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18731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40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陈力 2015 年8 月7 日 北京 Britannica Concise Encyclopedia :library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print or in other forms that is organized and made accessible for reading or study. 中国大百科全书 :“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并向 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数字时代的图书馆 发展、变化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今 天的“ 数字图 书馆” 也许就 是未

2、来 的“传 统图书馆”。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收集、利用的文献 既包括 数字资 源,也 包括实 体资源 。读者 所需要的资源都应该纳入到数字图书 馆的资 源体系 之中。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既可以是完全数字 化的服 务,也 可以是 非数字 化的服 务,也 可以是混合型的服务。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为工具、载体和媒介, 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图书馆; 这个体系也可以是很多图书馆的集合 ; 这个体系也可以是图书馆与其他机构 的集合 ; 这个体系中将涵盖数字时代一切可以 利用的 资源、 技术

3、、 方法。 (一)媒介的变化 “地球村”不仅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 球变小 了,而 更重要 的是指 人们的 交往方 式以及 人 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交通工 具的发 达曾经 使地球 上的原 有“村 落”都 市 化,而电子媒介又实施着反都市化, 即“重 新村落 化” 媒介不仅仅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 体,媒 介对信 息、知 识、内 容有强 烈的反 作用, 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对讯息有重大 的影响 ,它决 定着信 息的清 晰度和 结构方 式。 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书 面媒介 影响视 觉,使 人的感 知成线 状结构 ;视 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 结构。 低清晰度的媒介(如

4、手稿 、电话 、电视 、口语 等等) 叫“冷 媒介” 。因为 它们的 清晰度 低,所 以 要 求人深刻参与、深度卷入 。因为 清晰度 低,所 以它们 为受众 填补其 中缺失 的、模 糊的信 息提供 了 机 会,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 能动性 ;高清 晰度的 媒介( 如拼音 文字、 印刷品 、广播 、电影 等等) 叫 “热媒介”。由于它们给 受众提 供了充 分而清 晰的信 息,所 以受众 被剥夺 了深刻 参与的 机会, 被 剥 夺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 (二)信息资源的变化 资源数量与质量发生了变化: 数量剧增 内容丰富 质量失控 无序存在 (二)信息资源的变化 资源类型发生了变化: 新的信息载体出现

5、,如PDF 、TXT、HTML 、 CH M 新的信息表达形式出现,如BBS、博客、短信、 微博、 微信等 等 (二)信息资源的变化 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 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 信息的传递方式与范围更加多样化: 微博与 微信所 营造的 公共空 间与私 密 空间 (二)信息资源的变化 信息存在与存储方式发生了变化: 信息安全问题 硬件问题 软件问题 非本地化问题 内容的整合问题 (二)信息资源的变化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理利用问题 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基本上是传 统知识 产权保 护模式 的简单 套用 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在很多情况 下妨碍 了信息 和知识 的自由 传播 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导

6、致了信息 和知识 产品购 买者部 分权利 被剥夺 问题:如何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有效利用 ? (三)读者的变化 读者获取信息的习惯与方式发生了变化: 84%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开始信息检索; 1%的用户从图书馆网页上开始信息检索; OCLC: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2005) 6-2 (三)读者的变化 读者与图书馆关系的变化: 信息的质量与数量是决定信息检索满 意度的 首要因 素。用 户对搜 索引擎 的评价 高 于图书馆员; 图书馆用户喜欢自助服务,大多数用 户在使 用图书 馆资源 时不会 寻求帮 助;

7、 有图书馆证卡的用户比没有证卡的用 户更多 的使用 信息资 源,并 更倾向 于利用 图 书馆。 OCLC: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2005) 6-2 (四)图书馆的变化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主角地位发生了变化: 商业机构的文献信息服务 非赢利性社会组织的文献信息服务 互联网上的自由信息 图书馆的组织机构、管理和运行模式发生了变化 (五)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着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的资源建设思想和方法、资源的管理、读者服 务的方式与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吗?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三定律 1、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

8、础 图书馆的服务都是 直接或间接依托 文 献信息资源的 服务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三定律 1、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 资源建设应该“所有”与“所用”并 重 关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 的“迷 思” “所有”已不能满足数字时代读者的 文献信 息需求 “ 所用 ”不可能作为数字时代图书馆 文献信 息服务 的唯一 手段, 甚至主 要手段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三定律 2、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用的 只有未用的资源,没有无用的资源 资源需要长期积累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三定律 2、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用的 图书馆的资源是经过筛选的,因此其 优势之 一在于 权威性 图书馆的资源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因此

9、其 优势之 二在于 可靠性 图书馆的资源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涵 盖了不 同的类 型,并 且经过 图书馆 员 的知识组织,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之 间的相 互关联 ,可以 给读者 提供更 为 完整的信息与知识,因此其 优势之三 在于 系 统 性 和 完 整 性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三定律 3、资源需要有效控制和管理 馆藏文献只有结构化整序与充分揭示 才是可 用的文 献 虚拟资源只有在有效控制和管理之下 才是可 靠的资 源 (美)约翰 奈斯比特:“失去控制 和无组 织的信 息在信 息社会 里不再 构 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 敌人” ( 大 趋势 改变 我们生活 的十个方向 ,p.23 ) 数

10、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符合数字时代读者的需求 “见面越来越少,服务越来越好” 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 要注意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适应数字时代的信息环境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需要更广 阔的视 野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有效利用 问题: 揭示、 整合、 技术保 障、专 业咨 询 不同类型资源的相互协调 资源的长期保存与长期使用问题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 新手段 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敏感 性 以博客 、微博 、微

11、信 为例 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 和新型 资源的 采集要 进行深 入的调 研和全 面的评估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需要有更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多元信息的发现能力 多元信息的组织、整合、揭示能力 多元信息的挖掘能力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内容 什么可以作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和内容取决于 图书馆 的服务 定位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范围与类型需要不 断拓展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法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该是多元化的 载体多元化:纸本、缩微、数字、音 像 来源多元化:购买、采集、访问 类型多元化:图书、期刊、电视、博 客、微

12、 博 多元化资源的协调采访问题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法 实体资源 传统资源中的“非传统资源”:非正 式出版 物 地方政府出版物 民间社团出版物 民间个人非正式出版物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法 数字资源(一) 商业性数字资源 如何对商业性数字资源进 行评估 商业性数字资源的优点: 专业、 权威、 易用 商业性数字资源的缺点: 权利限 制、可 持续长 期服务 问题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法 数字资源(一) 商业性数字资源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价格 长期使用、长期保存 与馆藏其他资源整合:元数据及对象 数据格 式 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法 数字资源(二) 网络公共资源 大型图书馆网站: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美国国 会图书 馆 专业的开放存取网站: 中国科学院科 技期刊 开放获 取平台 、DOAJ 、 谷腾堡项 目 、 欧洲数字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