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56360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整理 *1.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 (1)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 表示方法: ABC全等于 DEF ( ABC DEF) 表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时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角的角平分 线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No.1 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o.2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o.3

2、角边角(ASA):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o.4 斜边,直角边 (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注: 边边边、 边角边、角 边角、角角 边四种判定方法 实用于所有三角形,斜 边, 直角边只能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没有角角角(AAA )、 边边角(SSA )和角边边(ASS) 三 种。 *4.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2 第十二章轴对称知

3、识点整理 1. 轴对称图形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这个图形就叫做轴 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 三角形、 圆、正多 边形、 线段、角等。 正多边形对称轴线条数:正多边形对称轴线条数等于边数。 2. 轴对称 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和另外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 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对 称点。 性质: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4、垂直平分线。 判定:如果两个图形中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都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 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 注(1)轴对称图 形是指一个 图形的性质,而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2)成轴对称的两个 图形一定全等,但全等的两个 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轴对称变换 定义: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 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这样

5、的图形变换叫做周对称变换。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 P( x,y)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 标为 P (x,y) 点 P( x,y)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 标为 P (x,y) 简记:关于什么轴对称就什么坐标不变,另外一个坐 标互为相反数。 5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通用画法:(1)作原图形各顶点的对称点;(2)把所作各对称点按原图形依次联结。 作对称点的方法简记:过顶点,作垂 线,取等 长。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画法:(1)求出原图形各顶点的对称点的坐标;(2)根据坐标在平面直角坐 标系中描出各对称点;(3)把各对称点按原图形依次联结。 6等腰三角形 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元素:等

6、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有两条),另外一条边叫底边(有一条),两腰的夹角 叫顶角(有一个)两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有两个)。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为: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 边上的中线、底 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记为:三线 合一)。 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为:等角对等边) 。 有关计算: (1)已知顶角求底角:底角=(180 0 顶角)2 (2)已知底角求顶角:顶角=180 0 底角2 (3)已知一角求另一角:当已知角为顶角时,另一角= (180 0 顶角)2 当已知角为 底角时,另一角=180 0 底

7、角2 (4)已知腰长和底边长求周长:周长=腰长2 + 底边长 (5)已知两边长求周长:周长= 其中一边长2 + 另一边长(分两种情况讨论,但要注意是 否能构成三角形)4 (6)已知周长和底边长求腰长:腰长=(周长底边长 )2 (7)已知周长和腰长求底边长:底边长=周长腰长2 (8)已知周长和一边长,求另外两 边长:分两种情况计算: 当已知边为腰时; 当已知边为 底时。 (但要注意是否能构成 三角形) 7.等边三角形 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性质:三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等于 60 。 判定:方法一:根据定义判定,即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方法二: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

8、等边三角形。 方法三: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注: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 质 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中, 角所对 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0 30 反之,斜边等于 角所对 直角边的 2 倍。 0 305 第十三章实数知识点整理 一、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 x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 x叫做 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2、开平方: 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 有平方根 。 4、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正的那个平方根叫做这个数的算

9、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 方根是 0。 5、几个重要运算性质:a ( ) 0 a (1) (2) =a= 2 a a ( 0) a 2 a-a ( ) a 0 6、二次根式 ,即被开方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0 a a 当时有意义 0 a 二、立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 x的立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 x叫做 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3、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 0。 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 4、几个重要运算性质:6 (1) (2) (3) 3 3 a a 3 3 a a 3 3 a a 5、三次根式

10、 当 a 取任何实数时都有意义,即被开方数 a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3 a 三、实数: 1、定义: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分类: 实数 有理数 无理数 整数 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按有理数和无理数分类 注:(1)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2)一个无理数与任何一个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结果仍是无理数。 3、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的方法:先将这个数化成小数,如果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则原数是有理数;如 实数 正实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零 负实数 正无理数 负有理数 负无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按正、负分类7 果是无限不循环小

11、数,则原数是无理数。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知识点整理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常量和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函数定义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x与 y,对于 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 与它对应,那么就说 x是自变量。 (3)函数值 如果 y是 x的函数,x是自变量,当 x=a 时 y=b,那么 b叫做当自变量 x的值为 a 时的函数值。 2、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 ( 2 )列表法 ( 3 )图像法 3、如何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当实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或奇次根式时,自变量可以取全体实数; (2)当

12、实数的解析式含有分式时,自变量要取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 (3)当实数的解析式含有偶次根式时,自变量必须取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 (4)当实数的解析式是表示实际问题时,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5)当实数的解析式是由分式、根式联合组成时,应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确定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 4、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1)列表 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 以表中对应值为点的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 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联结起来。 注意:所描的点越多,画出的图象越精确。 5、正比例函数 (1)定义 形如 形式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

13、数。 ( 0) y kx k k 常数, (2)图像及其性质8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 0) y kx k k 常数, 当k0时,直线从左到右上升,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从左到右下降,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 k0 时,直线从左到右上升,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当 k0 时,直线交于 y的正半轴,当 b0 时,直线交于 y的负半轴,当 b=0 时,直线经过 原点。 k0,b0 k0,b0 k0, b=0K0, b0 K0, b0 K0, b=0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14、y x o9 (3)直线 y 1 =k 1 x+b 1 与 y 2 =k 2 x+b 2 位置关系 当 k 1 = k 2 (k 1 ,k 2 都不为零) ,b 1 b 2 时,y 1 y 1 ; 当 k 1 = (k 1 ,k 2 都不为零) ,即 k 1 、k 2 互为负倒数时,y 1 y 2 。 2 1 k 7、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关系 (1)当 b0 时,直线 直线 ( 0) y kx k k 常数, b b 向上平移的绝对值个单位 向下平移的绝对值个单位 ; ) 0 , , ( k b k b kx y 且 为常数 (2)当b0时,直线 直线 ( 0) y kx k k 常数, b

15、b 向下平移的绝对值个单位 向上平移的绝对值个单位 ; ) 0 , , ( k b k b kx y 且 为常数 (3) 属于 正比例 一次函数 。 ) 0 ( k kx y ) 0 , , ( k b k b kx y 且 为常数 0 b 8、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 (1)设:设所求函数解析式为一般形式,其中包括未知的系数; (2)代:把函数图象经过的点的坐标或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所设的一般形式中,得到关 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3)解:解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 (4)写:根据系数的值写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9、一次函数与方程(组) 、不等式 (1) 0 ( , 0) y kx b x kx b k b k 直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常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