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传播学笔记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166269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传播学笔记(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传播学 1.传播的三种表述张隆栋: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威尔博?施拉姆研究人们为什么传,传什么,怎么传。也就是传播过程 2.定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二、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最发达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产生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 (一)历史背景政治角度 总统竞选1.媒介背景 经济角度 社会角度 2.学科背景 推动传播学进步的著名学者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意义: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要素五大要素:传播主体 who :控制分析传播内容 say what :内容分析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

2、nnel :媒介分析对谁说 to who :受众分析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效果分析外部功能上概括传播活动的作用监视环境 作用 联系社会传递资产提供娱乐 2.心理学家卢因群体力学/ 团体力学:研究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团体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媒介传播到舆论领袖,再由舆论领袖扩散到社会大众 的过程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最主要的是研究态度 ,形成耶鲁学派 三、传播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申农通信的数学原理 ,创办传播研究所,著名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在此确立集大成 地位。 施拉姆学派的兴起标志着传播学的诞生 四、传播的发展

3、 (一)欧洲:批判学派 全面、深刻、系统的批判 (二)美国:传统学派/ 经验学派施拉姆:探讨传播实践(三)在我国的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 萌芽期60 年代至 70 年代 中断期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初期 兴起期 (1978 年外国新闻资料文革后第一本传播学书籍,标志传播学的真正起步)90 年代至今 自主化和本土化尝试下的展开期 五、传播学的特点 1.宏观性 2.它是一门交叉学科 3.一门偏重理论的学科 4.既未成熟,又欠完善 六、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区别 1.传播研究所有的传播活动,侧重宏观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范围较小,侧重于微观的研究。 2.产生的背景不同,新闻学是报刊时代的产物,以报学

4、为基础,而传播学时电子时代的产 物,以广播电视为基础。 3.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新闻学注重业务研究。 第二章 传播 第一节 什么是传播 一、传播的语义“广泛散布” 二、传播的定义 1.“共享”说:一个人到多个人到更多人 2.“影响”说:某个人传递刺激,以影响另一些人的过程 3.“互动”说: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4.“过程”说 5.定义: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 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沟通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发生相应的影响变化。 三、传播的特点 1.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传播关系,反映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影响传播活动。 2.没有传播信息就不能

5、增值。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 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 4.传播双方必须共用一个符号系统,传授双方必须有一样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个有节奏的连续的过程。 第二节 传播的种类 传播的种类:1.符号角度: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 2.传播性质:告知性传播,说服性传播,教育传播 3.媒介角度: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4.内容:新闻传播,知识传播,娱乐传播 5.规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大众传播 一、自我传播(人内传播) 1.含义: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 并在人体内部 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2.理解 p

6、.77 二、人际传播 1.含义 p.81 2.作用 p.82 3.特色人际传播是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指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更为丰富的复杂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相比,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三、群体传播 1.基本概念群体传播: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内部与团体之间的传播 2.群体的两个本质特征 群体本质特征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共同性 3.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1)对社会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通过社会分工和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2)对个人它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群体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

7、会安全感的提供者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4.群众压力和从众(1)群众压力:由群体的真实或异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体态度的变化遵从群体的压力。(2)个体为什么要遵从群体担心遭到来自群体的惩罚想得到正确形势的指导(3)阿希从众实验(课本 p95 页阿什实验)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 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 5 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 坐在第 6 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 5 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 托儿“) 。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

8、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 3 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 18 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 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 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 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 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 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 不到 1。当然,还有 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 为,女性的从众

9、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说明:人们宁愿相信群体的判断,而不大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这个判断正确无疑,而群 体判断荒谬。 5.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集合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的集合现象。 (2)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 的不确定性,正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3)流言的特点:p98-p99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四、组织传播 1.组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度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 为的持续性体系。 2.组织传播

10、: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以组织为主体 的信息传播活动。 3.功能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4.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和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定义: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以及隶属和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形式:a. 横向传播b.纵向传播 上行传播下行传播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定义: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形式: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特点:a. 交流的信息广泛b.交流的双向平等性c. 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 5.

11、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1)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组织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2)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组织输出:从广义上说,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 质。 (3)宣传活动:a. 广告活动b.公共宣传c. 企业标识系统宣传,CIS 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 五、大众传播 1.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 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特点:7 个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

12、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 动。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传播内容具有公开性,不属于国家的保密范畴和个人隐私。 3.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p.115 表 7-1(2)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拉斯韦尔“社会协调”一致社会化功能拉斯韦尔“社会遗产传承”相应提供娱乐 4.大众传播的负面作用 信息传播的麻醉作用如果信息太多,对于接收者来说,接收者就会处于信息传播的 麻醉作用,因为接收者的时间有限,如果超

13、过了这个限度,则整天职能忙于接收,无暇对 内容进行深度参悟,不能对内容进行深加工 减少了众多的次(亚)文化大众传播史倡导社会主流文化的,使大众都认同主流文 化,使社会认知提高,社会凝聚力加强,如果过度,则会忽略了次(亚)文化,许多次文 化会被遗忘或逐渐消失。但是文化的活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因为文化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用一种文化会束缚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的灾难,人类发展的动力和 源泉就会慢慢枯竭。 知识传播混乱无序大众传播的知识随意的不系统的 舆论误导大众传媒被认为是舆论机关,大众传媒的观点被认为是大多数的人的观点, 我们都认为这些观点是合理的,是公益的,但有时舆论是官方的,个

14、人的,私人的,而不 是公众的观点,代表少数人的舆论是错误的。 内容的商业化会腐蚀社会道德,败坏社会风气。 内容的大众化限制降低了大众的文化品位。炮制出来的事件某些企业为得到传媒的赞许,会炮制一些事件从而得到媒介的报道, 往往掩着事情的真实。 名人的贬值大众传媒的一功能就是提供舆论,往往会使人错误地认为名人就是娱乐 明星。 为什么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地位赋予的功能 大众传播是舆论机关,是大众的发言人,代表大家的利益,一般都认为大家的说法是正 确的,既然大众传播说对那就对。 能够受到大众传播的注意,其人,其事被报道的必然是少数,是经过大众传媒筛选的, 公众认为筛选标准是很高的。 大众传媒周围聚集多的专

15、家学者,也经常借助这些专家,学者增强权威性,大众认为大 众传媒观点是经专家验证的,对其深信不疑。 大中国,媒介的观点往往被理解为官方的意志,官方的意志往往被认为是权威的。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五种传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自我传播是其他四种传播的基础,其他四种传播通过自我传播发挥作用,较大 规模的传播总是表现在对较小规模传播的兼容和包容。 区别:从传者和受者的关系看都是不平衡的,但是五者不平衡的程度不一样。大众传播 是不平衡的,因为其控制权主动权主要控制在传播者手里,受众也不要完全被动的,但受 众主动性是传播者规定规范内的主动,其次

16、是组织传播,其控制权往往掌握在组织的领导 者手中。再次,是群体传播,多数意见者在传播中占优势。再次,是人际传播,传播的天 平往往倾向于传播能力强的一方,自我传播情况较复杂,不平衡也是总趋势。 从使用媒介来看,大众媒介覆盖面广,其他四种趋于多样化,多渠道 从内容看,大众传播是社会性最强的,面向整个社会,其次是组织传播,内容仅限于组 织,再次是群体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具有很强的隐私性。 从受众角度看,自我传播受众最自由,其次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从反馈角度,最及时是自我传播,最不及时是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反馈是强迫的,群体 传播处于中间地带,人际传播是面对面,不能随便漠视传播,也不能随便中止传播。 第三章 传播的过程 第一节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直线模式模式:用图像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