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16802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则,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姜红英副教授,第一节 最佳证据的特点,一、真实性(validity) 设计类型 研究对象(诊、入、排、停等4大标准;对照;基线可比;) 干预措施科学、伦理 指标特异、灵敏、测量可行且客观 偏倚分析及处理方法 依从性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合适结果与结论真实、可靠,二、重要性,诊断研究:提高了多少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临床预测价值及似然比治疗性研究:提高多大疗效、安全性、利弊比值、成本效果预后性研究:有利有害因素分别是什么?各有多大贡献?定性、定量指标证据,三、实用性,病人实际病况医疗条件医务人员技能患者接受程度经济状况,第二节 生物学依据,哪个环节?

2、有效的原因?无效的原因?不良反应的原因?,第三节 病生依据,RCT的病例代表性差、重症病例不能纳入,此时最佳证据不能采用多种因素的相关性,结合病人的病生特点,评价事件发生概率,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第四节 社会心理及经济特点,不同经济条件下产生国家的证据患者的意愿医生的责任心,第五节 应用证据时权衡利弊,利大于弊的原则利的量化指标: A、病因研究-RR、OR、AR、EF B、诊断学试验-SP、ST、P、PP、LHC、治疗试验-率、RRR、ARR、NNTD、不良反应-发生率、NNH利弊比=1/NNT:1/NNH,第六节 个体化干预效果预测,国内的ICDV综合评估工具国外的ICDV综合评估工具-参考

3、教材P54,实例1,病史:男,45岁,慢性乙肝15年,因“乏力、腹胀、少尿2周”入院。初步诊断:慢性乙肝,肝硬化。胃镜示食管静脉中度曲张。临床问题:食管静脉首次破裂出血及病死率?如何预防破裂出血?,文献检索,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预防检索数据库:cochraine libraryGuindline.goy,sign.nc.uk,nice.org.ukSumsearch,tripPubmed,cbm其它网站,检索的结果,肝硬化食管静脉首次破裂出血的频率0.044/年,出血后病死率25%-50%,肝硬化食管静脉首次破裂出血病死率为0.0110.022/年,即:100个肝硬化病人中,每年约1-2例食管静脉破裂病死。,预防措施汇总,证据评价和应用,真实性重要性实用性分流手术和硬化治疗效果不好或不确定曲张静脉套扎术出血风险减低最多,NNT最小,但手术风险大,费用高一年中100个肝硬化病人中,每年约1-2例食管静脉破裂病死。受体阻滞剂可减少一半出血风险,简单经济,病人告知后,选服用受体阻滞剂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