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教学大纲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190114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七年级教学大 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 现象的学问,知道 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 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理解科学是一个充 满想象力 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 术 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 的自然现象,引 导他 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 兴趣,形成 对科学 本质的理解。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教学目标: 1. 练习实验操作、记录,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2. 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方法,熟悉实验室常用

2、 的仪器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 对实验 现象的观察、准确记录和描述 教学难点:准确的记录和描述简单实验现象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和体 积的单位及其常 用单位。 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 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 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 的长度。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 习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教学目标: 1、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 程度。 2、 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3、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 计,学会 摄氏度的 读法

3、和写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 第五节质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1 了解质量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2 理解质量的大小表示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 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托盘 天平的使用和维护方 法。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第六节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测量时间的仪器 2、掌握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加深理解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 别 4、学会实验室用来及时的停表的使用和 读数。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及其单位。停表的使用和 读数。 难点:停表的使用步骤及其读数的方法。 第七节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4、1、通过对生鸡蛋还是熟鸡蛋的探究,体 验科学探究 的一般方法,再通过对科学家的探究活 动天花 和牛痘的故事,能让学生概括知道 科学探究的一般 过程。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 验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可以利用脚印判断身高,并 找出脚印长和身高的比例关系。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 1、会使用放大镜,能用放大 镜观察事物。 2、能够说出蜗牛的形态结构包括口,两 对触角,眼, 足,并能初步知道各部分的功能。 3、知道蜗牛有视觉、触 觉、嗅觉、味觉,没有听 觉。 4、形成保护动物, 爱护动物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蜗牛的形态结构。

5、 3、蜗牛的感觉。 第二节 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标: 1、 理解“ 分类必 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 分类策略和“由于分类标准不一样,而分 类结果也 不一样”这一重要的分类思想。 2、 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 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 的代表动物的名称。 3、 能说出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分 类标准及相关的代 表动物的名称。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种子植物与无种子植物的主要区 别; 2、能说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 别和以及相关2 代表植物的名称 3、说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 植物的重要区别和 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 4、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五大类植物的分类标准 教学难

6、点: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第四节 细胞 教学目标: 1 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对 各种动植物细胞能有 形象的认识。 2 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 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 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5 学习使用显微镜;学会制作简单装片;绘制细胞 结构简图。 6 了解观察工具的发展及使用对生命科学微观领 域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 生物体。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3、说出组织的概念。 4、能区分植物五大基本组织。 5、说出动物四大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特征,

7、 细菌和真菌的 形态结构与特征,动植物的组织 名称和功能。 教学难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组织的结 构与功能及分布。 一一一 生物体的结构与层次 教学目标 1、 说出器官、系统等的详细属性 2、 区分生物体的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放在上一 节 课中) 3、 说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4、 说出人体的结构层次,初步建立生物体具有不 同层次的结构与层次组成的理念 5、 了解显微技术与科学的发 展,了解技 术和工具 创新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6、 学习团队合作的技能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描述生物体的结构层 次:细胞组织器 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生

8、 物体形成完整认识。领悟生物体是一个 统一的整体。 教学难点 1、物质组成的层次性理念 2、对系统的理解 一一一 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2、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 义之一“ 种”的多 样性。重点难点:动物适应生存的三种主要方式及之间的 区别。 一一一 地球与宇宙 一一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初步掌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如何证实地球是球体 一一一 地球仪和地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 仪上的两极、 经线

9、、经度、本初子午 线、 东西半球划分,了解地球 仪上的赤道、纬线、 纬度、南北半球划分、高中低 纬 度划分,了解经线、 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 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 图形,了解 地图三要素, 4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 图,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 一一一 太阳和月球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的大小、温度和太阳活动。 2 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 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 环形山。 4 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第四节 观测太空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著名星座和恒星。 2掌握观测星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

10、过探究, 实际感受天文观测研究活动, 进而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宇宙的兴趣。 4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 5了解我国古代在天文观测上的 贡献, 为科学地认 识宇宙打好基础 第五节 月相3 教学目标 1、 了解星图中左东、右西在月相中的应用,了解月 相的概念 2、 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把握月相变化的 规 律 3、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能用月相大致判断 方向和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 化与农历的关系 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第六节 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1、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 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 通的天

11、文现象。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 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日食和月食的区别 一一一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彗星。 2、会根据哈雷慧星的周期计算它出 现的时间。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太阳系的组成,可以从离太阳远近进 行分 析 2、八大行星的表面特点难点: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表面特点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一节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 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能描 绘

12、晶体 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以及善于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树立规范实验、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 凝固点。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 变; 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一一一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现象,理解影响蒸 发快慢的三要素; 2知道蒸发吸热,并利用蒸发 吸热降温; 3会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 发吸热解释现象。 4、理解对照实验,控制 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 意义。 5、培

13、养学生观察分析、提出 问题和归纳解决问题的 能力。 6、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 组合作,共同学习友 好相处的健康 一一一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 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 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 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 华和凝华 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 雾、露、霜 的形成 一一一 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 认分子比细 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 举反映分子之间空 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 间的空隙比固 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散现象,确 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 发生 扩散,

14、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 扩散的现象,能 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理解 扩散的快慢 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 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扩散现象 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 的性质;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确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2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 程; 3尝试应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变量控制法。 一一一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 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 见的弱酸性物质, 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说出典

15、型的 强碱和生活中常4 见的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 质具有一定的去污 能力。 3、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 酸碱 性强弱可用 PH 值的高低来表示,会用 PH 试纸和 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4、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与我 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对学生进 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 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 的 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七年级下册 一一一 对环境的察觉 一一一 感觉世界 教学目标: 说出人体主要的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重点:人体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学会用实验

16、归纳 的方法探究问题。 难点:学会用实验归纳的方法探究问题。 一一一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1 了解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2 知道影响声音传播快慢的因素 3 记住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重点难点: 声音的发生和 传播 一一一 耳朵与听觉 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 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1)、了解响度是由物体振 动的幅度决定的 (2)、 了解知道音 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几个途径 第四节 光和颜色 教学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 别:光在同一种透明 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5 千米/ 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5、知道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第五节 光的发射和折射 教学目标: 1 理解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