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水果园》教学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19020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客水果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做客水果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做客水果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客水果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客水果园》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客水果园教学设计 授课者:毛妃琴 教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做客水果园 。 教学目标: 1、 能有条理地说说自己在果园的所见所闻,初步了解交际语言 的礼貌和文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话中多多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设计理念: 1、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 全员参与不同视角的身份,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逐步提高 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的说话与听话得到整合,实现新 程标理念下的口语交际课。 教学重点: 1、通过小组合作敢于把自己想说的水果和心情表达清楚。 2、用普通话有礼

2、貌地进行自主交流和转述交流。 教具准备: 1、 把学生分成 5 个小组,每个小组 5 位学生。 2、 为每个小组准备不同的水果(香蕉、苹果、梨、葡萄 和桔子,黑板上贴一些水果的图片。 3、 准备二部手机。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这个金秋时节,到处瓜果飘香,今天老师就带你 们去做客水果园,现在我就是这里的果农,看到我的果园你们想说什 么?教学流 程: 学 生: 教 师: 创设实物情境,让 学生从视觉感观,激发 兴趣,产生身临其境的 感受,润物细无声地把 学生引领到课堂中来。 (5-8 分钟) 各自表达内心最直 接的语言和最真实的想 法,或者自己想说和所 见的。 扮演果农的身份, 有意中引导学

3、生礼貌用 语,建议学生用 “有有还 有”句式说话,也 可用上数量词。 品尝水果,刺激味 觉器官,让学生对水果 有话可说,让话题与学 生零距离,为学生提供 双向互动的平台。 (5-8 分钟) 学生品尝水果的味 道,可邀请不同小组的 同学品尝自己喜欢的水 果或者味道佳的水果。 提示学生注意邀请 同学的礼貌用语和感激 别人的习惯用语。 选小组中的一位同 学做代表,头戴水果装 饰,把自己当水果,学 会用第一人称介绍水果, 从而达到语文口语交际 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更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10-12 分钟) 一个学生作自我介 绍,其它同学则当评委, 评委可补充,通过倾听、 激励、反馈达成互动交 流。

4、(学生认为讲得一般 的举一只手,讲得生动 的举二只手,用上了自 己积累的语言和心情的 挥动高举的双手。 ) 组织学生认真倾听, 学会尊重别人讲话,给 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刺 激学生渴望表达的敏感 心境,产生兴奋的表达 欲望。 学生打电话与家长 汇报做客果园的感受, (交流的升华)让学生 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 任务。 (10 分钟 学生回归生活情境, 再现生活交际实境。 教师可充当家长, 引导学生规范、礼貌打 电话,更可表达内心真 实的感受,但不必过多 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总结:同学们,时间过得很快,相信今天做客果园会成为你们难 忘的一件事、快乐的一件事,现在果园就到下班时间了,你们回家后 不防

5、把今天的事告诉你爸爸、妈妈和朋友吧! 教学总结与反思:这节课我主要的从“看水果,品水果,述水果”三方面 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们能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把自己所看到的表达出来,运用了我看到了“有有还有” ,强化了学生对句形的训练。 口语交际还应注意首先交际要有情景, 在这堂课上我从上课伊始就创设了果 园实物情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语言交际的氛围,把学生带入一个果园,面 对琳琅面目的水果,学生自然想说,乐说,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 当然,口语交际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双向互动性,它注重的是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互动实践,我通过第二个环节安排学生品尝水果,用不同的身份角色进 行口语交际,这

6、一部分的设计达成了生生互动的交际氛围,同时让学生注意在交际 中表达方式要好,让学生用礼貌用语,学会文明地与人交流。第三环节设计让学生 变成水果,并以第一人称来自述,其他学生作评位,这不仅训练了听分得人思维要 敏捷,说的人的思维也要流畅,此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安排学生角色转换在双向互动中进行言语交际训练,整个过程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生与生的评价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感受 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然也正因为有遗憾而精彩。这节课,我注 重了口语表达的训练,只是对学生的个体关注还不够。教学是应该面对全体学生的,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还需努力! 总之,教学之路漫漫而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