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19173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历史_世界史复习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世界近代史复习(九年级上)主要航海家及成就 航海家 资助国 时间 成就迪亚士 葡萄牙 1487 发现非洲好望角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 发现美洲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 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 环球航行 文艺复兴 人物 国别 作品但丁 意大利神曲 达芬奇 意大利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罗密欧和朱丽叶 哈姆雷特 意义 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义社会的产生奠定 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 意大利 17-18世纪 法国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资产阶级壮大, 实质 反映新兴资产阶(形成中)政 治、经济利益要求 反映新兴(壮大中)的资产阶级政治、 经济利益要求 方式 借古希腊、罗马文化 公开向神学挑战(伏尔泰) 领域 在文艺领域 主要在思想政治领域 矛头 指向神学 指向封建制度 核心 人文主义 自由平等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事件 时间 影响 新议会的召开 1640年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处死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建共和国 1649年 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 查理二世复辟 1660年 废除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光荣革命 颁布权利法案 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君主立宪制在

3、英国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事件 时间 影响莱克星顿枪声 1775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组建大陆军 1775 加强了北美军队战斗力发表独立宣言 1776 宣告美国诞生萨拉托加战役 1777 北美战争的转折点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 事件 时间 影响 攻占巴士底狱 1789 掀开大革命的序幕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792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罗伯斯庇尔掌权 1792 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拿破仑称帝 颁布法典 1804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国家 革命原因 (根本原因) 革命对象 颁布文献 结

4、果 英国 资本主义 的发展 封建制度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法国 同上 封建制度人权宣言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 同上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宣言 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比较 名称 领导人 原因 文献 性质 影响 独立战争 华盛顿 英国的殖民统治 独立宣言 资产阶级性质 民族独立战争 (双重性质) 宣告美国独立 南北战争 林肯 奴隶制度的废存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资产阶级性质 进一步促进资 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封建农奴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目的 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领导人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5、革 意义 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历史 上重大的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原因 内忧外患的加剧 目的 走上强国之路 领导人 明治天皇及中下级武士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 的重大转折点。 日俄改革的异同 国家 背景 方式 性质 结果 俄国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 展 自上而下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美国 的侵略 自上而下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下)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月革

6、命 背景:一战给俄国带来沉重的灾难,削弱了沙皇专制统治力量。 开始:1917年3月,在首都彼得格勒爆发革命。 成果:推翻了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特殊之处:出现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代表苏维埃) 十月革命 背景: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反动政权要武装镇压革命。 开始: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成果:苏维埃政权建立(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 ,把土地无 偿分给农民;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决定迁都莫斯科 性质:无

7、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影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 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巩固新政权 措施:(经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 成果:1920年,粉碎了国外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与国内反革命叛乱。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 经济: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共存、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政治:1922年,领导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 1924 年,列宁逝世!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 经济: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8、” ,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苏联加快实现农业集体化。 政治: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在1936年形成。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背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实质是一次分赃大会) 时间: 1919年1月,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参加国:协约国集团的27个成员国。 (中国也是其中一员) 操纵国:英国(劳合乔治) 、法国(克里孟梭) 、美国(威尔逊) 条约:凡尔赛和约 (详见九年级上-课本第15页) 作用:对德、奥、匈等战败国签定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

9、西亚、 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注:凡尔赛和约中有关殖民地的内容,最能反映一战及巴黎和会的本质,创造了殖民统治新理论 “委任统治” ;有关山东的条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国际联盟 成立: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国联,实际上被英、法操纵。 (美国想称霸世界受挫, 所以没有参加国联。 ) 实质:列强维护战后帝国主义统治秩序的工具。 华盛顿体系 背景:战后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尖锐(美日矛盾) 时间: 1921-1922 年,在美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加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等9个国家。 操纵国:美、英、日。 条约:九国公约 (四国条约 、 五国

10、条约 ) 注: 九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遵守列强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 “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上为美 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 作用: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对“凡华体系”的认识 “凡-华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形成了一战后的世界基本格局;它暂时压制了 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所以说,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战的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前夕 1929年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首先爆发于美国。 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注: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应。美;德、日 罗斯福新

11、政美国 目的: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恢复银行信用 (首要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调整农业政策,加强国家补贴。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一举多得,解决失业问题) 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 评价:国家干预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它不可能消除危机。 意、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意大利:是第一个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 德国:希特勒上台后标志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通过军部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的形成。并开始对外侵略,为摆

12、脱经济危机, 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对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 绥靖政策 内容: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的战争讹诈;同时又想“祸水东引” ,把德 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表现: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顶峰:1938年9月,英、法、德、意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 慕尼黑阴谋 影响:这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极大地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要重新瓜分世界,凡-华体系并没有控制住德国、日本;法西斯国家蓄 意发动侵略战争;英、法的

13、绥靖政策。 全面爆发:1939年 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1、法西斯德国控制西欧,法国投降(敦克尔克大撤退)2、欧洲第一战场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 战 3、战争的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争 4、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2年元旦,26国华盛顿会议,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过 5、二战的转折点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程 6、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役。7、雅尔塔会议详见课本39-40页。8、 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5月,苏军发动柏林战役,德国投降。9、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性质:世界

14、人民的反法西斯正义战争。 影响: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胜利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与社 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可以联合起来,面临共同的挑战。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注:二战后,德国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敢于承认责任。日本否认历史,拒绝认罪,百般 狡辩,为军国主义招魂。 4: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西 欧 原因: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 ;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 果;国家制定

15、了合适的经济发展政策。 成果: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 原因:为了加强西欧的联合,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建立:1967年,法国和联邦德国发起成立“欧洲共同体” 。 1993年,发展为“欧洲联盟” 。 作用:统一了货币(欧元)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小资料: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各成员国公民拥有统一的欧洲护照, 统一的货币,欧盟有自己的盟旗,把贝多芬的欢乐颂作为盟歌。 日 本 原因: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50年代,美国扶植日本(朝鲜战争、越南 战争的军事订单) ;政府引进最先进

16、的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与教育;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 策。 成果: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发展:80年代中期,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野心,令亚洲邻国普遍不安。 5: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形成 形成: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政治表现杜鲁门主义(冷战政策出台) 经济表现马歇尔计划 军事表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苏联组建“华约组织”两极格局形成 事件:苏美争霸 结束: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 多极化趋势 背景: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格局方向发展。 因素:美国奉行霸权主义,中、俄、日、欧盟等强国或国家联盟,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多极化发展。 经济实力在竞争中具有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