题活动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 其中收集了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10篇文章 B、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地描写梁山好 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 C、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 坷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先帝”是指刘备,“陛下”是指刘

4、禅,“旧都”是指 洛阳。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15分)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2)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诗句“荒路暧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 语句是“ , ”。 (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季景色的句子是“ ”,描写夏天景 色的句子是“ ”,描写冬季景色的句子是“ ”。 (5)浣溪沙中“ , ”将自然现象与人 的感受巧妙的结合,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7)安得广厦千万间, 。 (8) ,西北望,射天狼。 6、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

5、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读太阳,读出了他普照万物的无私;- - 7、根据下列材料,写一则简短的倡议书(5分)三年的时光已悄然流逝,初识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往昔,校园处处留下欢歌笑语,而今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为了激励同学们顽强拼搏,以优秀的成绩回报老 师和学校,为学弟学妹树立榜样,也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美好的记忆,初三学生会拟向全体 初三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刻苦学习,争取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要 感恩老师、感恩学校,在毕业前夕为学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粉刷教室,裁中一棵纪 念树等)。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苏

6、轼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诗,完成第6、7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从炼字的角度分析“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二字的妙处。 9、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二)阅读出师表,完成(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

7、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 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 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10、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1)猥自枉屈( ) (2) 夙夜忧叹( ) (3) 庶竭驽钝( ) (4)斟酌损益( ) 11、解释加点的词( )(4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遂

8、许先帝以驱驰( ) (3)深入不毛( ) (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请结合文章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417题。(10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 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 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一个志存 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

9、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 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 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 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 功。请千万不要轻易 相信天才的神话,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也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 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

10、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 道下笨功夫。 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 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 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 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 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 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 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

11、好、人缘好、运气好, 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 依 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 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 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 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 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4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句话。(2 分)_ 15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2 分) _ _ 16文章第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作简要

12、分析。(3分) _ 17、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最后一段话对你的启示。(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3分) 一 碗 米 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 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 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 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 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

13、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 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 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 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 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 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 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

14、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 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 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 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 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 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 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 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 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 我和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