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66918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 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物) 、 (行为)和(精神财富) 。 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 4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 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 组织) 。 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 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7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管理权) 。 8机关的民事

2、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 (公务行为) ,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 9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 公定力) 、 (确定力) 、 (拘束力) 、 (执行力) 。 10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 、 (效率原则) 。 11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 财产) 、 (行为) 、 (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12行政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13行政命令是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对相对方科以(义务)的行为。 14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15行政监督

3、属于(行政行为) ,与行政立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同等重要。 16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 。 17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 18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 书面)审理的办法。 1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之 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20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 损害赔偿) 。 21 (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的首要条件。 22、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 复议前置)原则,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 则。 23特殊地域管辖又可分为( 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 。 24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

4、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 25、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 26可定案证据的特征是:( 客观性) 、 (相关性)和(合法性) 。 27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 起诉状) ,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 28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29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是, (行政赔偿) 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30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案件,有( 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两种方式。 31行政案件的执行程序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提起。提起的方式有:(申请执

5、行)和(移送执行) 两种方式。 32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33行政法律关系由(主体) 、 (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34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义务) 。2 35国家行政机关执照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36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 选任) 、 (委任) 、 (调任)和(聘任) 。 37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来的。 38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民主原则) ,二是(效率原则) 。 39行政合同的缔结方式主要有招标、

6、 (拍卖) 、 (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40申诫罚的具体形式有:( 警告)和(通报批评) 。 41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 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违法责任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国家行政机关 答: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 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2行政许可 答: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 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 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3行政处罚 答: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

7、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 为 4行政诉讼 答: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 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 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三、选择题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B) 。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 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A B D )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形式变更 D.内容变更 3下例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B、D ) 。A.乡镇

8、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情况下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 此一般不把其作为行政机关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机构。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D ) 。A行政处罚权 B.行政复议权 C.行政指导权 D. 行政审判权 5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 A B C D ) 。A 适应需要原则 B 精简原则 C 高效率原则 D 依法设置的原则 6垂直领导就是由于业务关系极为密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采取直接组织与指挥,权力高度集 中。如( A B ) 。A民航 B 铁路 C国家科委 D 国家体委 7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公职叫做( D ) 。A聘任 B 任命 C选任 D

9、委任 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A B C D )3A合法性原则 B 行政法治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应急性原则 9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A D ) 。A国家行政机关 B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行政相对方 D 行政受托人 10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 D ) 。A 行政关系 B 行政法律关系 C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D 监督行政关系 11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B) 。 A单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D.一般行政行为和特殊行政行为 12行政行为撤销的后果是(A C )A自撤消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B

10、自始自终不发生法律效力C行政行为因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方的不同过错归属而有不同的责任结果D给相对方带来损失时,行政主体予以适当补偿 13执行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称为(B C D)A实行程序 B.实施条例 C.实施细则 D.实施办法 14行政立法行为属于(A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15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的强制措施主要有( B C D)等A收容审查 B 强制传唤 C. 强制戒毒 D.强制扣留 16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拘留,而对乙只罚款 50 元,这显然 是不公正的。这种行为属于(B)A

11、不同情况相同处罚 B.同等情况,不同处罚C.违法行为 D.违反公正的程序 17行政监督的主体是(A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公安机关 D.司法机关 18审计的本质是(D )A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B.一种行政监督活动 C.一种反腐活动 D.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19下列各项中,不能进行行政复议的是(B C)A行政处罚行为 B.行政裁决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 行政征收行为 20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班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 夺某人的人身自由。在这里, (B)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A县办公室 B.县公安局 C.县人民政府 D.县人事部门 2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12、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 (C) 。A故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B.故是行政诉讼的原告C故不能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D.故可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22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限于(A )A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B 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所发生的争议C就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发生的争议D就行政机关的普遍行政行为所发生的争议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于 1989 年 4 月 4 日公布,自(D )起施行。4A1989 年 4 月 4 日 B.1989 年 10 月 1 日.C.1990 年 1 月 1

13、日 D.1990 年 10 月 1 日 24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A B )人民法院管辖。A被告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C.公安机关所在地 D. 原告选择 25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亲权或者监护权而产生的,因而其在诉讼中居于(B)的诉讼地 位。A与被告相类似 B.与原告相类似 C.核心 D.主导 26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A B D ) 。A原告 B.被告 C.代理人 D.第三人 27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A B)A人民法院 B.诉讼参加人 C.诉讼参与人 D.人民检察院 28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作出(C D)类型的判决。A确

14、认判决 B.变更判决 C.维持原判 D.依法改判 29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 A )A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决定一律不准上诉B 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 10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C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 7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D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 5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0人民法院在处理涉外行政案件时,应严格遵守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除 我 国声明保留的条款以外,行政诉讼法与国际条约相抵触的, ( C ) 。A互相协商解决 B.适用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C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D.适用第三国法律的规定 31

15、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 。 A某县民政局建办公楼的行为 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约的行为 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法的建筑公司的行为 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 3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 C D)A行政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外部行政关系 D.行政管理关系 33下列四个选项中,其效力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A C B D)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 规章 34(A B C D)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B 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35行政诉讼撤销判决有(A B D)等几种形式。A判决全部撤销B 判决部分撤销C判决撤销不合法的主体资格D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36当事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 A ) 。A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B.停止裁定的执行C裁定执行与否当事人决定 D.中止裁定的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