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6876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青龙煤矿十一五瓦斯治理后三年 规划 贵州黔西能源开 发有限公司 二*年九月2 前 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 监控有 效、管理到位” 的综合瓦斯治理体系和安委办200820 号文件要求,根据 贵州黔西能源开发有 限公司青龙煤矿的实际,强 化瓦斯治理措施,切 实做好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青龙煤矿十一 五瓦斯治理后三年规划(简称“后三年规划” ),根据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青龙煤矿的实际, 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的编 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规程、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 司青龙煤矿初步设计和“ 十一五” 期间青龙煤矿的采掘接续计划。 编

2、制主要内容是阐述青龙煤 矿的生产现状和瓦斯治理现状以及今后瓦斯治理方面的重点工程规划。3 目 录 前 言 2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5 一、矿井简介 5 (一)地质概况 5 1、矿井位置、范围及交通 5 2、矿井地质条件 5 3、煤层赋存有其稳定性 5 (二)生产规模 6 (三)采煤工艺 6 (四)通风、抽放、监测等三大系统概况 7 1、矿井通风系统 7 2、瓦斯抽放系统 7 3、监测监控系统 7 二、通防机构 设 置及专业人员配 备情况 8 三、瓦斯治理 现 状 8 (一)瓦斯含量及 赋存情况 8 1、煤层瓦斯含量情况 8 2、青龙煤矿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 8 (二)瓦斯治理现 状 9 1、瓦斯

3、抽放 9 2、瓦斯防治一般措施 10 3、瓦斯利用情况 11 第二部分 瓦斯治理指导思想、目标及措施 12 一、指 导思想与工作思路 12 二、瓦斯治理目 标 12 三、主要措施 124 (一)开采保护层 12 (二)抽放瓦斯 13 (三)瓦斯抽放保障措施 13 (四)瓦斯综合开发 利用 15 第三部分 瓦斯治理 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 16 一、瓦斯治理 组织领导 16 二、保障措施 16 第四部分 瓦斯治理 规划 19 一、 矿井瓦斯抽放 规划 19 二、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投 资 19 三、2008 至 2010 年煤炭生 产接续 205 第一部分 矿井概况 一、矿井简介 (一)地质概况 1、

4、矿井位置、范围及交通 青龙煤矿位于贵州省黔西县东 15 公里, 为黔西县谷里镇所 辖。 矿区地貌属高原低山丘陵, 矿井地面标 高 12501350 米,地形总趋势 呈南东高、北西低。矿区南西北东长约 9 公里、南 东北西宽约 3 公里,井 田面积约 22.57Km 2 。 青龙煤矿处于北东向格老寨背斜的北西翼。主含煤岩系为 上二迭统龙潭组(P2L ),井田总体上为一向 北西倾的单斜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 为矿井一级构造, (如:F1、F2 及分支)其规模大,延展长,构成井田深部 边界。 2、矿井地质条件 1)断层 该井田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补 充勘探已查明或控制落差大于 100m 的 9 条,断层

5、落差 50100m 的 8 条, 断层落差 3050m 的 7 条,断 层落差小于 30m 的 17 条。在上述 41 条断层中,正断 层 20 条,逆断 层 21 条。 边界断层规模较大,延展长,正断层、逆断层均有发育。矿井次一级断裂构造为近东西向及北西南东向为 主,其规模小,延展相对较短,以逆断层为主。更次一级的小断层和小褶曲非常发育,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偏复杂。 2)褶曲 井田位于格老寨背斜的北西翼,呈单斜产状,但受区内构造的影响,常出 现次一级舒缓的波状挠曲,特 别是在矿井西南部发育较大的次一级背斜和向斜。 矿井地 层倾向以北西为主,在 矿井的北东端格老寨背斜 倾伏部位则转为倾向北东,

6、大冲背斜 轴线以南一般倾向南西。地层倾角在 428 间,一般 916 。 矿井的 南端,由于受 F3 断层的影响,局部 倾角可达 60 以上, 倾向也 发生变化。格老寨背斜南东翼倾向南东,倾角 可达 45。在矿 井中、北部,次一 级较小的宽缓褶曲发育,褶曲幅度多在 1530m。据主、副、回风三斜井所 揭露地质资料,沿地层倾向 1190m 范围内,共揭露小型褶曲及挠曲约 28 个,褶曲幅度一般在 215 m 左右, 褶曲跨度 830 m,小型褶曲受断层影响明显,延展长度一般不大。 3、煤层赋存及其稳定性 具有可比性的煤层有 18 层,其中可采、局部可采煤层主要有 3 层(16、17、18 煤层)

7、,16、18 煤层为主6 要可采煤层,17 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煤 层平均总厚 7.12m,可采煤层含煤率 4.1%,煤系地层中所含 煤层平均厚度 14.14m ,含煤系数 8.2%。 矿井内煤系地层主要含 16、17 、18 三层可采、局部可采煤层,现将其煤层的层位、煤 层结构、厚度及其 稳定性、等特征简述如下: 1)16 煤层:位于 P312 中下部为矿井主采煤层, 层位稳定,呈层状产出,厚度 0.307.65m,平均厚度 2.88m。一般不含或含 12 层夹矸,煤层可采性指数 96% ,厚度 变异系数 29.6% (剔除构造煤影响)。M16 煤 层总体以中厚煤层为主,局部 为薄厚煤层

8、,属于 较稳定- 不稳定煤层。但个别区段(11609 工作面)为不稳 定煤层。 2)17 煤层:为矿井局部可采煤层,层位较稳定,呈 层状产出,厚度 02.32m,平均厚度 1.20m 。煤层结 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可采性指数 0.62,厚度变异系数 57.1% 。以中厚煤 层为主,局部 为薄煤层,该煤 层属于较稳定不稳定煤层。 3)18 煤层:为矿井主采煤层。厚度 0.307.50m ,平均厚度 3.18m。煤 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 夹矸 12 层, 夹矸岩性多为(含)炭质泥岩。可采性指数 0.95,厚度变异系数 33.3% (剔除构造煤影响)。以中厚煤 层为 主,局部为薄厚煤层,属于较

9、稳定煤层。在 18 煤层的下部发育有 L9 上、L9 下两层灰岩或泥灰岩, 这两层 灰岩(泥灰岩)较稳定,是确定 18 煤层的标志层。 (二)生产规模 井田采用斜井开拓,斜井井筒兼作首采区上山。首采区开采 M16 煤层,倾角一般 9左右,平均厚度 2.88m,属中厚厚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 140160m,月推 进度 60160m,月产量 510 万 t。工作面进、回 风顺 槽均采用锚网支护, 净断面分别为 12.7m 2 和 10.3 m 2 。首采工作面采用 U 型通 风,胶带输送机顺槽进风、轨道顺槽回风。 (三)采煤工艺 根据首采区地质构造少、煤层倾 角较小、推 进长度大的特点,为了减员增效,提高 矿井综合效益,采区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是目前国内先 进、性能可靠的 设备。 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