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6982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年论文 通过大学两年的学习,我们逐步接受了一些有关经济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印象比较深 刻的就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 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 学。 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我们的世界,了解它是如何运转的;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经济也是学习一种思维模 式,它帮助我们以不同的眼光和视角来看问题,思考问题;此外,学习宏观经济学也有利 于我们将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知识框架结构: (一)导论 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

2、理论;重点是宏观经济学以及其研究对象,难 点是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流量与存量的的区别。 (二)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的衡量方法及其生产,分配和消费。重点是国民收入的衡量, 价格指数和事业率,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难点是名义GDP 和实际GDP,奥肯 定律,产品市场的均衡和金融市场的均衡。 (三)经济增长 本章主要介绍经济增长与资本,人口,技术的内在与外在联系,本章的重点是资本积 累和稳态,技术进步与劳动效率及新经济的增长理论,难点是资本积累的黄金率,索洛模 型。 (四)失业 本章主要说明失业类型,对失业问题分析的一些理论及治理政策,重点是自然失业率, 摩擦性事

3、业与结构行失业,短期失业与长期失业,难点是职业搜寻理论与贝弗里奇曲线, 内部人外部人模型。 (五)通货膨胀 本章是对通货膨胀的产生,通货膨胀与利率及其所形成的社会成本的研究,本章的重 点是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利率,难点是古典两分法,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六)开放经济 本章主要研究了两个开放经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与大国开放经济模型,本章的 重点也是难点,即两个开放经济模型,汇率的衡量,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 (七)总需求与总供给 本章通过建立一个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与均衡,重点是总 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难点是总需求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波动。 (八)

4、总需求理论 本章主要通过ISLM 模型对总需求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同时也是对政府宏观经 济政策的分析,本章的重点是计划支出线,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利率的决定因素,难点 是ISLM 模型,ISLM 模型与总需求曲线。 (九)总供给理论 本章主要通过总供给模型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的波动和长期调整,同时探讨了菲利普 斯曲线的内在意义。本章的重点是四个总供给模型,菲利普斯曲线,难点是工人错觉模型, 不完全信息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十)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本章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在短期内影响一个开放经济的总收入。本章的重点 是浮动汇率制下的小国开放经济和固定汇率制下的小国开

5、放经济,难点是蒙代尔弗莱明 模型和价格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十一)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本章主要研究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方面;一,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采取主动的姿态还 是被动的姿态;二,政策制定者是否可以自由地对经济情况的变动作出反应。本章的难点 是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规则,难点是新凯恩斯理论。 (十二)消费理论 本章是对消费函数进一步的考察,对决定总消费的因素作更加透彻的解释。本章的重 点是凯恩斯消费理论,难点是跨期选择理论,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性收入假说。 (十三)投资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投资的形式和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增长.本章的重点是投资的决定因素,税 收与投资,住房投资,难点是股票市场和托

6、宾的q 理论,存货的加速数模型. (十四)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本章分析了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本章的重点是货币需求的 交易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 (十五)宏观经济学流派 本章是对历史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本章重点是古典与凯恩 斯宏观经济学,货币主义学派以及新凯恩斯主义,难点是适应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理 性预期学说。 (十六)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本章主要对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问题的研究,本章的重点是经济体制转轨初期的我国宏 观经济的运行,难点是经济转轨基本到位情况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二、课程学习体会: 宏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与微观经济学是密不可分的。

7、大二的两学期里, 我们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堂通过案例导入,用生 活中的经济现象反映经济学原理。使枯燥的课本变得更生动,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理论联系实际: 以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作为切入点来对我国 2009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一) 经济现状: 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按照国际标准,通常是用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化幅度、就业人数增减和国际收支平衡状 况,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的,这四大经济指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1. 经济增长速度: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还一直处在下降的区间。上半

8、年,居民 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1.1%,上年同期为上涨 7.9%,自今年 2月份以来一直在下降,分别下 降 1.6%、1.2%、1.5%、1.4%和 1.7%,并且在八大类商品中有三涨五降。从 3月份以来, 环比也一直下降,3-6 月,环比分别下降 0.3%、0.2%、0.3%和 0.5%。与此同时,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5.9%,并且 1-6 月,同比降幅呈现出逐渐 扩大的趋势,1-6 月分别下降 3.3%、4.5%、6.0%、6.6%、7.2%和 7.8%。处在上游的原材 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降幅更大,上半年下降 8.7%。表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当季增速)2008年1季度 2

9、季度 3季度 4季度 2009年1季度 2009年2季度 同比 10.6 10.1 9.0 6.8 6.1 7.1 环比 1.9 2.6 2.0 0.1 1.5 1.8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上半 年 GDP 累计增长 7.1%,比去年同 期低 3.3个百分点;二季度当季 GDP 同比增长 7.9%,增速比上季回升 1.8个百分点。 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测算,季节 调整后的 GDP 季环比折年率二季 度为 14.9%,比上季高 6.4个百分 点,比去年四季度 3.7%的最低点高 11.2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的 GDP 环比相对 GDP 当季同比增速平均 先行 1-2 个季度。从趋势看,GD

10、P 环比最低点出现在去年四季度,今 年一季度开始回升,二季度持续回暖;GDP 同比增速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反弹,GDP 环比增 速比同比增速早一步,更及时地反映出经济回暖的势头。 上半年在 GDP 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3.4%,拉动 GDP 增 长 3.8个百分点。第二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87.6%,拉动 GDP 增长 6.2个百分 点。第三是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下拉 GDP 增长 2.9个百分点。 表2:2008年以来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速2008年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09年1-2月 3月 4月 5月 增速 14.

11、7 12.8 11.4 8.2 5.4 5.7 3.8 8.3 7.3 9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0%,增幅比上年同期低 9.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 9.1%,比一季度提高 4.0个百分点。人民银行调统司据此测算,剔除季节因素后,工业增加值季环比增长 4.0%,增幅比上季低 0.2个百分点,但高 于上年四季度-1.4%的环比增速,显示出今年以来的工业回升势头。 2. 物价变化幅度: 表3: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2008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09年1-2月 3月 4月 5月

12、增速 7.1 8.7 8.3 8.5 7.7 7.1 14.7 12.8 11.4 8.2 5.4 5.7 3.8 8.3 7.3 9 由图可知,CPI 同比持续负增 长。 可见我国控制通货膨胀取得 明显成效。据国家统计局统 计,上半年累计,CPI 同比下 降 1.1%,其中翘尾因素为-1.5%, 新涨价因素为 0.4%。二季度 翘尾因素影响 CPI 同比下降 1.6 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扩大 0.2 个百分点。从结构看,食品 价格比非食品价格稳定。上 半年,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 格分别带动 CPI 同比下降 0.13和 0.94个百分点。从走 势看,CPI 同比降幅连续 5个 月在底部震荡,人民

13、银行季节调整后的 CPI 环比 1-5 月份一直处于正增长,6月份为负增 长。 表4:200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总额 10756.6 9323.8 9317.6 9343.2 10028.4 9941.6 同比增长 18.50% 11.60% 14.70% 14.80% 15.20% 15.00%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8711亿元,同比增长 15.0%。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39833亿元,同比增长 14.4%;县及县以下零售额 18878亿元,增长 16.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49406亿元,同比增长 14.7%;住宿

14、和餐饮业零售额 8514亿元,增长 18.1%;其他行业零售额 791亿元,增长 3.0%。 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13.1%、17.0%和 10.8%。其中,汽车类增长 18.1%,日用品类增长 14.0%,家用电器和音 像器材类增长 5.1%,化妆品类增长 17.2%,金银珠宝类增长 15.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 3.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7.9%,服装类增长 18.0%,粮油食品类增长 12.6%,其中粮 油类增长 11.2%,肉禽蛋类增长 10.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1.5%,通讯器材类同比下降 7.0%。 3. 就业人数增减:

15、 1-6 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569万人,完成全年 900万目标的 6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万人,完成全年 500万目标的 5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79万人,完成全年 100 万目标的 7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3%,与一季度末持平。截至 7月 1日,全国已有 415 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签约率为 6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企业岗位流失速度减 缓,6月份出现净增。 就业数据回升苗头较好:统计局公布的季度报告表示,2009年上半年的就业压力与2008 年下半年相比有了明显下降。并列举了一系列数字:二季度末,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 比一季度增加了378万人,增长2.6

16、%。其中,东部地区增加56万人,增长1.6%;中部地 区增加80万人,增长1.8%;西部地区增加242万人,增长6.5%。 整体就业形势压力仍大:与 2008年上半年相比,中国的就业虽然有所回升,但离增加就业 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当前就业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今年从一季度始,全国就业开局良好,据人保部统计,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2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 人的2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35%。 根据 4月 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9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中国城镇 失业登记率达 4.3%,2008 年 9月底至 2009年 3月底,有 5个月企业岗位累计增减,抵为 净减,减幅为 7.3%。其中未就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以及部分企业停产、半 停产和岗位流失带来的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都情况不容乐观。据悉,国家统计局在 3月末 首次发布了农民工失业统计数据,失业人数为 2500万。 4. 国际收支平衡: 表5:中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