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190644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统筹城乡发展 (一)中央精神及规范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 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 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 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 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

2、转 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 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 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 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十七大报告 (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面: 1.统筹城乡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强农村中小学布局的科学规划,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 学校和师资;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制止发生新的

3、教育债务,防止农民负担 反弹; 要加强农村非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提高农村学生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的入学率; 要 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取消各种名义的收费、限制和歧视。 2.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 系,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起步,既要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村居民与 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上的质的差别,又要面对现实,量力而行,承认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 在保障水平上的量的差别。 3.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土地、市场等经济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城市的发展需

4、要农村 劳动力、土地、农产品和销售市场,但今后城市获得这些发展要素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 制度束缚,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 4.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改革发展。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改革发展,一要 制定城乡统一的科学发展规划; 二要按照城乡统一的发展规划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 环境保护; 三要建立服务型的政府,转变县乡政府机构职能,加强政府服务,扩大农村公共 服务范围,让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社会公共服务。 5.统筹城乡财税金融的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大财力下移的力度,重点加强县级政府的 财力,提高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改革发展农村金融保

5、险服务体 系,要支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帮助农民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6.统筹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政府服务机制和农民互助机制促进城乡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促进城乡 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建立农民的互助机制,通过农民的互助组织尽可能节约成本,为 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服务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尽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水平偏低、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市场 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的特征并未根本改变。农民收入

6、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呈扩大趋 势。 2.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 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 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3.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水利、交通、 电力、通信条件较差,目前全国还有 2.5 亿农民饮水安全缺乏保证,近 100 个乡镇不通公 路,近 1 万个乡镇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约 200 万户农村人口用不上电。一些地区村镇布 局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设施缺乏。 4.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尚未得到切实保护,侵犯农民权益

7、问题时有发生。农民 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低价征收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到位等问题较突出,征地纠 纷频繁发生。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还不到位,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工伤保 险、子女教育、廉租住房等权利缺乏有力的制度保护。 5.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 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 高,特别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向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倾 斜。在规范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 要做。一些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次改革,如推进大中城

8、市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 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形成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机制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 加大改革力度。 命题切入点预测一:新农村建设 (一)常识 胡锦涛的“两个趋向”: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 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 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 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 趋向。 (二)新目标(五句话20个字) 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 乡发展是关键,建 设现代农业 是重要内容,深化 农村改革 是重要手段,发展农村公共设 施是必须

9、突出解决的问题, 发展农 村公共事业是重点问题,增 加农民收入是最重要、最关键 的目标,培育新型 农民、提高农民素 质是前提和首要环节,加 强党的领导是重要保证。(四)根本原则 一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 律,因地制宜。 二是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 命题切入点预测二:城乡一体化 (一)规范表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就是要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经 济社会一体化,并且提出了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具体措施:国家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将

10、统筹工业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将调整国民 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 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 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城乡一体化战略任务 1.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 2.推进城乡人口一体化。 3.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4.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5.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 6.推进城乡制度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对策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规划,并以此为目标逐步推进。充 分认识到发展农村经济在实现城乡经济一

11、体化目标中的关键作用,要大力加强农业作为国 民经济基础部门的地位,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以缩小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和谐发展政策机遇,大 力发展农村金融、信贷及土地等各项事业。 再次,把推动农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充分发掘农业内部的生产潜能上。以多种形式搞活 农村经济,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结构。要在市场机制下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乡镇企 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要加大对农民以教育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鼓励他们学习现 代化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引导他们发展高科技农业、现代农业;要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 点,鼓励农民创新经济增长方式。 最后,要以小

12、城镇建设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城市转移。破解城乡“二元结 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小城市在转移农村剩余 劳动力方面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地域分布广泛,发展潜力巨大,新进人口的生存压 力和社会排斥相对较轻。通过重点发展小城镇,引导进城农民向交通运输、餐饮、旅游、 物流等就业容量大、专业化水平较低的服务行业转移,逐步提高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最终一定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和谐社会目标。 命题切入点预测三: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规范表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 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了“逐步实现

1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新要求,并明确了各级财 政支持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向和任务。因此,逐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 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提升人类发展水平 的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作用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现实需求 看,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改革发展成

14、果进入新阶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因素。 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并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因素。 2.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阶段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 3.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 (三)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普遍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实行非 均衡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严重缺位,政府用于“三农”发展 的公共投资欠账较大,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仍然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农民对 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基本公共

15、服务的需求非常强烈。 2.农村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相当突出,因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不均等或结果不均等 而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集中 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占有不均等,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大量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大 中城市,占全国人口近 70% 的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严重匮乏。 二是服务水平不均等,不同地区现有物质、技术和资源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公共服务 能力的差异,从而造成不同地区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差别。 三是制度体制不均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过去存在,现在也存 在,制约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正常发育。

16、(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 当前公共服务城乡统筹供给的重点应放在增加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保健、 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要尽快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均等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健、最 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 1.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要在统一的税 制下公平纳税,平等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所承担的责任。以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技术 手段统筹调控各级政府实际所需的大体财力,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支出需求、财政能力和 税收努力,建立起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逐步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改变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 的供给机制,畅通农民参与渠道给,使有限的财政资源能用于大多数农民最急需的公共产 品和服务的供给上,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目标。 4.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率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5.加速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体制分割,实现各种体制对接。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