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191370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样il与aql的双重作用(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第五节 IL与AQL的双重作用 例: 3000,AQL2.5各检验水平下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如下:CL IL n;Ac Re C S-1 5;0 1 F S-3 20;1 2 G S-4 32;2 3 H I 50;3 4 K II 125;7 8 L III 200;10 11,2018/3/11,第二章 GB/T2828,2,2018/3/11,第二章 GB/T2828,3,1. AQL在GB/T 2828.1中的双重作用(1) AQL是使用方对交付总体的质量要求,是生产方的质量目标。 (2)当对单批进行接收概率分析时,AQL也借用作为各检验

2、批(Ni )的质量指标,即当检验批的实际不合格品率pAQL时,在这种借用意义下,该批合格;当检验批的实际不合格品率pAQL时,在这种借用意义下,该批不合格;,2018/3/11,第二章 GB/T2828,4,特别应注意到,当检验批的实际不合格品率pAQL时,该批也有可能被接收。2.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分析CL IL n;Ac,Re max=1-Pa(AQL) C S-1 5;0 1 0.119 F S-3 20;1 2 0.0882 G S-4 32;2 3 0.0452 H I 50;3 4 0.0362 K II 125;7 8 0.0136 L III 200;10 11 0. 0

3、126,2018/3/11,第二章 GB/T2828,5,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分析CL IL n;Ac Re max Pa(10)C S-1 5;0 1 0.119 0.59F S-3 20; 1 2 0.0882 0.39G S-4 32;2 3 0.0452 0.36H I 50;3 4 0.0362 0.25K II 125;7 8 0.0136 0.06L III 200;10 11 0. 0126 0.0096,2018/3/11,第二章 GB/T2828,6,2018/3/11,第二章 GB/T2828,7,2018/3/11,第二章 GB/T2828,8,3. 检验水平IL

4、的双重作用:(1) 对单批而言,检验水平IL是判断精度指标,检验水平IL越低,对单批的判断精度越差,误判概率越大;检验水平IL越高,对单批的判断精度越高,误判概率越小 。(2) 对交付总体 Nm(i) dm(i) 而言,检验水平IL是质量保证程度指标;检验水平越高,质量保证程度越好。4. 检验水平IL的选择根据能够承受的样本量选择检验水平,在可能的前提下,检验水平越高,质量保证程度越好。,2018/3/11,第二章 GB/T2828,9,第六节 关于不合格与不合格品的分类1.单位产品上仅有一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或仅考虑一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 ,对于这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一件单位产品上最多

5、只有一个不合格,其不合格数即为这个单位产品的不合格数。(1)此时不合格数与不合格品数不加区别,按不合格品百分数规定AQL或p0 。 (2)按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类或多(少)于三类的不合格,按不合格的类别分别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规定AQLA、AQLB 、 AQL C或p0 A、 p0 B 、 p0 C。,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0,2.单位产品上仅有一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或仅考虑一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 ,对于这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 ,一件单位产品上可能有多于一个不合格。 (1) 其不合格数即为这个单位产品的不合格数,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规定AQL或

6、p0 。 (2) 按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类或多(少)于三类的不合格,按不合格的类别分别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规定AQLA、 AQL B 、 AQL C或p0 A、 p0 B 、 p0 C。 (3)按一定规则首先确定该单位产品是否为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百分数规定AQL(AQL10)或p0 。,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1,3. 单位产品有多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 ,对于每个检测项目, (质量特性)该单位产品上最多只有一个不合格。(1) 单位产品上各个检测项目所有不合格数的总和,即为该单位产品的不合格数,按平均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规定AQL或p0 。按质量特

7、性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类或多(少)于三类的不合格,按不合格的类别分别以不合格品百分数(平均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规定AQL A、AQL B 、AQL C或p0 A、 p0 B 、 p0 C 。 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和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类或多(少)于三类的不合格,按不合格的类别分别以不合格品百分数(平均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规定AQL A、AQL B 、AQL C 或p0 A、 p0 B 、 p0 C 。,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2,(4)按一定的规则首先确定该单位产品是否为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百分数规定AQL或p0 。4.单位产品上有多个检测项目(质量

8、特性),至少存在着一个检测项目(质量特性) ,对于该检测项目(质量特性)单位产品上可能有多于一个不合格。 (1) 该单位产品各个质量特性 上的所有不合格数的总和即为这个单位产品的不合格数,按平均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规定AQL或p0 (2) 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 、三类或多(少)于三类的不合格,按不合格的类别分别以不合格品百分数(平均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规定AQLA 、AQL B 、AQLC或p0 A、 p0 B 、 p0 C。,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3,(3)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和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三类或多(少)于三类的不合格,按不合格的类别分

9、别以不合格品百分数 (平均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 规定AQLA、AQL B 、AQL C或p0 A、 p0 B 、 p0 C。(4) 按一定的规则首先确定该单位产品是否为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百分数规定AQL(AQL10)或p0 。,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4,5.批的判定将不合格或不合格品分类后,设AQLA = 1.0 AQL B =1.5 AQL C = 4.0可检索出第一组抽样方案为A: (13; 0 1) B: (8; 0 1) C: (3; 0 1)可检索出第二组抽样方案为A: (50; 1 2) B: (50; 2 3) C: (50; 5 6) 若第一组样本质

10、量为: dA = 1; d B =2; d C =5,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5,若第二组样本质量为:dA = 0; d B =2; d C =6 GB/T 2828.1规定:各个类别的不合格的样本都是合格的,才能判定接收该批。这样,当样本出现第一种情况时,可接收该批;当样本出现第二种情况时,拒收该批。从直观上看,第二组样本质量优于第一组样本质量;所以,有些人提出了如下综合判定法,规定:判定分DS=10 ACA + 5ACB + ACC样本分SS=10dA + 5dB + dC,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6,当SS DS时,接收该批;当SS DS时

11、,拒收该批;对于上例的判定分:DS= 10*1 + 5*2 + 5=25第一组样本分:SS 1=10*1 + 5*2 + 5=25第二组样本分:SS 2=10*0+ 5*2 + 6=16 所以,当样本出现第二组情况时,接收该批。在这里特别指出,不允许做这种综合判定。,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7,这样做综合判定后,会使C类失控。若偶然出现这种情况,不必调整;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可做如下调整:调整方案1:减小AQLA ,增大AQL C 调整方案2:对C类进行质量改进;为节约原料或节省工时对A类进行放宽调整,使之控制质量过剩。,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

12、8,对产品的检验应考虑:1.对哪些质量特性仅做首件检验,例如冲压件(质量特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变)。2.对哪些质量特性除首件检验外,需加巡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巡检周期,例如切削件(质量特性周期性变化) 。3.对哪些质量特性除首件检验外,需加逐批检验,例如焊接件(质量特性随机变化)。,2018/3/11,第二章 GB/T2828,19,第七节 多次抽样方案 例 : 设批量N=30,000 检验水平IL=I AQL=2.5可查出一次、二次、五次正常抽样方案分别如下:一次正常抽样方案 (125; 7 8) 二次正常抽样方案 80; 3 6 80; 9 10二次抽样方案的一般形式为: n1 ;A1 R1 n2 ;A2 R2 R2 = A2 +1,2018/3/11,第二章 GB/T2828,20,32; 0 4 32; 1 6 五次正常抽样方案 32; 3 8 32; 5 9 32; 9 10五次抽样方案的一般形式为: n1 ;A1 R1 n2 ;A2 R2 n3 ;A3 R3 n4 ;A4 R 4 n5 ;A5 R5 R5=A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