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17213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 长塘小学 张佛弟 【摘要】思维的英语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师进行英语教 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为小学生的终身 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运用思维策略的原则和常用思维策略的形式两方面,对 思维策略在英语课堂使用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策略;思维能力 一、引言 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认识世界的过程 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恩格斯说:“思维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 ”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但有些老师则认为小学阶段,思维 训练的重任只落于数学

2、课堂当中,其实不然。小学英语学科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样 是任重而道远。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 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同时新课标也指 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于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 应该发挥教学智慧,使用正确的思维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 展奠定基础。 三、运用思维策略原则 近几年,笔者发现小学英语学科课堂中均或多或少地有思维策略的渗透,如常 见的课前头脑风暴(brainstorm)、阅读对话课中的半控制性对话和情景图片的提问 使用等等。但面对各种思维策略的选择,笔者经

3、过自己的实践与研究后,认为需要 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一)有针对性2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 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而小学阶段正处于具体运演阶段。 在这个阶段明显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 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其中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 生所在年级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适合的思维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如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图片认识的敏感期,如果教师把这些孩子的思维能力 过度拔高,在低年级使用表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 (二)有“知识性” 任何思

4、维策略的使用,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作基础。没有知识经验,思维就 很难发挥作用。在选用思维策略的时候,教师应该要考虑学生知识水平,这样才能 做到既服务教学,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三)有挑战性 思维策略顾名思义必须具有思维性,这也意味着则会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挑 战性的思维策略,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的锻炼与提高。如三年级上册 Unit2 Colours,教师在教授完颜色单词之后,有些老师可能出会在网上搜索一些图 片,问学生是什么颜色。这种形式虽然直观好操作,但难免缺乏挑战性。笔者认为 可以设计一个颜色接龙环节,如下图,图1 图2 图3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上课的

5、注意力也马上被集中起来。既达到检测学生是否掌 握颜色单词,又富有挑战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有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思维策略的设计不仅需要做到有思维性、有挑战性,3 也要做到有趣味性。如二年级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教师可能通过一些有趣的图 片或实物教具等方式,加强直观效果,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二年级下册 Lesson Five I like green fruit!学生学习了大量的水果单词后,教师在操练 orange这个单词时,则可以通过如下有趣的水果图片进行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开 口

6、说英语的兴趣,还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四、常用思维策略 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思维策略,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考变得清晰,更有效, 还活跃课堂,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 使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具智慧。笔者从小学英语多年,致力于思维策略的使用有研究, 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教学效果良好。下面,笔者将根据实践与学习,对常 用的思维策略进行介绍。 (一)头脑风暴(brainstorm) 1.适用年级:各年级 2.内容:头脑风暴是课堂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思维策略,它又称智力激励法,由 美国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A.F.奥斯本于 1939 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 一

7、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主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 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肯定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疯狂的想法。 3.案例:三年级上册Unit1 Hello里面有许多的文具单词,教师教授这些单词 时,鼓励孩子使用头脑风暴策略,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师拿起粉笔画了 一支长铅笔的简笔画在默板书,并说:Look, a long pen. What else pen do you know? 学生则很快开动脑筋纷纷回答:a short/ pink/yellow/beautiful pen. 甚至还会说出a big pen.这种有趣的答案。学生出现a big pen这种回答时,教师

8、 应该要肯定孩子。4 (二)思维导图(Mind map) 1.适用年级:中高年级 2.内容:思维导图也称脑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 它形象直观,可以使抽象的记忆和思维可视化,有助于记忆深刻、快速、有效。它 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 容易记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东尼博 赞,2005) 。 3.案例:六年级上册Unit5 What does she do? PartB Lets read.描写的是 三个不同职业的人的情况。文中篇幅较长,由于人物较多,信息量大,综合全篇记 忆理解会比较困难,这

9、时教师应该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化难为易。教学片断如下: T:I have three friends. Who are they?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write down the name in the circles. S:学生阅读后填写人名 Wang Li, Li Xiaobin, Yuan Yuan. T: What do they do? Whats their hobby? Where do they work? How do they go to work? Read and discuss in the group. And take no

10、tes. S: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人物相关信息。 T:Whats the thing that make them to be an engineer? To be an accountant? To be a policewoman? S:学生思考讨论得出hobby. T:(教师点题)Everyone should be have the good hobby, That it will make you happy.把Yuan Yuan原来的圆圈擦掉,用粉笔画成一弧线,再在上面画几笔, 变成头发,枯燥的思维导图马上变得有趣,一张笑脸式的思维导图也无形中让学生 感受到好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11、。最后,学生利用板书的思维导图,很快把 长长的Lets read记忆下来了。教师当堂课的作业:采访你身边的三位朋友,模 仿今天的思维导图,自行创编一张新的思维导图。5 (三)文本重构 1.适用年级:中高年级 2.内容:文本重构是对教材的二度开放,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教材原有内容 的基础上进行的剪裁与整合,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它常常应用于小学英语的创造 性写写话中。通过对对文本内容的change,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案例:四年级下册Unit4 At the farm的单元难点之一是these和those的 运用。为了体现学生的语用能力,A教师第五课时的Read and write作了

12、文本重构 如下: 教师先利用图1,让学生思考Mike这个小男孩究竟是站在A处还是B处参加农场。 学生通过阅读文段的提示语These are/ Those are ?等句子判断出来是站在A 处。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假设自己站在B处,那么这文本该怎么change(变)呢? 有趣的角色转换,充满了思维的意义,孩子们通过教师第三幅图画的示范换句后, 马上安排地动起笔来。此过程既充满了思维,又体现了学生语用能力。图1 图2 (四)图画(picture) 1.适用年级:各年级 2.内容:教学图画一般包括教学挂图、课文插图、简笔画、幻灯片图片等等。 图画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借助图画于思维策略当中,不仅为

13、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对所学的内容加深记忆,还训练了学生思维。 3.案例:三年级下册Unit6 How many?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How many do you see?并且会正确回答。A教师采用直接复制同一张图片多次,然后让 学生数后并进行回答,如图1所示。当教师提问How many triangles do you see? 我相信学生几乎都能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I can see fifteen.这时,上课的老师似 乎感觉教学效果已经达到。B教师也采用图片的形式,但在排版设变成如下图片2所 示。当教师提同一问答,我想学生则得沉下心来数清楚。更有趣的是图2的三角形6 是包含与

14、被包含的形式,学生数起来更具挑战性,能够数正确的学生更具成功感。 此刻“数”的过程中,教室一片安排,其实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往 往就是我们课堂所追求的东西。图片的使用不止是为了让课堂有趣,更应该让图片 成为思维的帮手。图1 图2(五)谜语(Riddle) 1.适用年级:中低年级 2.内容:谜语自古以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智力游戏,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创 造性思维。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人们不仅锻炼了逻辑思考能力,还巩固了对事物 的认知,并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 3.案例:三年级上册Unit4 We

15、love animals,第二课时PartA Lets learn 一共有5个动物单词,pig, bear, cat, duck和dog.教师在引出单词的时候可以呈 现如下的谜语:Hello, boys and girls. I love animals. I have five animals(点击课件图1). What are they? Which animal do you want to know?(教师示意学生选其中一种) ,学生选后,点击相应的数字后,呈现第二张幻 灯片(如图2示),这时,学生经过阅读句子后,会努力进行猜测,但由于有部分生 词,学生可能出现猜测的答案不准确,不要紧

16、,此时教师利用肢体语言进行生词的 解释,让学生意会到生词所表达的意思,在激励思考后,最后终于得出Its a cat.当 五种动物都被猜中并学习完后,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设计让学生创编animal riddles. 提供句子(如图4)让学生大胆地竞猜动物谜语,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认知 思 维7 得到培养。图1 图 2 图3 图4 五、结束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使用合适孩子们的 思维策略,努力做到把语言与思维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思维的乐 园。笔者以上的思维策略介绍仅是思维策略的冰山一角,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与实践,让孩子们遨游在思维的大海,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独立思 考的创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