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作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6562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流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跨文化交流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流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流作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跨文化交流的体会 一个学期过去了,唯一的感觉就是真的太快了,快到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学什 么就已经要面临重重的考试,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好好整理一下心思,努力地想 想我的收获,弥补我的不足,迎接新的挑战! 这个学期开了一门新课叫做跨文化交流 ,一听名字就会知道是很有意思的 一门学科,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国在发展,2008的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是 并没有结束我们开放的国人迎接世界各地游客的热情,我们需要更多的关于世 界各地的综合知识去提高我们的素质,完善我们的接待。就从个人而言,我觉 得很充实,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就会产生很多效应, 下面就具体讲讲我的深切体会。 (一) ,饮

2、食而言,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一句俗语,以前我只 是单纯的认为咱们中国人吃饭,就是几菜几汤,还有就是面食,而外国人他们 吃的就是西餐(因为本人对肉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于他们一大块一大块的 肉食主义者,一般我都会以体质不同作为理由去理解) ,然而不然,跨越中国与 西方的不同习惯,我得到了具体的分析。 中国人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意、形”,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 样式千变万化,不光好吃,而且看着也令人赏心悦目。由于地域性的文化和历 史差别,中国菜逐渐分为几个菜系,每个菜系又各有千秋。而欧洲人讲实际, 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他们关心的是 一天要摄取多

3、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 下去因为有营养。由于西方有着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加之西方人生活节 奏较快,比起中国人,西方人更多地食用罐头,快餐等,早餐就是牛奶、面包 加沙拉,我想,KFC、麦当劳等世界性快餐公司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西方人的这 种饮食习惯造成的。而中国人则更喜欢在家自己做饭吃,我们愿意花费时间和 精力来为自己作一顿家常便饭。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再看看餐具的差 别:刀叉和筷子。西方人吃东西都是每人一个盘子分开来吃,而中国人则是一家 人围坐在桌旁共餐,这更有利于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交流,虽然西方的分餐制看 似更卫生,但相对的又缺少了共餐中一片阖家团聚的喜气景

4、象。 再从中西方饮食对象上来分析。西方人认为菜就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 肉、整块鸡。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 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 腐朽为神奇。另外,由于佛教的影响,中国人主张素食主义。在我们的菜肴里, 素菜占主导地位,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 构。而西方人则以肉为主食,因为他们认为肉类更富有营养。大概也正是这种 差别造成了中国人整体上比西方人瘦小的状况吧。 (二),见面问候而言,从小爸爸妈妈就教导我们要懂礼貌,见了叔叔阿 姨要问好,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我发现这点上我们与西方还是

5、有点 差别的,我们见面习惯说一句“你好”或是“吃了么?”又或是“去哪?”西 方人就会分的很清楚,“早上还,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英国的传统就 是见面先对天气分析一番。还有很多的礼仪文化,我瞬间觉得世界好奇特! (三)称谓上而言,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是不会叫父母的名字的,那样 会认为是很没有规矩,在老者或者是年纪比较大的长辈面前也会特地的加一个 “老”字,比如刘老,张老,李老以示对他的尊敬,然而在西方,他们并不这么认为。“老”有时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而独立 意识强、不愿意麻烦别人、不想拖累子女的西方老人,更是不言老、不服老, 自然也不愿意被别人尊称为“老”。另外,在家

6、庭成员之间,也不分长幼尊卑, 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 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 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四),就送礼而言,以前我会很傻的认为我送给他礼物他不可以当着我 的面拆开来看,那是不礼貌的表现,如今我真的觉得自己好没有常识。我在送 别人礼物的时候通常都会把价格摆在第一位,因为我认为这是衡量我们之间感 情的首要准则,同样别人给我礼物我也会偷偷的去打听价格问题。尽管中国人 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名句,但如果你真送他一根鹅毛,交情必然 降温。而西方人送

7、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和艺术品位,在馈赠礼品的方式 上,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习惯做法更是不同。中国人是当面客气,背后评论;而 西方人是当面感谢和赞扬,因为他们认为赞扬礼品就是赞扬送礼者。学识让人 渊博,我深信这个道理,对待中西的差距,我们要以尊敬的心态去审视,相互 学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五),就其他方面而言,西方人比我们开放,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道理, 有时候会理解为理所当然,有时候又会不经问一个为什么。在中国,如果单位 没有住房,夫妻可以去租房。在西方,常常是陌生的男士和陌生的女士可以合 租在一套公寓里,这让初来乍到的中国女生既恐惧又尴尬。而且即便是陌生的 两人,也可以很快就攀谈起来,或

8、者结伴去旅行都没问题;而中国人则不会轻 易和陌生人交谈,更别说结伴旅行了。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主张大胆的推荐自己,张扬个性;而中国人推崇集 体主义,有“谦虚、谨慎”的处事原则,即使听到了别人对自己的赞扬,也会 觉得受之有愧。常常会自谦道:“还可以吧”“不敢当 不敢当”“您见笑了” 等等。 在西方文化中,“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尽量避开 它。而在汉文化中,“13”并无贬义。也不代表“不吉利”。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很多,学习跨文化交流真的是对我们有很大很多的帮 助,大的国家方面的我不去讲,就从日常生活来说,想象一下,如果你碰巧遇 到一个外国朋友刚从洗手间出来,你却对他说道:“你吃了吗?”对方会做何 感想。这只是个例子,当然我们国人不会笨到这种地步。所以,我们的课程虽 然结束了,但是学习的进程并没有结束,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去研究,去学习, 去赏识,去融合。我也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一段这么有价值 的学习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